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防汛減災應知應會

    147小編 66 2025-08-27

    云南“1262”氣象預警與響應聯動機制是什么?

    為進一步強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切實提升暴雨、強對流天氣等氣象災害防范應對能力,確保關鍵時刻采取有效防范應對措施,及時轉移危險區域人員,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云南省建立"1262"氣象預警與響應聯動機制。即:提前12小時預報強降水(大于50毫米)落區精細到縣(市、區),提前6小時、提前2小時預報強降水(大于50毫米)落區精細到鄉鎮(街道)。

    一、接到12小時強降水(大于50毫米)預報預警的縣(市、區)、鄉鎮(街道),采取以下一種或多種防范措施:

    1.研判降雨情況,結合當地實際,組織包鄉包村干部進駐重點防御鄉鎮(街道)、村(社區)。

    2.通知危險區域群眾,密切關注天氣動態和預警信息,做好轉移避險的準備。

    3.組織人員對水庫、壩塘、沿河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隱患點、高陡邊坡、山洪溝口、切坡建房點、農用房、土坯房、老舊房、山區工地、低洼地帶居民集中區等重要風險部位進行排查巡查。

    二、接到6小時強降水(大于50毫米)預報預警的縣(市、區)、鄉鎮(街道),在已采取應對措施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一種或多種防范措施:

    1.組織包鄉包村干部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的獨居老人、傷殘人士、留守兒童、病人及涉疫人員等特殊群體。

    2.綜合研判風險,向重點防區預置搶險救援力量和物資設備。

    3.加強巡查防守,重點部位落實專人值守。

    4.適時關停關閉景區景點和旅游項目,疏散游客。

    5.適時關停關閉在建項目工地,轉移施工人員。

    6.做好已轉移人員安置工作,嚴防回撤回流。

    三、接到2小時強降水(大于50毫米)預報預警的縣(市、區)、鄉鎮(街道),在已采取應對措施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一種或多種防范措施:

    1.組織包鄉包村干部全面轉移位于危險區域、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的人員。

    2.在確保基本公共服務及必要的防災救災、應急值班值守力量前提下,采取停工、停業、停課、停市、停運等必要措施,嚴格控制人員戶外活動。

    3.各類搶險救援力量,在地方政府指揮和確保自身安全前提下,有序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一、接到12小時強降水(大于50毫米)預報預警的縣(市、區)、鄉鎮(街道),采取以下一種或多種防范措施:

    1.研判降雨情況,結合當地實際,組織包鄉包村干部進駐重點防御鄉鎮(街道)、村(社區)

    2.通知危險區域群眾,密切關注天氣動態和預警信息,做好轉移避險的準備。

    3.組織人員對水庫、壩塘、沿河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隱患點、高陡邊坡、山洪溝口、切坡建房點、農用房、土坯房、老舊房、山區工地、低洼地帶居民集中區等重要風險部位進行排查巡查。

    二、接到6小時強降水(大于50毫米)預報預警的縣(市、區)、鄉鎮(街道),在已采取應對措施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一種或多種防范措施:

    1.組織包鄉包村干部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的獨居老人、傷殘人士、留守兒童、病人及涉疫人員等特殊群體。

    2.綜合研判風險,向重點防區預置搶險救援力量和物資設備。

    3.加強巡查防守,重點部位落實專人值守。

    4.適時關停關閉景區景點和旅游項目,疏散游客。

    5.適時關停關閉在建項目工地,轉移施工人員。

    6.做好已轉移人員安置工作,嚴防回撤回流。

    三、接到2小時強降水(大于50毫米)預報預警的縣(市、區)、鄉鎮(街道),在已采取應對措施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一種或多種防范措施:

    1.組織包鄉包村干部全面轉移位于危險區域、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的人員。

    2.在確?;竟卜占氨匾姆罏木葹?、應急值班值守力量前提下,采取停工、停業、停課、停市、停運等必要措施,嚴格控制人員戶外活動。

    3.各類搶險救援力量,在地方政府指揮和確保自身安全前提下,有序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一、 基本常識

    1. 降雨一毫米到底是多少?

    2. 雨量等級是怎樣劃分的?

    3. 暴雨預警信號的分級及發布標準是怎樣的?

    4. 什么是?

    5. 什么是汛期?

    6. 什么是防汛?

    7. 防汛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8. 防汛隊伍有哪幾類?

    9. 防汛搶險的主要物資有哪些?

    10. 什么是險情?

    11. 什么是搶險?

    12. 防汛與搶險有什么關系?

    13. 搶險的主要原則是什么?

    14. 什么是水庫?

    15. 水庫與山塘是怎樣劃分的?

    16. 水庫在防汛中的作用是什么?

    17. 什么是病險水庫?

    18. 什么是流量?

    19. 百年一遇洪水是每一百年就會遇到一次的洪水嗎?

    20. 什么是干旱?

    二、 山洪災害防御

    21. 什么是山洪?

    22. 什么是山洪災害?

    23. 山洪災害有哪些特點?

    24. 哪些人類活動會加劇山洪災害?

    25. 山洪災害有哪些破壞作用?

    26. 哪些人群容易受到山洪災害的威脅?

    27. 如何躲避泥石流?

    28. 如何觀察天氣征兆躲避山洪災害?

    29. 當遇到滑坡災害即將發生時,應該怎么辦?

    30. 個人應做好哪些山洪發生前的準備工作?

    31. 深夜凌晨遭遇山洪時如何迅速脫險?

    32. 遭遇洪水圍困時如何報警?

    33. 山區怎樣選擇宅基地才能減免山洪災害?

    34. 路、橋規劃選線要遵照什么原則?

