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廚房裝修指南,打造理想烹飪空間
58 2025-08-27
文 | 財經故事薈,作者 | 一然,編輯 | 天南
“工作碰壁,估計是水逆,看看八字命理?!?/p>
“對象分手,可能是小人作祟,找大師破破!”
“考研在即,買個香包手串疊個buff?!?/p>
“月薪3000元,花2000元找玄學大師改個名”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年輕人試圖靠玄學找回確定性和掌控感。
后浪研究所發布的《2025年輕人玄學消費報告》顯示,6成受調研用戶每年玄學消費預算低于500元,2成用戶每年玄學消費1000元以上。
在小紅書上,玄學似乎有了頂流的潛質。據運營研究社報道,小紅書玄學話題瀏覽量去年就突破了15.9億。
常常與玄學掛鉤的文玩品類高速增長。小紅書官方披露,#文玩女孩 #文玩手串 #文玩配飾 等相關話題累計瀏覽量突破百億。從2022年到2024年,小紅書電商文玩行業GMV暴漲了56倍。
只是,玄學與迷信的邊界本就模糊,安撫與詐騙往往一步之遙,靠著軟迷信圈錢的收割者,也借勢登場。而適合種草且以女性為主的小紅書,成了這些“大師”潛伏釣魚的溫床。
“你不睡著,小鬼不敢靠近你??!”
深夜11:11分,恬恬吞了一片大師推薦的安眠藥,依然毫無睡意。
“你現在還這么清醒地說話,今天這場法事多半得重做?。 ?/p>
比起大師說“小鬼上身”,這句話更讓恬恬心驚膽戰——因為這場所謂的泰國法事,已經花了她51000元,若重做,就意味著花更多的錢。
然而,5萬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
噩夢始于去年3月6日,失戀的恬恬在小紅書看見一個帖子,號稱通過玄學跟男友成功復合,且男友比以前更粘她,也更愛她。最重要的是,帖子里一再夸贊復合大師非常厲害,還號稱,49天內如果沒和好,還可以退款。
這個精心設計的“魚餌”,讓恬恬加上了“大師”的微信——一個荷花頭像,并寫著“笑對人生”的神秘用戶。
“別人復合可能一個月,你得需要兩個月,你前男友可不缺女人?!贝髱熎敢凰?,讓恬恬徹底上鉤。
她被拉進名為“逃出苦難向春朝”的群。10多個“同病相憐”的群友異常熱情,爭相分享“復合大師”的神通廣大,吹噓合歡法事,效果驚人。
當晚22:25分,距離添加大師不到7個小時,恬恬就轉了第一筆錢6200元,購買“牽紅線”法事。大師信誓旦旦承諾,不僅能讓她成功復合,還能讓男人再也離不開她。
事實上,所謂的法事,就是讓恬恬在床頭放一杯水,不要蓋蓋子,幾個小時之后,再把水喝掉。中途可以做任何事情,但當晚不要有房事,凌晨一點之前必須睡著。
做了法事之后,恬恬跟前男友的關系依然沒有緩解。
一個名為LE的群友推薦恬恬做泰國“情降”——東南亞地區(如泰國、柬埔寨)傳統巫術的一種,相傳可以用神秘法術挽回愛情。對方還特意提及,“復合大師”也能對接到泰國大師。
事后,恬恬才知道,這個LE就是所謂大師的小號。
大師一步步引誘她,還假裝好意地說,幫她聯系泰國大師,不會讓她多花錢。但當恬恬給她轉賬51000元后,假大師又突然改口,聲稱她前男友新認識的女孩也在泰國做情降,恰巧找的就是給恬恬做法事的大師,若想復合,必須買下對方做的法事。
