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古愛玩諧音梗,導致中國幾乎所有龜鱉的野外種群,都快滅絕了
說到寵物龜這一概念,你會想到什么?是街邊地攤上最為常見的綠殼紅耳“巴西龜”,還是同樣常見廉價的深色“本地烏龜”?又或是近些年大量上市的外來戶“鱷魚龜”?
或許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買一只龜要花上幾百塊錢已經非??鋸埩恕Ul曾想,就在十幾年前曾有一種被稱作“金錢龜”的龜寵創下了一對龜可換一棟別墅的天價神話。
人人都愛“諧音?!?/strong>
這種“金錢龜”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寵物龜有什么區別么?莫非真像名字里那樣身負金錢么?
其實不然,這只是人們的附會和寄托。自古以來人們便因龜長壽等特點,視其為祥瑞的象征。漢朝用黃金鑄成的龜鈕官印,用于五品以上的官員,所以后世便以“金龜”泛指高官之印。而到了唐朝,“金龜”則是指唐朝高官象征身份的金飾龜袋。
總的來說,人們對于“金龜”有著莫名的追捧,以至于會以“金龜婿”指代擁有高官厚祿(條件比較好)的夫婿。

銀龜鈕“武猛校尉”印|故宮博物院網站
最早被冠上“金錢龜”之名的,是一種名為三線閉殼龜的本土龜類。雖是身負金錢之名,可三線閉殼龜的長相卻并非想象中那般雍容華貴。三線閉殼龜的背甲呈紅棕色,腹甲黑色,邊緣為黃色。因其甲殼上有三條黑色縱紋,中央一條較長(幼體無),故而得名“三線”。它的身體各部位皮膚呈橘紅色,唯獨在頭背部有一片醒目的蠟黃色。

三線閉殼龜甲殼上的黑色縱紋以及頭背部醒目的蠟黃色|Thomas Hardwicke / Wikimedia
硬要說它有什么特殊之處的話,或許就是名字中提到的閉殼二字了。養過小烏龜的人都知道,在遇到危險時這些小龜會將頭、四肢和尾部盡可能地蜷縮至殼內,以待危機解除。然而三線閉殼龜不僅能將身體縮回殼內,甚至還能將龜殼前后封閉起來,故而得名“閉殼”。
這是因為在其腹甲的胸、腹盾間,有一條清晰的韌帶,形成可動的“鉸鏈”。另外,它的背腹甲之間也有韌帶相連,因此腹甲的前后兩葉能向上完全關閉甲殼。

腹甲前后兩葉完全閉合的閉殼龜|Len Worthington / flickr
可別小看這個閉殼的功能,同為閉殼龜屬的黃緣閉殼龜甚至能以甲殼閉合的力度夾死小型蛇類,故也被一些當地人喚作“食蛇龜”。在我國一共分布有9種閉殼龜(也有說10種),遺憾的是它們的處境都很糟糕。

別名食蛇龜的黃緣閉殼龜,不過實際上它并不吃蛇|H. Zell / Wikimedia
三線閉殼龜曾經廣泛分布于中國香港、廣東、廣西、福建和海南等地,當地人依其特征多稱其為“三線龜”。不知從何時起,富人們開始追求別墅、金錢龜、羅漢松、錦鯉、桂花樹這“五大件”。而在粵語中,“三”字發音近“sheng”,即“生”,“線”字近“qian”,即錢,故“三線龜”的粵語發音與“生錢龜”十分接近,寓意會生錢的龜。于是三線閉殼龜倒霉地成為了金錢龜的指代。

錦鯉,跳脫出五大件,成了當代年輕人的“迷信”|圖蟲創意
就像許多人將錦鯉同風水聯系起來一般,富商貪官們因金錢龜音同“金錢歸”,再加上閉殼預示“聚財”,這些荒唐象征讓他們紛紛購買三線閉殼龜供養于家中,以期其能帶來好運。在香港,當個人運氣差或身體欠火時,風水先生便會建議在家中養只金錢龜,讓龜隨處走動,甚至夸張地宣稱龜殼能擋煞和驅趕陰性邪神,加強命里的火運。
這一荒誕的風水習俗后來從香港傳到珠三角地區,于是內地的一些富人在風水先生的指點下,也加入了養金錢龜的行列。例如2015年落馬的廣東省紀委副書記家中,便被搜出養有十余只三線閉殼龜。
洗不干凈的“養殖場”
富人追求金錢龜的狂熱浪潮,讓許多“精明”人看到了商機。遍地可見且行動緩慢的三線閉殼龜,在他們眼中宛如一沓沓行走的人民幣。捕獵者只要在小溪流邊撒些腐爛的肉或豬血,三線閉殼龜們就會傾巢而出,隨即被人輕松地一網打盡。
在野外三線閉殼龜種群遭受毒手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雨后春筍般出現的各種“金錢龜養殖場”。由于過去馴養業管理混亂,飼養三線閉殼龜所需的手續很快便能辦理妥當,這之后相當一部分的“養殖場”便開始堂而皇之地大量捕捉野生三線閉殼龜,飼養一段時間后洗白出售。

