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武漢一塊古化石被命名為“江夏魚”,模樣萌態可掬!并非武昌魚祖先

    147小編 67 2025-09-02

    極目新聞記者 周治濤 陸緣 通訊員 王夫之

    在四億年前,武漢已經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貌,并成為眾多水生動物的樂園。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龔一鳴教授、縱瑞文博士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一古化石,將其命名為“江夏魚”,相關研究成果被刊發到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系統古生物學報》上。

    江夏魚

    這是繼“漢陽魚”之后,又一種以武漢城區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相關研究也讓人們對武漢的地質歷史和古生物多樣性,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偶然:工地碎石塊中意外敲出新奇標本

    2020年4月底,因疫情原因,在老家滯留3個多月的縱瑞文回到武漢,就迫不及待想上山采集化石。當時,武漢的公共交通還沒完全恢復,縱瑞文就從所在小區出發,步行前往附近山頭,碰碰運氣。

    在武漢豹澥街黃金堂附近,有一處裸露的地層,這里曾發現過化石。這個地方,縱瑞文2019年就曾來過兩次,當時只發現一些漢陽魚和中華棘魚的碎片,并沒有太大的研究價值。

    縱瑞文在野外采集化石

    “化石材料的獲取,有時候需要一點運氣?!笨v瑞文帶著地質錘,來到了上次發現魚碎片的地點,這里因施工新挖出來不少碎石塊,當他走到一處陡壁下,突然在一塊平整的巖石層面上,發現幾個黃褐色的三角形色塊,貼近一看,表面還有密密麻麻的瘤點,再仔細看上面還有一些其他的構造。

    常年在野外采集化石的縱瑞文,此刻眼前一亮,通過對巖石表面殘積物的簡單清理,暴露出來的結構更多,已經可以看出早期魚類的魚頭形狀了,但是又與這個層位里已經發現的早期魚類(漢陽魚、中華棘魚)形態明顯不同。

    意識到其價值后,縱瑞文立即對標本進行采集,并在周圍尋找新的標本,不到一個小時就采集到了十多塊。

    回到學校后,縱瑞文同其團隊一起,開始在實驗室對這些標本清理和研究,并向國內古魚類專家請教,最終確定為真盔甲魚目中的一個新屬,因為發現地點曾屬于武漢市江夏區,將屬名命名為江夏魚。

    意義:見證武漢四億多年滄海桑田變遷

    說起武漢的魚,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武昌魚。不過古生物圈里,以武漢區域命名的“漢陽魚”,也一樣很出名?!皾h陽魚”最早發現與漢陽鍋頂山,揭示出當地4億年前可能是河口或三角洲及濱海環境,“江夏魚”的發現,則進一步見證了武漢地質歷史的變遷。

    江夏魚生活環境復原圖

    縱瑞文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龔一鳴教授,及該校本科生劉一龍、黃烈斌等團隊研究發現,這種發現于武漢東部志留紀早期的地層中的“江夏魚”,生活在距今約4.35億年前,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盔甲魚類。武漢地區很可能是該類魚的起源地,這一發現增加了武漢地區古魚類的多樣性,說明在4億多年前武漢地區曾是多種古魚類的樂園。

    同時,根據古生態學分析,和“漢陽魚”一樣,“江夏魚”應是一類生活于河口三角洲微咸水域的底棲魚類,這表明四億年前,除如今的漢陽片區以外,武漢多個片區已經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貌。

    江夏魚(中)與同一科內的另外兩屬對比

    根據獲取到的化石標本,龔一鳴、縱瑞文團隊還繪制出“江夏魚”的模擬圖像?!斑@種古魚類看上去萌態可掬,因為沒有頜骨和牙齒,它們只能靠濾食生活?!笨v瑞文表示,根據這些特征可以推測,雖然“江夏魚”是武漢的古老魚類,但不太可能是武昌魚的祖先。

    聲音:專家呼吁城市建設應關注化石保護

    “很驚喜,但不意外?!甭犅劇敖聂~”被發現命名,武漢市江夏區全域旅游中心主任祁金剛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江夏曾多次發現古生物化石。

    據介紹,1985年在江夏八分山白云洞內,就曾發現古生物化石。從武漢大學歷史考古專業畢業后,回到家鄉江夏主持文物考古類研究的祁金剛,全程參與了這次考古發掘。

    江夏魚化石

    經過考古發掘,白云洞內發現了距今約1.8萬年至1萬年左右的乳齒象和劍齒象牙及其他動物化石十余種,以及木炭等人類活動遺跡?!案绲?972年,在修建江夏法泗大橋時,還發掘出鹿角等化石。”祁金剛說,這是江夏乃至武漢地區經歷滄海桑田變換的最好史證。

    “此次發現‘江夏魚’化石,是在志留紀早期,距今4億多年,與當時武漢地區是古揚子海的一部分時間相吻合。”國家自然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圖書館館長徐世球教授介紹,到距今約2億多年時,由于地殼運動,古揚子海消失。

    “這次發現與鍋頂山‘漢陽魚’遙相輝映,對研究武漢地區地質變遷史具有重要意義?!毙焓狼虮硎荆@說明武漢自然歷史漫長而悠久,為生命起源與進化提供了關鍵的依據。

    同時,徐世球也呼吁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化石產地進行保護,“古生物化石是不可再生資源,是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不要錯過了讓古化石‘活’起來,發揮其科研、科普價值。”

    【鏈接】武漢化石坐標

    坐標1:江夏黃金堂

    地層:志留紀、二疊紀

    化石:海百合、珊瑚、腕足類、江夏魚

    坐標2:東湖高新區花山老武黃公路兩側

    地層:二疊、三疊紀

    化石:魚龍頭骨、菊石

    坐標3:東湖高新區茅店山路

    地層:志留紀

    化石:王冠蟲、海星、海百合

    坐標4:漢陽鍋頂山

    地層:志留紀、泥盆紀

    化石:亞鱗木、斜方薄皮木、漢陽魚、中華棘魚

    極目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將奉酬謝。報料微信請關注:ctdsbgfwx,24小時新聞熱線:(027)86777777。

    上一篇: 在負債累累時,你要知道:床頭放三物,招財又納福
    下一篇: 探秘阿克蘇,五條自駕路線帶你邂逅絕美風光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