    35. 發生水災如何進行自救逃生?

    36. 怎樣救助被洪水圍困的人群?

    37. 如何救助被泥石流傷害的人員?

    38. 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39. 山洪災害期間易發生哪些疾???

    40. 山洪災害受傷患者外傷如何緊急處理?

    41. 哪些行為是破壞山洪災害防御的違法行為?

    三、 水利工程搶險

    42. 如何進行水庫的防汛檢查?

    43. 水庫發生險情時,首先應做什么?

    44. 什么是塌坑?

    45. 如何進行塌坑搶險?

    46. 什么是管涌流土

    47. 管涌與流土的搶護原則是什么?

    48. 如何進行管涌搶險?

    49. 如何進行裂縫搶險?

    50. 如何進行滑坡搶險?

    51. 如何進行滲漏搶險

    52. 引起滲水的原因是什么?

    53. 產生漏洞的原因是什么?

    54. 滲水和漏洞的搶護原則是什么?

    55. 滲水的搶護措施有哪些?

    56. 漏洞的搶護措施有哪些?

    57. 如何查找漏洞的位置?

    58. 漏洞的搶護應注意什么?

    59. 洪水即將漫如何處置?

    60. 土壩滲漏有哪幾類?

    61. 正常滲漏與非正常滲漏的識別?

    62. 土壩滲漏搶險原則是什么?

    63. 常見的土壩裂縫的哪些類型?

    64. 當發現土壩裂縫時,該怎么辦?

    65. 土壩裂縫搶護的常見方法是什么?

    66. 壩下涵洞()的常見險情有哪幾類?

    67. 引起壩下涵洞()斷裂原因是什么?

    68. 壩下涵洞()斷裂的搶險措施是什么?

    69. 壩下涵洞()漏水原因是什么?

    70. 壩下涵洞()漏水的搶險措施是什么?

    四、 地質災害

    71. 什么是地質災害?

    72. 我縣常見地質災害

    73. 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的分級

    74. 鄉鎮如何自查隱患點

    一、 基本常識

    1. 降雨一毫米到底是多少?

    我國規定以毫米為深度的單位。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單位面積上水深1毫米。

    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我們知道,每畝地面積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畝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這樣,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畝地澆了約650公斤水。據測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2. 雨量等級是怎樣劃分的?

    我國氣象上按24小時內降水量進行雨量等級劃分:

    1)小雨:0.1 - 9.9毫米;

    2)中雨:10.024.9毫米;

    3)大雨:25.049.9毫米;

    4)暴雨:50.099.9毫米;

    5)大暴雨:100.0199.9毫米;

    6)特大暴雨:大于等于200.0毫米。

    在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中,我們經常聽到小到中雨、中到大雨、大到暴雨等專業術語,小到中雨為5毫米~18毫米,中到大雨為18毫米~38毫米,大到暴雨為38毫米~75毫米。

    3. 暴雨預警信號的分級及發布標準是怎樣的?

    暴雨預警信號級別

    預報時效

    發布標準描述

    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12小時

    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6小時

    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3小時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3小時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4. 什么是?

    汛:是指定期漲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節或周期性的漲水現象。汛常以出現的季節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潮汛等。春汛(或桃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內降雨冰雪融化匯流形成的漲水現象或伏天或秋天由于降雨匯流形成的江河漲長,稱伏汛或秋汛。沿江濱海地區海水周期性上漲,稱潮汛。

    5. 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指江河水域中汛水自始漲到回落的期間。我國各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降雨季節不同,汛期長短不一,有長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條河流的汛期,各年情況也不盡相同,有早有遲,汛期來水量相差很大,變化過程也是千差萬別。為了做好防汛工作,根據主要降水規律和江河漲水情況規定了汛期,懷化市的汛期確定為:41日至930日。

    6. 什么是防汛?

    防汛:是為防止或減輕洪水災害,在汛期進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證水庫、堤坊和水庫下游的安全。

    7. 防汛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防汛主要工作內容是:防汛組織,防汛責任制和防汛搶險隊伍的建立,防汛物資和經費的籌積存儲,江河水庫、堤防、水閘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暴雨天氣和洪水水情預報,蓄洪、泄洪、分洪、滯洪等防洪設施的調度運用,出現非常情況時采取臨時應急措施,發現險情后的緊急搶護和洪災搶救等。

    8. 防汛隊伍有哪幾類?

    各地防汛隊伍基本上可以分為專業隊、常備隊、預備隊、搶險隊等,其組成人員及任務如下:

    1)專業隊:專業隊是防汛搶險的技術骨干力量,由河道堤防、水庫、閘壩等工程管理單位的管理人員、護堤員、養護班、護閘員等組成。

    2)常備隊:常備隊又稱防汛基干班,是群眾性防汛隊伍的基本組織形式,人數比較多。由沿河道堤防兩岸和閘壩、水庫工程周圍的鄉、村、城鎮街道居民中的民兵或青壯年組成。

    3)預備隊:預備隊是防汛的后備力量,當防御較大洪水或緊急搶險時,為補充加強一線防守力量而組建的。人員條件和范圍更寬一些。必要時可以擴大到距河道堤防、水庫、閘壩較遠的縣、鄉和城鎮。但要落實到戶到人。

    4)搶險隊:搶險是搶護工程設施脫離危險的突擊性活動,關系到防汛的成敗,這項活動即要迅速及時,又要組織嚴密,指揮統一。所有參加人員必須服從命令聽指揮。汛前,由群眾防汛隊伍中選拔有搶險經驗的人員組成搶險隊。汛期當發生險情時立即抽調組成的搶險隊員,配合專業隊投入搶險。

    除上述防汛隊伍外,要實行軍民聯防。人民解放軍、人民武裝軍警是防汛搶險的突擊力量,是取得防汛抗洪勝利的主力軍。汛前防汛指揮部要主動與當地駐軍聯系通報防御方案和防洪工程情況,明確部隊防守任務和聯絡部署制度。

    9. 防汛搶險的主要物資有哪些?