網絡上關于三線閉殼龜養殖前景以及“功效”的介紹。
在那個年代,存款過萬都是一件十分稀罕的事,而野外撿蛋孵化的三線閉殼龜苗要好幾十塊一只,品相齊全的公龜則至少需要數百塊購得。然而令得金錢龜狂熱達到高潮,并給予三線閉殼龜野外種群滅頂一擊的,卻是市場端巨大的食用需求。
或許是龜販和炒家故意為之,漸漸地,在富人圈中開始流傳起一個說法——吃金錢龜可以抗癌。面對堪稱人類終極恐懼的癌癥,一些惜命的富人失去了最起碼的理性,開始從一些偏方謠傳中尋找“延年益壽”的秘密。
一方面是中國古籍藥方代代流傳龜甲入藥的種種“神奇功效”,另一方面則是一些不知真假、卻繪聲繪色的神奇抗癌故事,甚至還有當事人現身說法等等。富人們對三線閉殼龜抗癌去腫瘤的“藥效”可謂是深信不疑。

真正需要龜甲的是龜,不是人類|Kloisiie / Wikimedia
于是金錢龜開始被大量收購。食用金錢龜的龜肉、龜甲不只可以“預防治療癌癥”,更成了“上流階層”彰顯身份的象征。而隨著野生種群越抓越少、逐漸供不應求,三線閉殼龜的價格上漲到了一個駭人的程度,甚至死龜都能賣出大幾千一斤的“天價”,瘋狂程度令人咋舌。

傳統上制作龜苓膏也會用到三線閉殼龜的龜甲|Takoradee / Wikimedia
漸漸的野外開始抓不到龜了,一些個人和養殖場開始嘗試自行繁殖三線閉殼龜。然而由于運輸和疾病等原因,被抓回人工環境下飼養的野生三線閉殼龜死亡率非常之高。
緊接著養殖戶們發現了更為嚴重的問題:人工環境下孵化溫度對龜后代性別的影響,和在野外環境下并不一樣。僥幸活下來且進行繁殖的三線閉殼龜,后代雄性比例僅占5%,而野外則為40%——出現了嚴重的性別失調。即使是效果最好的野外環境放養,后代雄性比例也僅為20%。
無奈之下為了平衡人工種群性別比,人們只能不斷從野外抓雄龜,以至于雄性三線閉殼龜在上個世紀末幾乎從兩廣野外絕跡,野生種群也隨之逐漸凋零。
人工繁殖能否拯救野生種群?
或許會有人為養殖場們鳴不平,畢竟養殖場們不僅保留了種群,為繁殖做出了貢獻,還讓人們進一步了解了大眾知名度并不高的三線閉殼龜及其他一眾本土龜類,甚至減少了人們對野生種群的需求。這都是功勞,為什么還要詬病它們,以后等規模大了再放歸野外不行么?
事實恰恰相反,固然理論上來說,利用人工繁育的商品化個體供應市場以減少對野生資源的消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這種做法的成功,必須滿足以下個要素:
1. 有底線的野外獲取,在不影響其在野外的正常繁衍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的采集配額。
2. 對養殖戶的嚴格審核和日常監管,避免出現無節制收集野生種源擴產,以及通過洗白野捕個體進行快速獲利的現象。
3. 留作繁育的個體應保證盡可能詳細的血統來源,做好譜系管理,以備日后查驗。
然而,這些金錢龜養殖場不僅沒有做到上述三點,甚至變本加厲地囤積野生個體,坐地起價,指望他們保育放歸更是無稽之談。
野外種群在短時間內被大量收集,無法正常繁衍,出現了三線閉殼龜人工養殖數量巨大,而野外壓根見不到的景象。而近年來關于三線閉殼龜分類的變動,將越南老撾等外國所產的三線閉殼龜獨立為圓麗閉殼龜(Cuora cyclornata),并將過去認為一種的三線閉殼龜劃分為兩種五亞種。
而養殖場此前并未對此作出區分,反而存在“越南種”、“海南種”、“廣東種”個體大量雜交,譜系頗為混亂,基本失去放歸人工繁殖的個體作為野生種群復育的可能性。

圓麗閉殼龜|Cuora / Wikimedia
三線閉殼龜還不是唯一的炒作受害者。同樣受到金錢龜浪潮影響的“石金錢龜”——曾經是肉用龜的黃喉擬水龜的故事,幾乎與此如出一轍。而曾用于疏通下水道、無人問津的黑頸烏龜,甚至被人抽干池塘抓至野外絕跡,只是為了營造一龜難求的競價局面。
毫不客氣地說,中國幾乎所有龜鱉的野外種群,都被人類推到了懸崖邊緣。
盡管早早被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列入CITES附錄二,并被要求野生個體標本和商業目的貿易零限額,三線閉殼龜在野外的安危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保障:時至今日,在網絡上搜索金錢龜仍能看到大量有關抗癌和致富的宣傳。
香港的嘉道理農場在三線閉殼龜的保育上取得了較大的成功,種源血統譜系也做好了區分,可當被問到是否計劃進行野外放歸活動時,給出的回答卻頗為無奈:
不敢。
作者:少俠小黃雞
本文來自果殼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轉載請聯系sns@guokr.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