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五運-六氣推算

    147小編 200 2025-08-11

    五運分為大運、主運及客運。古人講究“五音建運”,所以五運的名字多用五音(角徵宮商羽)表示,角對應木,徵對應火,宮對應土,商對應金,羽對應水。不及為少,太過為太。如木不及為少角,木太過為太角。

    【大運】

    五運系統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運。大運又稱統運、中運,每個大運分主一個回歸年,也就是從一個大寒到另一個大寒,約365天。

    五運對應著金-木-水-火-土五行,每一個五行又分出陰陽,如土又分為陽土和陰土,這樣一來就有十個大運,剛好對應著十天干。所以每一年的天干就固定對應著一種大運情況,如甲年對應陽土。五行相生,陰陽相生,土生金,陽生陰,所以甲年的下一年乙年就對應陰金;金生水,陰生陽,丙年就對應著陽水,以此類推,十年一個輪回。

    《黃帝內經·天元紀大論》: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陽代表太過,陰代表不足,所以如陽土年,我們也稱作歲土太過,如陰金年,我們也稱作歲金不足。陽土正規的名稱是太宮,陰金正規的名稱是少商,陽水正規的名稱是太羽,以此類推。

    正因為大運是十年一個輪回,所以相同尾數的年份大運都相同(現行公元紀年是十進制的),詳見上表。所以我們只需要知道一年的天干或者年份尾數,便可以確定那一年的大運情況。我們可以試著推算一下自己出生那一年的大運情況。

    大運表示了一年的大環境,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甲年歲土太過,那人們就容易出現脾實、腹脹、水腫等問題。

    出生那一年的大運也可能會影響這個人的身體,如歲土不及年出生的人可能脾胃功能較弱。但同時還需參考其它因素,來判斷一個人的身體情況。

    【主運】

    主運年年相同,就像是每年的四季,雖然不斷輪轉,但順次與持續時間保持不變。它表示的是每年萬物總體而言處于生、長、化、收、藏五種狀態的時間。

    主運的每運分別主約73日(每運所主的時間又被稱為一步)。初運從大寒日(新歷每年1月20日左右)起,為木運(角)。二運由春分后第十三日起,為火運(徵)。三運由芒種后十日起,為土運(宮)。四運由處暑后七日起,為金運(商)。終運由立冬后四日起,為水運(羽)。

    運,為每歲的主運,即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五運:一年中每一運占七十三日零五刻為一步,五運共合三百六十五天零二十五刻,是為五步。每歲主運起于木運,主春令,在音為角;木能生火,故二運為火運,主夏令,在音為征;火能生土,故三運為土運,主長夏,在音為宮;土能生金,故四運為金運,主秋令,在音為商;金能生水,故終運為水運,主冬令,在音為羽。

    歲運有陽年太過與陰年不及之分,主運也有太與少之別。從歲運的太過或不及開始,按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序逆推,即可定出當年主運的初運是為春木太角還是春木少角,然后再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規律順推,以定出主運的二運、三運、四運、終運的太或少,若主運的初運為太角,則二運為少征、三運為太宮、四運為少商、終運為太羽;若主運的初運為少角,則二運為太征、三運為少宮、四運為太商、終運為少羽。一年之主運分五步,這種以每年中運的太過或不及來推定當年主運初運的太與少,再以主運初運的太或少來推定主運的二運、三運、四運、終運的太或少的五步推算法,就叫做五步推運。

    各年主運交司時刻簡介如下:

    ①子、辰、申年

    初運(木):大寒日寅初初刻起。

    二運(火):春分后十三日寅正一刻起。

    三運(土):芒種后十日卯初二刻起。

    四運(金):處暑后七日卯正三刻起。

    五運(水):立冬后四日辰初四刻起

    ②丑、巳、酉年

    初運(木):大寒日巳初初刻起。

    二運(火):春分后第十三日已正一刻起。

    三運(土):芒種后第十日午初二刻起。

    四運(金):處暑后第七日午正三刻起。

    五運(水):立冬后第四日未初四刻起。

    ③寅、午、戌年

    初運(木):大寒日申初初刻起。

    二運(火):春分后第十三日申正一刻起。

    三運(土):芒種后第十日酉初二刻起。

    四運(金):處暑后第七日酉正三刻起。

    五運(水):立冬后第四日戌初四刻起。

    ④卯、未、亥年

    初運(木):大寒日亥初初刻起。

    二運(火):春分后第十三日亥正一刻起。

    三運(土):芒種后第十日子初二刻起。

    四運(金):處暑后第七日子正三刻起。

    五運(水):立冬后第四日丑初四刻起。

    十二支中,子、辰、申、寅、午、戌在陰陽屬性上屬陽,所以子、辰、申、寅、午、戌等年,均屬陽年。在五行上也是一樣,子為陽水,申為陽金,辰、戌為陽土,午為陽火,寅為陽木。

    丑、巳、酉、卯、未、亥在陰陽屬性上屬陰,所以丑、巳、酉、卯、未、亥等年,均屬陰年。巳為陰火,酉為陰金。丑、未為陰土,亥為陰水,卯為陰木。

    凡陽年的初運,均起于陽時,所以申、子、辰三陽年都起于寅;寅、午、戌三陽年都起于申。陰年的初運,均起于陰時,所以巳、酉、丑三陰年都起于巳;亥、卯、未三陰年都起于亥。

    每年的主運分為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五種,以五行相生的次序,始于木而終于水。五運中每運主一時,即各主73日零5刻,計365日零25刻,與周天之數相合。

    【注解】

    陽年的初運是木運,木運的開始時間在不同的陽年有所不同,分別起始于寅(甲、丙年)和申(戊、庚年)。這是因為五行中的木運與寅和申這兩個地支相對應。寅時,表示一年中陽氣的開始,而申時,表示陽氣的頂峰。因此,陽年的初運起始于寅或申,象征著木運的開始和發展階段。

    ※ 十二支配六氣還有正化和對化的說法,何為正化和對化,繼續給大家講講,正化和對化的說法來自王冰的《玄珠密語》,所謂的正化就是生六氣本氣的一方,對化就是本氣對面受影響的一方,簡單地說就是,處于本位是正化。處于本位的對方就是對化。

    在十二地支中,寅卯辰位于東方,巳午未位于南方,申酉戌屬于西方,亥子丑位于北方,我們先看子午,子午為少陰君火,午為南方的火位,子為北方的水位,所以南方午主君火的時候,午即為少陰君火的正化,而子就為少陰君火的對化,再看一下,丑未是太陰濕土,但這里的未是處于西南方,未為六月,六月為長夏,土王于長夏,所以西南方未主太陰濕土,未即為太陰濕土的正化,丑位于東北方,而丑就是太陰濕土的對化。

    寅申是少陽相火,但寅是位于東北方的,是屬木的,五行生克中木生火,所以這里寅即為少陽相火的正化,申和寅相對的,申位于西南方,而申就為少陽相火的對化;卯酉為陽明燥金,酉位于正西方,西方屬金,所以酉即為陽明燥金的正化,卯為正東方,而卯就是陽明燥金的對化。

    辰戌為太陽寒冰,戌位于西北方,五行上屬金。在五行生克中金生水,所以戌為太陽寒冰的正化,辰與戌相對,位于東南方,辰為太陽寒冰的對化;巳亥為厥陰風木,亥位于西北方,五行上屬于水,在五行生克中水生木,所以亥為厥陰風木的正化,巳即為厥陰風木的對化。

    【客運】

    客運也分為五步,每步各主約七十三日(與主運相同),每運的起止時間也與主運相同,也就是說,客運和主運在時間上完全重合。

    客運的初運和該年大運相同,如甲年的大運為陽土,則客運初運也是陽土(太宮);土生金,且陰陽相生(太少相生),所以客運二運為陰金(少商);金生水,少生太,所以客運三運為陽水(太羽);水生木,太生少,所以客運四運為陰木(少角);木生火,少生太,所以客運終運為陽火(太徵)。

    所謂“甲己之年初運宮,乙庚商兮丙辛羽,丁壬角與主相同(丁、壬年大運屬木,故客運初運亦為木運,與主運相同),戊癸以徵為初運,太少相生直至終”。

    關于客運的推算法,則以中運的太過或不及來定出客運初運的太或少,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規律順推五步而終,但必須是從中運開始。