    主要物資有土石砂料、木質材料,編織物料(草袋、麻袋席箔等),土工合成物料(塑料編織袋、編織布、土工薄膜、復合土工合成體)。綁扎材料(鐵絲、棕麻繩、尼龍繩),油料、照明設備(電石燈、手電筒、應急手提電燈、柴油發電機組)、救生設備、爆破材料(炸藥、雷管、導火索、傳爆線等)。

    10. 什么是險情?

    險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時高水位時,水壓力、流速和風浪加大,各類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強度不足,或存在隱患和缺陷而出現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現象。

    11. 什么是搶險?

    搶險:是指在高水位期間或退水較快時,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現滲漏、滑坡、坍塌、裂縫、淘刷等險情時,為避免險情的擴大以至工程失事,所進行的緊急搶護工作。

    12. 防汛與搶險有什么關系?

    防汛與搶險兩項工作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礎上,才能不出現險情,或少出現險情,即使出現了險情,也能主動、有效地進行搶護,化險為夷。

    13. 搶險的主要原則是什么?

    搶險的主要原則是:

    1)搶護要及時,防止險情擴大,為此,要加強檢查觀測,及早發現險情,搶早搶??;

    2)正確識別險情,必須了解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運用等各種情況,必須了解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運用等各種情況,結合出現的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做出準確判斷,擬定正確的搶護方案;

    3)及時供應料物,搶險需要的料物種類多,數量大,直接影響著搶險工作的進展;

    4)加強領導,統一指揮,組織好搶險隊伍,必要時還可請部隊支援。

    14. 什么是水庫?

    水庫:是指一般在山谷峽口處用土、砂石或混凝土等材料修筑擋水壩,堵住山溪或河道的水流,把壩上游集雨面積內的雨水攔蓄起來,以調節天然徑流,為防洪、灌溉、供水和發電等服務的工程。

    15. 水庫與山塘是怎樣劃分的?

    我國水庫等級的劃分,按總庫容大小劃分:

    1)大一型水庫:大于10億方;

    2)大二型水庫: 1~10億方;

    3)中型水庫:1000萬方~1億方

    4)小一型水庫:100~1000萬方;

    5)小二型水庫:10~100萬方;

    6)骨干山塘:1~10萬方;

    7)山平塘:小于1萬方。

    16. 水庫在防汛中的作用是什么?

    洪水通過水庫調蓄,可以削減下泄流量,減輕下游洪水災害;同時,也可提高枯水流量的利用率,獲得綜合興利效益。

    17. 什么是病險水庫?

    危險水庫一般系指工程實際洪水標準未達規定要求的標準;或雖達到規定的洪水標準,但工程存在較嚴重的質量問題,影響大壩安全,不能正常運行的水庫。

    18. 什么是流量

    流量就是在單位時間內流體通過一定面的量。比如:泄洪流量為1000立方米每秒,表示1秒鐘內通過泄洪閘斷面的水是1000立方米。

    19. 百年一遇洪水是每一百年就會遇到一次的洪水嗎?

    不是。百年一遇洪水是指這個量級的洪水在很長時期內平均每百年出現一次的可能性,但不能理解為每隔百年出現一次。實際情況是這種洪水可能100年內不止出現一次,也可能一次都不出現。

    20. 什么是干旱?

    干旱指因久晴無雨或少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而形成的一種氣象災害。

    干旱問題十分復雜,涉及的面也很廣,可分為氣象干旱、農業干旱、水文干旱以及經濟社會干旱等。干旱作為一種由氣象因素引發的自然災害,具有出現頻率高、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的特點。干旱的頻繁發生和長期持續不但會給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等帶來巨大的損失,還會造成水資源短缺、荒漠化加劇、沙塵暴頻發等生態環境問題。

    二、 山洪災害防御

    21. 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攔洪設施潰決等原因,在山區沿河流及溪溝形成的暴漲暴落的洪水及伴隨發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總稱。其中暴雨引起的山洪最為常見。

    22. 什么是山洪災害?

    山洪災害是指由山洪暴發而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濫、泥石流、山體滑坡等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毀壞,及環境資源破壞等。

    23. 山洪災害有哪些特點?

    1)季節性強,頻率高。山洪災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特別是主汛期。在我市全年80%以上的山洪都發生在6~8月份。

    2)區域性明顯,易發性強。位于暴雨中心區的山丘區,暴雨時極易形成具有沖擊力的地表徑流,導致山洪暴發,形成山洪災害。我市屬于山洪易發區。

    3)來勢迅猛,成災快。山丘區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轉化為徑流,且匯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幾個小時即成災受損,防不勝防。

    4)破壞性強,危害嚴重。山洪災害發生時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經常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斷、耕地沖淹、房倒人亡的悲劇發生。

    24. 哪些人類活動會加劇山洪災害?

    1)毀林開荒。森林銳減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洪災發生頻率大大增加,災情加重。

    2)城市化的影響。城市的發展,不透水地面增加,暴雨后地表匯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長,而很多新增城鎮都是向低洼地發展,防洪意識淡溥,河道淤積嚴重,洪災損失嚴重。

    3)違背自然規律的盲目開發。不顧條件亂采濫挖、棄土棄渣擠占河道、進一步加大山洪災害的危害程度。

    25. 山洪災害有哪些破壞作用?

