中國基金報記者 秦薇
12月8日,A股三大指數高開高走,外資也通過滬深港通連續第6個交易日流入A股市場,凈買入高達96.85億元,創下近30日單日凈買入規模新高。
萬得數據顯示,自12月1日以來,北向資金連續6個交易日流入A股,成交凈買入總額達332.7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254.04億元,深股通凈買入78.69億元。
金融、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和日常消費成為外資加倉最多的行業板塊,而材料則是外資流出最多的板塊。
繼續加倉“寧王”
11月最受北向資金青睞的個股——寧德時代繼續穩坐十大重倉之列。
外資在11月凈買入114.98億元后,在12月的前3個交易日繼續增持12.81億元,12月6日和7日減持10.61億元后,12月8日再度在近期股價低位大幅加倉12.74億元。
進入12月,高景氣賽道回調,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多只鋰電、新能源個股股價自高位下挫,但從近幾日北向資金的選擇來看,相關板塊仍在重倉之列,只是個股組合有所變化。
鋰電板塊的億緯鋰能和恩捷股份,分別獲得約10.34億元和2.68億元的加倉。但贛鋒鋰業就成為過去6個交易日外資減持幅度最大的個股,累計凈賣出9.72億元,比亞迪也遭外資減持6.29億元,減持幅度僅次于贛鋒鋰業。
白酒板塊王者歸來
11月中旬以來,白酒板塊逐漸回暖,茅臺重返2000元關口,背后也離不開近期外資的助推。
截至12月8日的6個交易日中,北向資金有5天都在加倉茅臺,尤其是12月8日,凈買入規模高達16.24億元,超過前4個交易日加倉規??偤汀?/p>
同時,外資在其他白酒股上也有不同幅度的加倉,洋河股份、五糧液、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分別獲得10.3億元、5.87億元、5.18億元和2.76億元凈買入資金。
拆分來看,外資對于五糧液經歷了先小幅拋售后加倉的過程,在12月1日、2日和6日分別小幅減持2925萬元、7594萬元和2435萬元,12月8日則大幅加倉5.04億元。對洋河股份則是先小幅加倉511萬元,今天再大幅加倉10.25億元。
外資選擇今日大舉加倉白酒股,與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內容緊密相關。會議上“消費”被再度提及,提出要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中信證券指出,白酒板塊將進入信息密集釋放期,茅臺、五糧液、酒鬼酒等均已開始釋放積極信息好,白酒行業景氣持續,基本面穩健向上,而目前板塊估值處于合理區間。
銀行股再回重倉名單
伴隨著降準的消息落地,金融板塊也成為外資加倉的重點目標。
11月被外資大幅減持,凈賣出規模超過10億元的招商銀行,在過去幾個交易日里成為外資最愛的金融股。自12月1日起連續5個交易日獲得凈買入共計17.41億元,僅次于貴州茅臺。
招商銀行的H股也在11月底獲得外資加倉,11月29日摩根大通在港股市場上以60.72港元的價格增持了174.38萬股H股。
同樣在11月凈賣出超過10億元的中國平安,也重回加倉名單,累計獲得外資凈買入7.75億元,尤其是12月7日和8日加倉幅度大增,兩個交易日凈買入就達7.53億元。平安銀行也獲得5.57億元的凈買入資金。
除了銀行、保險,外資也在近期大幅加倉券商板塊,東方財富、中信證券分別獲得凈買入14.12億元和13.65億元。近日,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 表示,隨著穩增長政策逐漸加碼,從寬貨幣走向寬信用,券商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興業證券認為,未來一個階段內,市場將進入一波指數級別的上漲。未來隨著跨年行情繼續演繹,市場成交有望保持活躍,并將進一步推動券商行情。而過去十年歷輪“跨年行情”或“春季躁動”期間,券商板塊基本沒有缺席。中銀證券推薦重點受益的龍頭券商和財富特色券商,看好資本市場供給側持續改革疊加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提升背景下券商板塊的成長性。
撒網芯片半導體
12月股價開始反彈的存儲芯片行業龍頭兆易創新,也是北向資金的新寵。今年,兆易創新的股價在7月觸及235.13元的高位后,跌幅一度達20%左右,近日還被國際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減持1%股份,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但外資自12月2日至6日的3個交易日內累計加倉16.16億元,在12月7日小幅減持3963萬元之后,12月8日再度加倉5765萬元,累計凈買入規模達16.34億元,在十大重倉股中位列第三。
信達證券指出,11月30日,工信部印發《“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和《“十四五”信息好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再次表明國家政策對智能制造/工業軟件大方向的支持和決心,包括芯片半導體在內的智能制造行業有望超預期發展。
除了兆易創新,芯片股韋爾股份、紫光國微也獲得外資加倉,累計凈買入規模分別達12.13億元和7.92億元。光伏+半導體龍頭中環股份也獲得5.13億元的凈買入。
最后附上外資過去6個交易日的重倉股和減持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