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王振復:河圖洛書到底是什么

    147小編 163 2025-06-16

    河圖洛書,作為“天地自然之易”的重要圖式,其人文“資歷”,似乎比先天太極圖還要古老。從典籍記載看,春秋戰國甚至更早時期,河圖洛書恐已失傳而僅有些文字記載。漢魏時諸多易學家,如施孟、梁丘賀、京房、費直、馬融、荀爽、虞翻、王弼、姚信等,關于《周易》曾說過千言萬語,但并無一語提及河圖洛書。究其原因,也許他們確實從未聽說過河圖洛書;或者雖曾讀及、聽說,而未予采信。另一批易學家與文人學士,如漢代劉歆、孔安國、揚雄、鄭玄、班固等,都曾提及河圖洛書?!吨駮o年》《淮南子》與《易緯》等典籍,有片段記錄。大凡所依據的,便是先秦典籍中有關河圖洛書的文字。《尚書》提到河圖,稱“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序,中國古時的一種建筑樣式)?!墩撜Z》記孔圣之言,為“鳳鳥不至,河不出圖”。鳳鳥即鳳凰,吉祥之飛禽,因其沒有飛來,故黃河不顯現河圖。魏晉時期,有人偽托孔氏后人孔安國為《尚書》作傳,稱河圖顯現,早在伏羲氏“王天下”之時。那時,黃河龍馬背馱一種神性圖式,騰躍于波濤洶涌的黃水之中,故稱河圖。洛書的誕生,亦是一種神跡。相傳大禹治水,有神龜背負圖樣,浮現于洛水之中。伏羲由此創造了八卦,大禹深受啟迪而推演洪范九疇。

    “河出圖,洛出書”

    朱熹等據此傳說,稱河圖、洛書為“天地自然之易”。古賢將河圖、洛書看作是《周易》八卦文化的原型,《易傳》有云:“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span>自“數卦”問世,《周易》八卦的原型,已為“數卦”考古一再證明,河圖、洛書并非八卦原型,宜將其看作神話傳說。河洛圖式的創制時間,可能不會早于太極圖或先天、后天八卦方位圖等的創構。雖如此,依然有充分理由重視河圖洛書的文化意義。這里先說河圖。河圖,一個平面為方形的數序組合,包含一至十這十個數。一、三、五、七、九為奇數,以白圓圈表示,象喻天、陽性,稱為天數;二、四、六、八、十為偶數,用黑圓點表示,象喻地、陰性,稱為地數。

    河圖

    河圖五奇數之和,為二十五;五偶數之和,為三十;奇偶數之和,為五十五?!兑讉鳌は缔o上》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span>河圖之數,顯然與《周易》占筮之數相應,與《周易》古筮法的“大衍之數五十”(后詳)相系。所謂“五十”之數,實由“大衍之數五十有五”而“脫去‘有五’二字”(金景芳《學易四種》)而來。不妨將河圖之數,與《周易》古筮法關于數的理念,聯系在一起看待。河圖之數的有序構成:北:天數一配地數六;南:天數七配地數二;東:天數三配地數八;西:天數九配地數四;中:天數五配地數十。此之謂: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朱熹說:“河圖之位,一與六共宗而居乎北;二與七為朋而居乎南;三與八同道而居乎東;四與九為友而居乎西;五與十相守而居乎中。蓋其所以為數者,不過一陰一陽,以兩其五行而已。”(《易學啟蒙》)河圖之數,與陰陽、五方、五行的文化理念結合在一起。陰陽五行之說,成于善“談天衍”的戰國陰陽家鄒衍。而河圖的出現,不大可能早于春秋。《易學啟蒙通釋 周易本義啟蒙翼傳》(易學典籍選刊)古人以為,一至十的數,一、二、三、四、五為生數,六、七、八、九、十為成數。生、成之數,構成了相生相成的時空關系。河圖奇一配偶六,陽氣始生于北,極盛的陰氣與之相成,即“天以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易學啟蒙》,下同),北喻水。偶二配奇七,陰氣始生于南,極盛的陽氣與之相和,即“地以二生火,而天以七成之”,南喻火。奇三配偶八,陽氣漸長于東,而陰氣與之相成,即“天以三生木,而地以八成之”,東喻木。偶四配奇九,陰氣漸長于西,而陽氣與之相和,即“地以四生金,而天以九成之”,西喻金。奇五配偶十,陽五、陰十之氣相守而致中和,此即“天以五生土,而地以十成之”,中喻土。值得注意的是,河圖之數,始終與其相應的象因素相混沌,并非自然科學意義的抽象之數。然而其數(象),已然開始從巫筮文化,走向以時空為主題的哲學之境。順便提一下,關于河圖的北方位,古人稱其“天以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具有風水學的意義(其余方位皆如此)。寧波范欽私家藏書樓命名為“天一閣”,其中“天一”二字,即取之于此?!疤煲砸簧保陲L水理念上有消弭土木結構藏書樓易遭火災之厄的神秘意義。