層層套路之下,她陸續給“復合大師”轉賬12筆,51000、83000、69000、10000……前后花了381700元。
花費幾十萬后,恬恬跟前男友不但沒復合,反而關系更加惡化。
從始至終,她也沒跟泰國大師對過話,甚至去了泰國,想見見大師,也被“復合大師”以“泰國大師不見任何人”為理由拒絕了。
醒悟后的恬恬,在小紅書發帖“圍剿”騙子,還在全網收集受害人。評論區涌現大量留言,其中有不少被這個大師騙過的受害者,數額從1萬到5萬不等,且經歷跟恬恬驚人相似。
2025年5月25日,恬恬曬出一張立案告知書,假大師因涉嫌詐騙,符合立案標準,已被刑事偵查。至此,她才知道,每次轉賬給大師的收款名字,根本就不是她本人。
評論區很多網友對恬恬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也有網友認為,這就是一個釣魚帖,就像恬恬最開始接觸到的帖子一樣——假裝揭露玄學騙局的避雷貼,其實是釣魚帖,一邊提醒避雷,一邊趁機推薦其他“靠譜大師”。
但恬恬回復,“多希望這是假的?!?/p>
網友的質疑也并非空穴來風,小紅書上不少“釣魚貼”正在打著玄學的幌子,誘騙求復合的年輕人。
一個以“玄學復合有用嗎?”為標題的貼子,聲稱自己分手8個月后,找大師復合被騙了好幾萬,但最后找到一個大師成功復合。
有人在評論區質疑這是引流貼,但發帖人信誓旦旦地強調自己不是托,當然,也沒忘記引流獲客——“我不是托,有需要的私信我?!?/p>
小紅書上有“云迷信”并不奇怪。調查顯示,玄學用戶中女性占比七成。而據千瓜數據披露,小紅書用戶中女性占比71.98%。兩者用戶極為契合。此外,玄學的本質是迷信——要以盲目信任為基礎,而小紅書“現身說法”的種草屬性,也更容易建立起信任,保障了玄學釣魚貼的轉化效率。
玄學既可以是詐騙的引線,也可以是溢價的跳板。
小紅書博主陳阿伯坐擁17.3萬粉絲,店鋪目前僅售9款商品,包括6款香囊、2款艾條、一款香丹丸藥香珠。但就是這9款商品,截止8月14日,卻創下了4萬單的銷量。
其中,標價58元的“事業順順荷”香囊,淘寶類似款售價不到2元,溢價近30倍,仍售出1.3萬件。
(左為陳阿伯店鋪售價,右為淘寶類似香囊售價)
一位銷售香囊的商家告訴《財經故事薈》:“這種香囊制作成本也就一兩塊吧,所以淘寶商家賣兩三塊,還有得賺”。
當然,他們沒機會像陳阿伯一樣收獲暴利。陳阿伯顯然深諳營銷之道,小紅書上的筆記,幾乎全是客戶反饋所購買的產品“太靈驗”。其中有一位客戶反饋,“太神奇了,今天發獎金了!拖了4個月了,就是發的沒有預期高。年底我得多買幾個提升一下獎金的數量?!辈娬{,“我不是托。”博主以“哈哈哈哈”戲謔回應,“你就是托?!?/p>
也許是為了避免違規風險,陳阿伯已經習慣了“正話反說”,特意在截圖下刻意提醒,“本產品是初級農產品加工,每個人感受不同,大家理性消費,要是抱有期望請勿下單?!?/p>
當《財經故事薈》作者私信陳阿伯,傾訴最近事業運極差,對方并沒有介紹產品,而是直接問“屬啥?”
得知屬羊后,對方回復“事業順順”,提醒購買事業順順的香囊,并稱注意事項詢問客服。但作者追問屬龍和屬狗的朋友該如何時,對方再次回復“事業順順”。
“既然都是事業順順,詢問屬啥還有啥意義?是開光了?還是有特定咒語?”
