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為搶修鐵路,廖家灣村民捐出“風水林”3000棵古松木

    147小編 100 2025-08-09

    在湖南郴州,有一個耳熟能詳“半條被子”的故事,也有一個鮮為人知“一塊牌匾”的故事,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特點,都體現出黨和人民之間的魚水深情。7月28日,由湖南省委網信辦和中國鐵路廣州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發現最美鐵路·揭秘百年粵漢鐵路”活動中,記者來到了郴州市蘇仙區良田鎮廖家灣村廖氏宗祠。

    在廖氏宗祠,一塊“功在人民”匾額莊嚴地掛在宗祠大堂上方。這塊匾額已珍藏70余年,落款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衡陽鐵路管理局敬贈”。宗祠里一張翻拍的老照片上,廖氏族人欣然而坐,照片上題有“廖家灣全體村民捐獻木材支援搶修粵漢鐵路有功受獎紀念,公元1950.2.19”字樣。

    廖家灣村廖氏宗親理事會會長廖月恒說:“這是廖家灣村幫助鐵道兵搶修粵漢鐵路,支援解放戰爭的歷史見證?!彼虬l現團成員講述了這塊牌匾背后的故事。

    1949年國民黨軍隊潰敗時,對粵漢鐵路進行了瘋狂破壞,全線有38座橋梁被炸毀,僅湖南境內就有14座橋梁被炸毀,致使粵漢鐵路完全中斷,其中郴州境內漳河、小溪等橋梁損毀特別嚴重。中央軍委鐵道部要求“務必于年底前京粵路線直接通車,及時供應解放大軍?!?/p>

    搶修中遇到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缺乏木材,廖家灣村村民在村長、族長廖漢章的帶領下,主動捐獻出村子后龍山上的3000棵古松樹。

    當時,后龍山有數百年祖遺的180多畝古松樹,枝繁葉茂,樹冠遮天蔽日,大的古樹要4個人合抱。族人曾立下規矩,這是廖家的風水林,任何人不準破壞這片祖輩們留下的樹。村里還建造了一間簡易房,專門安排人守山。

    然而,就是把古樹林看得如此重要的廖家灣村民,為了及時搶通鐵路支持新中國解放事業,一致同意捐獻出后龍山上的3000多棵參天古樹,用作搶修橋梁的原材料。

    村里還組織70多人參加砍伐和運輸工作,附近的村民也趕來幫忙。那段時間,廖家灣的山間小道上,到處可見搶修鐵路的運輸隊伍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在沿線群眾的支持下,鐵道兵團戰士和鐵路職工日夜奮戰,提前搶通粵漢鐵路,有力支援了解放戰爭。鐵道兵團前進指揮所副司令員、衡陽鐵路管理局局長郭維城聞知,親筆題寫了“功在人民”匾額贈與廖家灣村群眾。

    “我當時十三歲,每天都跟村里人去抬樹。一次160多斤,四個人一起推車。一個來回有十五六公里,兩個小時。早上七點抬一趟,中午抬一趟,下午抬一趟。抬了一個月?!绷伟l運今年已經85歲,他和記者回憶起這段往事。參與村里樹木運輸工作時他還是個青少年。

    廖家灣后龍山,一棵老楓樹還佇立在這里。楓木不適合做軌道,這棵老楓樹見證了廖家灣村民捐贈古松木搶修鐵路的故事。“我們正在規劃,在這里再種一片松林?!绷卧潞阏f。

    瀟湘晨報記者李姝 通訊員徐勤

    上一篇: 墳地土壤色澤玄機,現黑斑處速遷葬,否則五年人丁凋零!
    下一篇: 堂屋避開“穿堂風”,中宮聚氣家運通!農村風水每日一課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