    1)山洪沖毀農田,造成農業大量減產,有時造成連續多年的減產減收。

    2)山洪沖塌房屋,使人們財產遭到嚴重損失。

    3)山洪造成城鎮受淹,各單位的財產損失十分嚴重。

    4)山洪破壞基礎設施,造成交通、電力、通迅線路等中斷。

    5)超標準的特大山洪災害往往沖毀渠道、橋梁、涵閘等水利工程,有時甚至造成大壩、堤防潰決造成更大的破壞。

    26. 哪些人群容易受到山洪災害的威脅?

    1)切坡建房不加防護或將將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坡腳下的居民,最易受到山洪的威脅。

    2)宅基地選擇缺乏防洪意識,在溪河兩邊位置較低處、雙河口交叉處及河道拐彎凸岸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脅。這些地方直接受到山洪的沖刷,不宜建房。

    3)在溪河橋梁兩頭空地隨意建房居往的人群,因山洪暴發時往往夾帶許多砂石及柴草樹木在通過橋梁拱函時容易受阻,導致洪水壅漲,易造成橋梁或橋頭被沖毀,出現對人員與財產的危害。

    4)在山洪易發區內的殘坡積層較深的山坡地或山體已開裂的易崩易滑的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

    5)暴雨時毫無思想準備,擅自在山洪易發區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活動和休息的人群。

    6)在山洪暴發、洪水猛漲期間,為了出門方便趕時間,就近隨意過河、過橋、過渡的人群,最易出現危險。所以,山區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橋時必須遵守自然規律,注意防災避災,避開山洪災害對自身的危害。

    27. 如何躲避泥石流?

    當得知某區域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將發生泥石流時,則應對該地區采取緊急疏散和保護措施,人員需強行遷至安全區,要在距離村莊較近的低山坡或位置較高的階臺地上建立臨時躲避棚。不要順著泥石流溝向上游或向下游跑,應向溝岸兩側山坡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處。

    28. 如何觀察天氣征兆躲避山洪災害?

    在春夏季節,當觀察到下面幾種天氣征兆時應加強對發生山洪的警惕性。

    1)早晨天氣悶熱,甚至感到呼吸困難,一般是低氣壓天氣系統臨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強降雨發生。

    2)早晨見到遠處有寶塔狀墨云隆起,一般午后會有強雷雨發生。

    3)多日天氣晴朗無云,天氣特別炎熱,忽見山嶺迎風坡上隆起小云團,一般午夜或凌晨會有強雷雨發生。

    4)炎熱的夜晚,聽到不遠處有沉悶的雷聲忽東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將來臨的征兆。

    5)看到天邊有漏斗狀云或龍尾巴云時,表明天氣極不穩定,隨時都有雷雨大風來臨的可能。

    29. 當遇到滑坡災害即將發生時,應該怎么辦?

    1)當身處滑坡體上時,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要慌亂。應迅速環顧四周,向較為安全的地方撒離。一般情況下只要行動迅速,都有可能脫離危險地段,脫離時,以向兩側跑為最佳方向,向下或向上跑是非常危險的。

    2)雖處于非滑坡區,但發現可疑的滑坡活動時,應立即報告鄰近的村、鄉、縣等政府機構或單位。

    3)政府部門應立即實施應急措施,迅速組織群眾撒離危險區及可能的影響區,通知下游的人們做好撒離的準備。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的某些生命線工程(水庫、干線鐵路、干線公路、通迅設備、干渠等)所引發的次生災害或第三次災害。注意調查滑坡是否有間歇性活動的特點,盡可能確定其再次活動的可能性和時間。

    30. 個人應做好哪些山洪發生前的準備工作?

    1)平時應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山洪災害防治的基本知識,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領。

    2)首先觀察、熟悉周圍環境,預先選定好緊急情況下躲災避災的安全路線和地點。

    3)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發生的前兆,動員家人做好隨時安全轉移的思想準備。

    4)一旦情況危險,及時向主管人員和鄰里報警,先將家中老人和小孩及貴重物品轉移至安全處。

    5)事前積極參加災險投保,盡量減少災害損失,提高災后恢復能力。

    31. 深夜凌晨遭遇山洪時如何迅速脫險?

    根據深夜凌晨突發山洪、泥石流造成死傷慘重的歷史教訓,凡是居住在山洪易發區或沖溝、峽谷、溪岸的居民,每遇連降大暴雨時,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特別是晚上,如有異常,應立即組織人員迅速脫離現場,就近選擇安全地方落腳,并設法與外界聯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僥幸或救撈財物而耽誤避災時機,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

    32. 遭遇洪水圍困時如何報警?

    1)平時做好宣傳訓練,使群眾了解熟悉報警信號和應對方法。

    2)一旦險情來臨或山洪初發,監測責任人或第一發現人,就應采取急驟鳴鑼、放銃、打電話、拉報警器等預先設定的群眾知道的信號。

    3)責無旁貸地迅速向下游村組、農戶報警,同時向當地政府及防汛部門報警,以便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圍施放警報、廣播通知,組織搶險救援。

    33. 山區怎樣選擇宅基地才能減免山洪災害?