    就主運、客運的具體推算法,舉例詳述如下:

    一九八四年為甲子年,中運為土運太過,配五音為太宮,則當年客運的初運也為太宮。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序順推,太宮生少商,則客運的二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客運的三運為太羽;太羽生少角,則客運的四運為少角;少角生太徵,則客運的終運為太徵。再從中運的太宮開始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序逆推,太宮由少徵所生,少征由太角所生,則知當年主運的初運為太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序又順推,太角生少徵,則當年主運的二運為少征;少征生太官,則主運的三運為太宮;太寓生少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太羽。

    二零二五年為乙巳年,中運陰金不足,則客運的初運為少商。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序順推,少商生太羽,則客運的二運為太羽;太羽生少角,則客運的三運為少角;少角生太徵,則客運的四運為太徵;太徵生少宮,則客運的終運為少宮;再從中運的少商開始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序逆推,少商由太宮所生,太宮由少征所生,少徵由太角所生,所以二零二五年的初運為太角。然后也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序又順推,太角生少征,則當年主運的二運為少徵;少徵生太官,則主運的三運為太宮;太寓生少商,則主運的四運為少商;少商生太羽,則主運的終運為太羽。

    大運、主運、客運之間的關系

    大運、主運、客運都是運用五行學說配以天干來計算和推測自然界氣候變化和人體臟腑變化的方法。

    三者的作用是:

    大運說明全年的氣候變化和人體變化總的情況,主運說明一年之中各個季節中的氣候變化和人體臟腑變化的一般情況,客運則說明一年之中各個季節的氣候變化和人體臟腑變化的特殊情況。

    【六氣的推算】

    六氣系統可分為主氣、客氣與大司天。六氣分為三陰三陽,陽極而陰生,陰極而陽生,按順序分別為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三陰太陰,一陽少陽、二陽陽明、三陽太陽

    在六氣系統中,最重要的是司天在泉,而司天在泉是客氣中的兩氣,分別主管上半年、下半年。下面先分析客氣,在解析司天、在泉。

    每年,客氣中的六氣都會輪轉一次。也就是說,在客氣系統下,一年被分成六步,每步約61天,每一氣分主一步。主管第一步的叫初之氣,主管第二步的叫二之氣,以此類推。

    客氣按照三陰三陽的順序,由厥陰、少陰、太陰到少陽、陽明、太陽依次運轉。如子午年,太陽寒水為初之氣,則厥陰風木為二之氣,少陰君火為三之氣,太陰濕土為四之氣,少陽相火為五之氣,陽明燥金為終之氣。丑未年則厥陰風木為初之氣,少陰君火為二之氣,太陰濕土為三之氣,少陽相火為四之氣,陽明燥金為五之氣,太陽寒水為終之氣。以此類推。二零二五年是乙巳年,陽明燥金為初之氣,則太陽寒水為二之氣,厥陰風木為三之氣,少陰君火為四之氣,太陰濕土為五之氣,少陽相火為終之氣。

    在客氣中,三之氣被稱為司天,統管上半年的客氣;六之氣被稱為在泉,統管下半年的客氣。

    我們可以通過這一年的地支推算司天,詳情可以看前面的司天在泉表。子午之歲,少陰君火司天;丑未之歲,太陰濕土司天;寅申之歲,少陽相火司天;卯酉之歲,陽明燥金司天;辰戌之歲,太陽寒水司天;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

    關于地支對應的司天之氣,是有規律可循的,如上圖所示,從亥開始是一陰厥陰,到子是二陰少陰,以此類推。

    確定司天之氣后,可以通過陰陽相對的方式確定在泉之氣,一陽對一陰,二陽對二陰,三陽對三陰(位置都可互換)。如司天之氣為一陽少陽相火,在泉之氣即為一陰厥陰風木;司天之氣為二陰少陰君火,在泉之氣即為二陽陽明燥金。

