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60后和70后此生最上乘的風水,多半跟這幾點有關

01
唐·李白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寫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這茫茫天地,就是萬物暫時的旅舍。而這光陰,就是百代之人匆匆而去的過客。在天地和時光面前,我們無比渺小,也許我們一眨眼,就老了。
人,到底在什么時候,才會感受到光陰的匆忙流逝呢?其實,在我們人到中年的時候,我們將會無比感慨,原來自己已然歷經半生,逐漸老去了。
談到“中年”,那我們第一時間會想起奔六的60后以及奔五的70后。這兩代人,活成了最為“心酸”的模樣。
60后差不多退休了,會因為家庭和養老的問題而發愁;70后正處于中年危機當中,會因為金錢、身體和工作的問題而焦慮不堪。
其實,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不易。當然,每代人也有每代人的幸運。對于普通人來說,我們唯有做好自己的本分,苦中作樂,方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你終究會明白,60后和70后此生最上乘的風水,往往跟這幾點有關。

02
第一點:不要對兒女有太多的期望。
人,越是上了一定的年紀,就越會對自己沒有期望,而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尤其是兒女,更是我們內心深處最大的期待。
70后希望奉獻自己的一生,從而讓兒女過得更好。當然,他們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養兒防老??墒?,這養兒防老,真的能成為現實嗎?
最早的一批60后已經退休了,他們正在面臨“養老”的大問題。這個時候,他們所感受到的,貌似只是“養兒啃老”。
其實,并不是說兒女不好,而是說我們不該對兒女有太多的期待。要知道,我們越是期待的事兒,就越是會落空,通常不會實現。
人,此生最大的風水,并非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靠得住的,就只能是我們自己了。
所謂“靠樹樹倒,靠水水流,靠人人跑?!边@,就注定了我們要有“靠自己”的想法和心態。

03
第二點:感情不泛濫,善良不隨便。
人到中年,或者人到晚年,對待江湖的是是非非,我們該保持怎樣的態度呢?
這個江湖,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壞,當然,也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好。如此,我們就得保持“小心謹慎,是非分明”的做人姿態。
對待愛我們的人,我們要“還之以禮”。而對待害我們的人,我們就該“冷漠相待”。不要讓感情泛濫,也不要讓善良泛濫。
為什么我們常說“人到中年,要狠一點”呢?就是因為“人不狠,站不穩”。沒有一顆是非分明,果決堅韌的心,那我們就無法在這個世道當中安穩地生存下去。
談到“狠心”,相信很多人會說,這樣的做人姿態往往比較無情。
其實,真正的“狠心”,并非是對愛我們的人狠心,而是對害我們的人狠心。要知道,善良,不該喂給白眼狼,而應該留給“相互付出”的真心人。

04
第三點:未雨綢繆,積谷防饑。
對待江湖,我們要狠心。而對待未來,我們該如何是好呢?
未來,終究會按“熵增定律”發展。而熵增定律,其含義就是,在現存的宇宙里面,在一個空間當中,所有的事物都會往“混亂”的方向發展。
一聽到“熵增定律”這四個字,我們都會覺得心里不是滋味,有點不敢承認,但也不敢否認。
不論我們怎么想,我們都需要有這么一個原則——凡事未雨綢繆,日常積谷防饑。
還沒有下雨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為自己準備雨傘。黑暗還未降臨之前,就需要為自己準備好一盞明燈。如此,才能庇護我們,以及讓家庭安穩。
現在,很多人都變得保守了,也活成了謹小慎微的樣子。這,雖然說有點無奈,但其實也是好事。要知道,穩中求進,有所準備,才是為人處世的硬道理。

05
第四點:有錢有健康,有福有未來。
對于普通人而言,他們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也就兩點,要么是健康,要么是錢財。
沒有健康,就等于沒有了未來,哪怕你再有錢也沒有用。可以說,健康就是“1”,而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事物,包括錢財,就是后面的“0”。
錢財,那是排第二位的存在。它跟健康相輔相成,同時也能減少家庭的矛盾。而沒有錢,那我們的生活,將變得一團糟。
60后和70后,應該對健康和錢財這兩點印象深刻。有些人,有錢財但沒有健康,人生滿是遺憾。而有些人,沒錢也沒有健康,人生早已失去了希望。
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礎。而錢財,是一切事物的保障。
往后余生,希望你我能保重身體,好好存錢。如此,就是人生最上乘的風水。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