    根據歷年山洪災害資料分析,在山丘地區被毀壞沖走的房屋大都發生在溪河邊和陡坡下,陡坡下的被堆埋,溪河邊的被沖走。為了避免房屋受損,減少洪災損失,應改變過去傍山依水的生活習俗,合理選擇宅基地,看好宅基地的風水,擇安建宅。

    1)宅基地應遠離高山陡坡。高山陡坡(一般山高大于30;坡度大于25)的山體不穩定,在暴雨的誘發下容易滑坡和崩塌,因此高山陡坡上及其腳下均不宜建房。房屋應建在離高山陡坡有一定安全距離的平緩地帶,或沒有明顯裂縫,高差小于30米,坡度小于25度的山坡上或山坡下。

    2)宅基地應高出歷史洪水線。歷史洪水線就是歷史上發生在某河段上最大洪水淹沒過的至高點而連的水位線。在山區溪河窄淺,平時山溪水量小,不會有什么危害,但是一旦發生山洪,洪水流量大,速度快,溪河水暴漲,無法通行,造成洪水泛濫,溪河兩邊的房屋易被沖走,因此溪河兩邊不宜建房,更不能占河建房。 同時由于每年洪水大小不一,影響范圍也不一樣,危險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溪河兩岸建房擇基時,應調查該河段歷史洪水線,高出這條線才屬于安全地。

    3)溪河出口兩岸、雙河口交叉處及河道拐彎的灣道處,這些地帶都是洪水直接沖刷的地方不宜建房。

    4)山洪暴發時往往夾帶柴草樹木,在通過橋梁拱涵時容易受阻,洪水塞漲,造成橋梁或橋頭被沖毀,因此,橋梁兩頭不宜建房。

    34. 路、橋規劃選線要遵照什么原則?

    公路、機耕道,橋梁的建設必須吸取以往的慘重教訓,在規劃時必須遵照以下原則:

    1)公路、機耕道、橋梁必須經公路、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門規劃審批后方可修建。

    2)公路、機耕道走線應盡量避開山體滑坡易發區和溪河邊,如須沿摸靠河,則必須保證河道的江水斷面,并且路面應高于歷史洪水位。

    3)山坡上的公路、機耕道必須疏通內邊排水溝,以免積水滲漏造成避路塌方,交通中斷。

    4)橋梁、拱涵必須經有關技術人員驗算其過水斷面須滿足設計洪水行洪,不得隨意在溪河上架設橋梁。

    35. 發生水災如何進行自救逃生?

    嚴重的水災通常發生在江河湖溪沿岸及低洼地區,遇到突如其來的水災,該如何自救逃生呢?

    1)如果來不及轉移,也不必驚慌,可向高處(如結實的樓房頂、大樹上)轉移,等候救援人員營救。

    2)如果洪水不退不漲,應在樓上儲備一些食物、飲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燒開水的用具。

    3)如果水災嚴重,水位不斷上漲,就必須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東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門板等,都可用來制作木筏。如果一時找不到繩子,可用床單、被單等撕開來代替。

    4)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試試木筏能否漂福收集食品、發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旗幟、鮮艷的床單)、劃槳等是必不可少的。在離開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較多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點等,并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

    5)在離開家門之前,還要把煤氣閥、電源總開關等關掉,時間允許的話,將貴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樓上的柜子里。出門時最好把房門關好,以免家產隨水漂流掉。

    36. 怎樣救助被洪水圍困的人群?

    由于山洪匯集快、沖擊力強、危險性高,所以必須爭分奪秒救助被洪水圍困的群眾。任何人接到被圍困的人發出的求助信號時。

    1)以最快的方式和速度傳遞求救信息,報告當地政府和附近群眾,并直接投入解救行動;

    2)當地政府和基層組織接到報警后,應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帶領搶險隊伍趕赴現場,充分利用各種救援手段全力救出被困群眾。

    3)行動中還要不斷做好受困人群的情緒穩定工作,防止發生新的意外,特別要注意防備在解救和轉送途中有人重新落水,確保全部人員安全脫險。

    4)仔細做好脫險人員的臨時生活安置和醫療救護等保障工作。

    37. 如何救助被泥石流傷害的人員?

    泥石流對人的傷害主要是泥漿使人窒息。將壓埋在泥漿或倒塌建筑物中的傷員救出后,應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內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體內的污水。對昏迷的傷員,應將其平臥,頭后仰,將舌頭牽出,盡量保持呼吸道的暢通,如有外傷應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處理,然后轉送急救站。

    38. 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是抗御山洪災害的根本目的,集中體現在發生山洪災害時要不死人、不傷人:

    1)一是及時轉移受威脅的下游群眾,搶時間迅速解救被困人員安全脫險;

    2)二是當住宅即將被淹時,在搶救程序上必須保證先人員后財產的原則;

    3)三是如遇家中老人不愿離開住宅時應強行將其轉移出去;

    4)四是對受傷人員在脫險后應就地實施緊急救護,傷情嚴重的應及時轉送當地醫院治療。

    39. 山洪災害期間易發生哪些疾病?

    災區衛生條件差,特別是飲用水衛生難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預防腸道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疫病也是災害期間極易發生的疾病,如鉤端螺旋體、流行性出血熱、瘧疾、乙腦等。

    40. 山洪災害受傷患者外傷如何緊急處理?

    1)對傷員的出血傷口應迅速止血,如似噴射狀,則動脈破損,應在傷口上方即出血點與心臟端,找到動脈血管(一條或多條),用手或手撐把血管壓住,即可止血。如果傷員屬四肢受傷亦可在傷口上端用繩布帶等捆扎,松緊程度視出血狀態控制,每隔1~2小時松開一次進行觀測并確定后續處理措施。

    2)傷員傷口的包扎:找到并暴露傷口,迅速檢查傷情,如有酒精或碘酒棉球,應將傷口周圍皮膚消毒后,用干凈的毛巾、布條等將傷口包扎好。

    3)對骨折的傷員,應進行臨時的固定,如沒有夾板,可用木棍、樹枝代替。固定要領是盡量減少對傷員的搬動,肢體與夾板間要墊平,夾板長度要超過上下兩關節,并固定綁好,留指尖或趾尖暴露在外。

    4)對嚴重的外傷傷員的治療,在緊急處理的同時,應迅速求得醫務人員的幫助,并盡快護送至醫院。

    41. 哪些行為是破壞山洪災害防御的違法行為?