    寧波天一閣

    再說洛書。

    洛書與河圖并稱,其人文品格與河圖同列,而其圖式的“數結構”不同于河圖。

    朱熹說:“洛書以五奇數統四偶數,而各居其所,蓋主于陽以統陰?!保ā兑讓W啟蒙》)洛書,一至九的九個數,以一、三、五、七、九為主,二、四、六、八為輔。奇數者陽,依次位于北、東、中、南、西,居四正與中宮之位;偶數者陰,依次位于西南、東南、西北、東北,居四隅(亦稱四維)方位。

    洛書

    從四正與中宮看,北,陰氣極盛,陽氣始生(潛藏狀態),象喻冬,以奇數一表示;東,陰氣漸衰,陽氣漸長,象喻春,以奇數三表示;南,陽氣極盛,陰氣始生(潛藏狀態),象喻夏,以奇數九表示;西,陽氣漸衰,陰氣漸長,象喻秋,以奇數七表示;中,陰陽之氣正在中和狀態,以奇數五表示。洛書中位,奇數五即生數五,為生數的終極性圓滿,表示中和、崇高與完美之境。

    洛書四隅為:西南,偶數二;東南,偶數四;西北,偶數六;東北,偶數八。古人崇拜神秘之數,尤為崇拜奇數。奇陽、偶陰,故將偶數安排于四隅“偏”位,體現了古時中華文化崇陽抑陰的人文倫理觀念。

    朱熹說:“洛書之一、三、七、九,亦各居其五象本方之外,而二、四、六、八者,又各因其類,以附于奇數之側。蓋中者為主,而外者為客。正者為君,而側者為臣,亦各有條而不紊也?!保ā兑讓W啟蒙》)朱熹以倫理解讀洛書的數序、數位,并不令人意外。洛書的數的秩序,為現實社會的倫理提供了易理依據。

    洛書這一數的人文模式,在出土于1977年的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墓葬“太乙九宮占盤”上,得到了印證。這一占盤,模擬八卦方位,其文化原型,源于洛書。據《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8期),占盤正面,排列著八卦、五行,圓盤所刻圖式與洛書一致。占盤中央有一個點,居洛書奇數五的居中之位。圍繞此“中”,分別刻有“吏”“招”“搖”“也”四字,依次分別居于四隅即四維方位。于四正之位,為“一君”對“九百姓”,此即洛書北奇數一,對應于南奇數九;“三相”對“七將”,此即洛書東奇數三,對應于西奇數七。整個占盤九個方位,以“中”為靈魂與主宰,為八卦九宮之說的實際運用。

    太乙九宮占盤復原

    太乙九宮占盤繪圖

    朱熹又說:“洛書蓋取龜象。故其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保ā吨芤妆玖x·圖目》)說洛書原型為“龜象”,與傳說中大禹治水“神龜”現于洛水相印證。

    居中數五,即前述“數卦”之五()的別一表述。方以智《周易時論》云:“古五作 ,四交藏旋之象。”此是。

    從洛書數一至數九的結構關系看,實際是一個“魔方”(magic square)的九數集群:

    洛書的數與數之間,無論橫向、豎向還是斜向的三數相加,其和皆為十五。

    橫向:4+9+2=3+5+7=8+1+6=15

    豎向:4+3+8=9+5+1=2+7+6=15

    斜向:4+5+6=2+5+8=15

    洛書“神數”的所謂魔方,被古人稱為“奇跡”。

    三國時,傳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蜀相諸葛孔明,善用八卦陣克敵制勝。八卦陣果然這般神奇么?這是因為,無論敵軍從八卦陣八個方位的哪一方位進攻,都會遭遇同等軍力(皆為十五)的抵抗,八卦陣似乎“固若金湯”了。

    在美學上,魔方三數之和皆為十五,構成非對稱性的均衡之美。

    (上文選自《〈周易通識》,標題為編者所擬,略有刪減)

    通太極八卦,識宇宙大道,

    跟著王振復教授讀通《周易》

    《〈周易〉通識》(中華經典通識王振復 著978-7-101-16200-456.00元

    (統籌:一北;編輯:思岐)

    上一篇: 揭秘洛書:天地自然之數的神秘源頭
    下一篇: 明代民間抄本——風水點穴歌訣匯總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