    《黃帝內經·天元紀大論》: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

    司天在泉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一定影響,如太陽寒水司天,太陽主表,所以該年的上半年易出現表證。2025年是乙巳年,是厥陰風木司天,代表著上半年多風熱,在人體,厥陰代表著肝,肝氣旺會產生三方面的影響,首先肝臟本身容易受傷,其次肝氣旺,疏泄太過,腦病高發,比如高血壓、中風、腦梗、腦瘤等;肝旺克土,脾胃也會比較脆弱。少陽相火在泉,下半年偏熱,是個暖冬,但冬天應該寒反溫,內經說“其病溫厲”,流感之類傳染病在明年冬天會比較明顯,特別是小孩,本是純陽之體,天地再加一把火,更容易感染疾病。

    【主氣】

    客氣為天氣,主氣為地氣。主氣在時間上和客氣相同,一年分為六步,每步約為61天。和客氣不一樣的是,客氣年年都會發生變化,而主氣的排布每一年都是一樣的,在這一點上,主氣與主運很相似。

    主氣為地氣,所以符合地上萬物五行相生的規律,初之氣為木,木生火,故二三之氣為火,以此類推。

    初之氣從大寒日開始,為厥陰風木;二之氣由春分開始,為少陰君火;三之氣由小滿開始,為少陽相火;四之氣由大暑開始,為太陰濕土;五之氣由秋分開始,為陽明燥金;終之氣由小雪開始,為太陽寒水。循環往復。

    《黃帝內經·六微旨大論》: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大司天

    所謂大司天大在泉,就是將客氣中的一年周期,擴展為60年一個周期,稱作一元,其中前三十年為大司天,后三十年為大在泉。

    相傳黃帝之臣大撓作甲子,容成制歷。從黃帝八年(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起定為第一元,屬厥陰風木大司天,少陽相火大在泉。第二元是少陰君火大司天,陽明燥金大在泉。以此類推。我們現在處于第七十九元(1984—2043),屬厥陰風木大司天,少陽相火大在泉。

    《大司天三元甲子表》:《內經》七百二十氣,凡三十歲為一紀,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為一周,擴而大之,以三百六十年為一大運,六十年為一大氣。五運六氣迭乘,滿三千六百年為一大周天。

    大司天大在泉會影響數十年的大環境,生活于這個時間段的人們容易出現某種問題,適合于用某種方式救治,所以歷史上會有眾多不同的醫學派系產生,都是受到了大環境的影響。上圖是歷代主要醫家所生活年代的大司天大在泉情況,可供參考。

    天符

    一年的大運與該年司天兩者屬性相符,這種情況被稱作“天符”。比如說,丁巳年,大運為陰木,厥陰風木司天,五行屬性都為木,這種情況即為天符。這種情況在一個甲子(六十年)中,共有十二年。

    天符之年,因為大運和司天都屬于同一種屬性,這種屬性的氣過強,所以得病很急,病勢發展得比較快。

    《黃帝內經·六微旨大論》: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天與之會也。故《天元冊》曰:“天符”。天符為執法,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

    【歲會】

    一年的大運與本年正中之地支(金木水火各有兩個地支,然而必須是主正東、正西、正南、正北的地支方為正中)五行屬性相符的情況稱作“歲會”。

    十二地支中,子屬水,卯屬木,午屬火,酉屬金,辰戌丑未屬土。所以如丁卯年,大運為木運,卯為屬木的地支,兩者都為木,該年就是歲會。

    這種情況在一個甲子中總共有八年,也就是上圖中最外圈所標識的這八年。

    歲會的年份病勢較緩,不易轉重癥、死癥。

    《黃帝內經·六微旨大論》: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歲會為行令,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

    太乙天符

    如果一年既符合天符的條件,又符合歲會的條件,就被稱為“太乙天符”,一個甲子中共有四年存在這種情況。在上文天符圖中,最外圈標有“太乙”的年份,即為太乙天符之年。

    太乙天符之年病勢會發展得很快,而且很多重癥死癥。

    《黃帝內經·六微旨大論》:太乙天符為貴人。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一年的中運與在泉相符的情況被稱為“同天符”或者“同歲會”,陽年稱“同天符”,陰年稱“同歲會”。如甲辰年陽土運,太陰濕土在泉,即為同天符。癸卯年陰火運,少陰君火在泉,即為同歲會。一甲子中有十二年。

    喜歡的朋友可以加關注,后續會持續更新關于中醫方面的內容。

    上一篇: 《易經》倪海廈:未濟卦,火水未濟(七十六)下
    下一篇: 五運六氣深度剖析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