    1)在明令禁止的陡坡地、荒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的;毀林開荒,燒山開荒,在林區亂砍濫伐林木等嚴重造成水土流失的行為。

    2)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定的崩塌坡危險區泥石流災害易發區范圍取土、挖砂或采石的行為。

    3)破壞雨量站、水文測量網點、防汛預警預報系統的行為。

    4)往河流亂倒垃圾、土石、礦渣等廢棄物,在河道中違規采砂的行為。

    5)未經批準擅自在河道中修建違章建筑物,種植高桿作物阻礙行洪的行為。

    6)破壞、毀壞河岸堤防工程設施,封堵河道,未經上級有權限的機關批準,擅自改變河水流向的行為。

    7)破壞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防御工程設施的行為。

    8)破壞山洪災害易發區水庫大壩及其附屬設施的行為。

    三、 水利工程搶險

    42. 如何進行水庫的防汛檢查?

    1)壩頂:有無裂縫、異常變形、積水或植被滋生等現象,防浪墻有無開裂、架空、錯位、傾斜等情況。

    2)迎水坡:有無裂縫、崩塌、剝落、滑坡跡象、隆起、塌坑、架空、沖刷、堆枳或植物滋生、有無蟻穴獸洞等,近壩坡有無旋渦等異常現象。

    3)背水面:有無裂縫,崩塌,滑動,隆起,塌坑,堆積,濕斑,冒水,管涌等現象;排水系統有無堵塞,破壞;草皮護坡是否完好;有無蟻穴獸洞等;濾水壩趾,集水溝,導滲減壓設施等有無異?;蚱茐默F象。

    4)壩基:壩基排水設施是否正常,漏水的水量、顏色、氣味、濁度、溫度有無變化,壩下游有無沼澤化、滲水、管涌、流土等現象,上游鋪蓋有無裂縫、塌坑。

    5)壩端:壩體與岸坡接合處有無裂縫、滲水等現象,兩岸壩端區有無裂縫、滑坡、隆起、塌坑、繞滲、蟻穴、獸洞等隱患。

    6)壩趾近區:有無陰濕,滲水,管涌,流土等現象;排水設施是否完好。

    7)壩端岸坡:護坡有無隆起,塌陷或其它損壞現象,有無地下水出露。

    8)輸、泄水管檢查:進水段有無堵塞,淤積,岸坡有無崩塌;管身內壁有無縱橫向裂縫、滲水現象,放水時洞內聲音是否正常,臥管是否堵塞,出口處的水量及濁度是否正常,關閘時是否有滲流水。

    9)溢洪道檢查:進水段及陡槽有無坍塌,崩岸,堵塞,攔魚等其它阻水設施。

    43. 水庫發生險情時,首先應做什么?

    當水庫出現險情時,首先應打開輸水涵洞閘門,及時泄水、降低庫水位,充分利用溢洪道泄洪,盡量減少洪水漫頂的可能性。

    44. 什么是塌坑?

    塌坑是指在持續高水位情況下,在壩的頂部、迎水坡、背水坡及其坡腳附近突然發生局部下陷而形成的險情。

    45. 如何進行塌坑搶險?

    1)翻填夯實。凡是在條件充許的條件下,而又未伴有管涌、滲水、漏洞等險情的情況下均可用此法。具體的做法是:先將坑內松土翻出,然后按原壩體部位所要求的土料回填,直到恢復原壩狀為止;塌坑如位于壩頂或上游時,宜用滲透性小的土料,以防滲水;塌坑如位于下游坡時用滲透性大的土料,以利排水。

    2)填塞封堵。當塌坑發生在上游坡的水下時,凡是在不具備降低水位或水不太深的情況下,使用草袋、麻袋或編織袋裝土直接在水下填實塌洞。

    46. 什么是管涌流土?

    壩體或地基土體,在滲流壓力作用下發生變形破壞的現象,謂之滲透變形。滲透變形有管涌和流土兩種形式。

    1)管涌:指土層中細顆粒在滲流作用下,從粗顆粒孔隙中被帶走或沖出的現象。

    2)流土:指滲流作用下飽和的粘性土和均勻砂類土,在滲流出逸坡大于土的允許坡降時,土體表層交南時被滲流頂托而浮動的現象。流土常發生在閘壩下游地基的滲流出逸處,而不發生于地基土壤內部。流土發展速度很快,一經出現必須及時搶護。

    47. 管涌與流土的搶護原則是什么?

    管涌、流土的搶護原則是:降低滲流出逸坡降,減少滲流壓力,增強壩體或地基土的抗滲能力。

    48. 如何進行管涌搶險?

    在下游壩腳附近地面上有孔狀出水口時,冒出粘粒或細砂,或有局部土體隆起等現象時都被視為管涌;一般用反漏壓蓋法,先清理鋪設范圍內的雜物,在管涌范圍鋪設一層粗砂,厚約20厘米,其上鋪小石子和大石子各一層,厚均為20厘米。最后壓塊石一層進行保護。

    49. 如何進行裂縫搶險

    對于裂縫一般采用開挖回填。開挖前用石灰水灌入縫內,探明其走向和深度,開挖時采用梯形斷面,深挖至裂縫以下0.3~0.5米,底寬至少0.5米,邊坡以能滿足穩定和便于施工為度,兩端應超過裂縫2米?;靥钔亮吓c原壩體的土料相同,按20厘米一層進行夯實。最后頂部應高出3~5厘米,以防雨水灌入。

    50. 如何進行滑坡搶險?

    一般采用固腳阻險法,在保證壩身有足夠的檔水斷面的情況下,將滑坡的主裂縫上部進行削坡,減少下滑負載。同時在滑動體坡腳外緣拋塊石或沙袋等,作為臨時壓重固腳,以阻止繼續滑動。

    51. 如何進行滲漏搶險?

    1)當上游坡出現裂縫時,且水略高于裂縫,可在縫下端適當的位置打一排木(竹)樁,間距1.5米左右,再用竹片扎成橫欄框架,其背后扎一層蘆席,然后向內倒土,逐層踩實,橫向寬度3~5米,縱向長度應超出兩端5米,填土略高于水面。

    2)在下游坡開導滲溝,從濕潤處0.5米以上,每隔5~8米由下往上開挖深0.5~1.0米,寬0.3~0.8米,依次填入粗砂、碎石、片石各15~20厘米。

    52. 引起滲水的原因是什么?

    滲水是因高水位持續時間過長,堤身浸潤線抬高,滲流在背水坡逸出;堤身土質透水性大;或施工壓實質量差、堤身斷面單薄、背水坡過陡等引起。

    53. 產生漏洞的原因是什么?

    漏洞是因堤身有隱患(如獾、鼠、白蟻洞等);新舊堤、施工界段處結合不良;堤身土粒流失,滲水集中等引起。

    54. 滲水和漏洞的搶護原則是什么?

    滲水和漏洞總的搶護原則是:前截(堵)后導(滲)降低浸潤線,減少滲流壓力,增強堤身的穩定性。

    55. 滲水的搶護措施有哪些?

    搶護滲水的措施有:臨河截滲,樁柳前戧截滲及背水坡導滲(開溝導滲或砂石、土工布反濾層法)。

    56. 漏洞的搶護措施有哪些?

    漏洞的搶護:堵塞洞口通常用拋散土或土袋堵漏、軟楔或鐵鍋堵漏臨河月堤等。當無法在臨河堵漏時采取背水坡導滲排水,防止漏洞擴大,變渾為清,引出清水。

    57. 如何查找漏洞的位置?

    一般在白天撒稻草查看水面上有無漩渦,投石灰看出水口有無顏色;晚上用手腳探測出水口水溫(清水比渾水涼)或用嘴辨味,判明漏的清水還是渾水。漏洞以出現渾水為危險。

    58. 漏洞的搶護應注意什么?

    切忌在出水口堵塞洞口,否則漏洞愈堵愈大或在附近出現新的漏洞,而只能用反濾方法,使渾水變清;做反濾圍井或進口堵漏時,切忌在堤腳附近打樁,防止因震動而進一步惡化險情。

    上述兩項都是違反前截后導原則,導致漏洞擴散,造成堤防失事的嚴重教訓。

    此外,臨河堵漏還應特別注意人身安全;漏洞封堵后要勤檢查,防止新的險情發生。

    59. 洪水即將漫如何處置?

    就地取材,搶筑子堤。如搶護不及,洪水漫頂可能沖毀大壩時,也可采用塑料布、篷布、軟簾等覆蓋壩頂和外坡,防止沖刷破壞。

    60. 土壩滲漏有哪幾類?

    土壩滲漏有:壩基滲漏,壩體滲漏和繞壩滲漏三種類型。

    61. 正常滲漏與非正常滲漏的識別

    1)正常滲漏的滲水經過批濾排水設施排出滲水量小、水質清,不帶土粒;滲流逸出部位的滲透坡降小于臨界坡降,壩體、壩基不發生管涌或流土等滲透變形。

    2)非正常滲漏的滲流量大、集中,隨水位升高而擴大;水質渾濁或明顯地含有大量土粒;排水體受堵,反濾料失效(包括滲出紅色膠體絮狀物質的氫氧化鐵,俗稱鐵銹水);因滲透坡降過大,滲流逸出年出現冒水翻砂現象等。非正常滲漏導致壩體、壩基發生管涌、流土或脫坡,嚴重威脅水庫的安全。

    當水庫蓄水后,無論山坡、壩體或壩基,總有一些滲水出現,有些滲水屬正常現象,無需處理。有些則屬發展性的,應予及時搶護。還有某些滲水現象,雖暫無問題,但當庫水位繼續升高后,滲水情況加劇。因此,對各種滲水現象必需正確判斷區別對待。

    62. 土壩滲漏搶險原則是什么?

    土壩滲漏搶險護原則:前截后導,以截為主,切忌在下游封堵。

    63. 常見的土壩裂縫的哪些類型?

    土壩裂縫較為常見。按其走向可分加種:龜狀裂縫、橫向裂縫、縱向裂縫、內容裂縫。

    64. 當發現土壩裂縫時,該怎么辦?

    當壩面發現裂縫后,先查明裂縫的寬度,深度、長度和走向等;注意觀測裂縫的發展變化,分析裂縫的原因和性質;制訂處理方案,尤其是貫穿壩體的橫向裂縫、內部水平裂縫和脫坡裂縫的處理。同時要控制好庫水位和對裂縫的臨時保護措施。

    65. 土壩裂縫搶護的常見方法是什么?

    常用搶護方法:一是開挖回填法,二是充填灌漿法。

    66. 壩下涵洞()的常見險情有哪幾類?

    一是涵洞(管)斷裂,二是涵洞(管)漏水。

    67. 引起壩下涵洞()斷裂原因是什么?

    引起壩下涵洞()斷裂,常常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斷裂,或洞身承受不均勻或集中荷載引起的斷裂及施工質量并非引起的斷裂。

    68. 壩下涵洞()斷裂的搶險措施是什么?

    常用地基加固、加強洞身結構強度、瀝青麻絲嵌縫處理預制混凝土管接頭斷裂等方法加以搶護。

    69. 壩下涵洞()漏水原因是什么?

    涵洞(管)漏水多數系裂縫造成,但施工質量差,防滲處理不當,或使用材料性能不好,也會引起漏水。

    70. 壩下涵洞()漏水的搶險措施是什么?

    目前常用的搶護方法有:開挖處理,局部堵漏、灌漿處理、內襯混凝土或鋼筋絲網噴水泥砂漿。

    四、 地質災害

    71. 什么是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缺失、對環境造成破壞的地質現象,我縣共有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13個,其中,小型6個,中型7個;滑坡11個,泥石流2個,具體見附表1。

    72. 我縣常見地質災害

    (一)崩塌

    在強降雨天氣下,陡坡上的土石容易滑落,形成崩塌

    (二)泥石流

    通常是大量的降水導致山坡上土壤變得松散,致使坡面上的土壤和巖石開始沿山坡或陡峭的溝谷滑動,并在下坡的過程中匯集更多的水和泥漿,形成一個混合流體,最后在平坦的地區淤積。

    (三)滑坡

    雨水的大量下滲,導致斜坡上的土石層飽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層上積水,從而增加了滑體的重量,降低土石層的抗剪強度,導致滑坡產生。

    73. 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的分級

    地質災害的分級包括災情分級和險情分級。

    地質災害災情按照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四個等級:

    (一)特大型:因災死亡三十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一千萬元以上的;

    (二)大型:因災死亡十人以上不滿三十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五百萬元以上不滿一千萬元的;

    (三)中型:因災死亡三人以上不滿十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不滿五百萬元的;

    (四)小型:因災死亡不滿三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一百萬元的。

    地質災害險情按照威脅程度分為四個等級:

    (一)特大型: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員在一千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經濟損失一億元以上的;

    (二)大型: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員在五百人以上不滿一千人,或者可能造成經濟損失五千萬元以上不滿一億元的;

    (三)中型: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員在一百人以上不滿五百人,或者可能造成經濟損失五百萬元以上不滿五千萬元的;

    (四)小型: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員不滿一百人,或者可能造成經濟損失不滿五百萬元的。

    74. 鄉鎮如何自查隱患點

    1)地質災害前兆信息

    一是明顯的變形現象。比如山體出現裂縫、房屋變形開裂、擋土墻破壞、出現鼓包等;二是水異常信息。地下水溢出形成濕地、泉水變渾、水溫上升、池塘的水突然下降或干涸、溝谷下游突然斷流等;三是地聲前兆信息。從地下發出悶雷聲、巖體錯斷聲、隆鳴聲等。一旦發現這些現象,要馬上報告政府部門,迅速組織巡查。災害發生前要選擇好轉移路線,做好相應的警示標識,約定好撤離信號,做好廣泛宣傳、家喻戶曉。

    2)監測方法

    我縣地質災害主要影響類別為滑坡,對于滑坡主要監測其后緣拉張裂縫、分級裂縫和剪出口裂縫,以及重要建筑物裂縫的發展變化。常用監測方法大致有如下兩種:

    ①上漆法:在完整的墻面上涂抹一層漆或做一個完整的記號,若滑坡產生滑動導致墻體開裂,能直觀的看到記號產生錯位。

    ②埋釘法:對已開裂墻體的裂縫兩端各固定一個釘子,用鋼卷尺測量兩個釘子間的距離并記錄,后續再定期測量兩個釘子間的距離,觀察是否與第一次測量的尺寸有所加大,若所測間距加大,說明滑坡產生了滑動。

    附件1: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地質災害隱患點基本信息

    附件1

    附件2:總值班表

    附件2

    附件32023年孟連縣地質災害監測員花名冊

    附件3

    附件4孟連縣、鄉(鎮)、村掛包名冊

    附件4

    來源|孟連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孟連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謝鑫瑩

    責編|董俊華

    編審|巖三卡

    投稿郵箱:ynmltv@126.com

    七彩云客戶端

    官方抖音號

    官方快手號

    01

    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宣傳標語

    4.創建國家衛生縣,享受健康美好生活

    5.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創建國家衛生縣

    6.創建國家衛生縣,人人有責,人人受益

    02

    “除四害”宣傳標語

    4.消滅四害,預防疾病。

    5.堅持經常性除四害工作,努力提高群眾生活環境質量。

    6.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預防疾病傳播

    03

    經普工作宣傳標語

    6、經濟普查惠萬家 如實填報促發展

    7、如實填報普查資料 真實反映經濟全貌

    8、把脈經濟摸家底 普查成果共受益

    04

    耕地保護宣傳標語

    6.農村建房要規范,耕地資源不可占

    7.守住耕地命根子,我們才有好日子

    8.青山清水親自然,保耕保地保良田

    05

    《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標語

    5.揚正氣、樹新風、打擊有組織犯罪。

    6.貫徹實施《反有組織犯罪法》,鏟除黑惡勢力"關系網""保護傘"。

    7.貫徹實施《反有組織犯罪法》,預防和懲治黑惡犯罪。

    上一篇: 宋代石橋竟藏著千年不倒之謎?
    下一篇: 門前有水塘,到底好還是不好,民間俗語為何持不同觀點?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