對方立刻警覺地回復,“要相信科學,反對迷信?!?/p>
當作者再次追問,“為何同款香囊淘寶賣2元,你卻賣幾十元。”對方便不再回復,直接拉黑作者。
《財經故事薈》調查發現,除了復合大師赤裸裸的詐騙,這類商家通過“事業運”“桃花劫”等“軟迷信”,將義烏小商品改造成“轉運神器”,價格普遍比淘寶同類商品高出20-50倍,利用的就是年輕人對玄學的心理需求。
例如,嘴上說著反對迷信的陳阿伯,但其曬出的都是成功轉運的案例,而助學香囊的使用說明書也明確標明,建議放在寫字臺左上方,必須是最常用的書桌或使用頻率最高的書包。還有客戶評論,“事業順順香囊收到后,放在了客廳西南方?!?/p>
如今,陳阿伯的成功儼然成了行業標桿,不少小紅書帖子都在分析陳阿伯的成功之道,比如拆解他為何做到熱銷還能不違規。前述淘寶商家也對陳阿伯羨慕有加,“我也打算去小紅書趟趟路了,他的利潤比我高了幾十倍!”。
除香囊外,線香,也成了玄學賽道的“大黑馬”。
線香原本是非常傳統的產品,但與玄學結合就找到了新賣點。
吸財香、桃花香、貴人幫扶香......有了玄學加持,十幾塊的線香搖身變成幾百塊。例如,158元一盒的吸財香,賣點就是吸財運、擴財庫。
不少自詡精通風水的博主,套路與陳阿伯相同,通過分享線香助力客戶改變“風水”的故事,引導用戶消費變現。
據《2025年輕人玄學消費報告》顯示,玄學消費的女性占77.5%,男性占22.5%。00后占29.5%,95后占33.2%,90后占25.6%。76.5%的年輕人關注事業;74.9%的年輕人關注財運;49.6%的年輕人關注愛情。
當代年輕人對玄學的熱衷,催生出一條高溢價的“軟迷信”產業鏈。
以小紅書的“能量水晶”為例,普通石英、螢石等廉價礦石,被包裝成“招財”“辟邪”“旺桃花”的靈物,價格從幾十元飆升至上千元。
小紅書文玩女孩、文玩手串、文玩配飾等相關話題累計瀏覽量突破百億。僅“文玩女孩”話題就吸引2700萬討論。近一年來,小紅書用戶自發站內“文玩”月均相關搜索量突破百萬次。
小紅書玄學話題的瀏覽量高達20多億人次,“接好運”的帖子被刷屏式跟帖,熱門帖甚至有十幾萬的瀏覽量;在抖音,一些星座、塔羅大號的大眾占卜視頻甚至有幾十萬人在線觀看;而在微信上,“玄學”最新的搜索指數高達近8000萬。
當玄學成為流量密碼,是誰靠著“軟迷信”借勢收割?
其中不乏高學歷的從業者,也是玄學的擁躉。
他們從職場內卷中抽身,涌入玄學賽道,通過看風水、占卜咨詢、銷售開光手鏈、能量水晶等等高溢價商品變現。
一位面臨失業危機的大廠碼農,三個月內在各類玄學APP上豪擲4萬元,嘗試塔羅、星盤、八字、紫薇、奇門遁甲等各種占卜方式尋找出路。自稱耶魯畢業的小紅書用戶“有易說易”不但篤信玄學,還花費10年自己探索易經。
曾有媒體報道,清華歷史系博士羅拉,畢業后選擇了占星師職業。2014年畢業于上海某大學的林木慈,大學畢業后做了風水師。
而小紅書玄學帖子下的評論,也能顯示許多玄學從業者及追隨者正是高知群體。
“211學歷,目前從事塔羅4年?!薄拔?11本碩,理工科+法律的強邏輯背景,但遇到人生波折就求諸玄學?!薄拔沂?85法律碩士出身,自學玄學十幾年,命理學費已過萬?!?/p>
高需求的背后,“玄學大師”速成培訓班,也成了鐮刀。
“7天學會塔羅占卜”“28天拿下國際水晶療愈師”等培訓泛濫,學費動輒數千元。機構一邊收割想靠玄學賺錢的學員,一邊鼓勵他們再去割自己的客戶,形成“連環割韭菜”模式。
某塔羅博主單次線上占卜收費199元,自稱月入輕松破10萬;玄學帶貨直播間,一塊成本20元的“招財水晶”能賣到上千元。這些商家深諳“玄學營銷”,用“能量場”“五行調和”等偽科學話術包裝,讓消費者心甘情愿為“心理安慰”買單。
8月11日,小紅書一位自稱占卜師博主發帖稱,“截止到今天我的收益是57萬?!庇腥嗽谠u論區問,“這是一年的收入嗎?”博主回復,“八個月”。但有人質疑單純看盤不可能收入這么多,認為是“店鋪+水晶+課程+直播帶貨”等共同收入,該博主并未回復。
曾打著“慈善”旗號賣貨的假和尚道祿,被曝光6毛錢的繩子賣88元,一塊蘿卜皮賣100多。有人花15800拍龍頭,花8000多拍大梁,但最后證明根本沒有實物,都未發貨。購買者以為自己在做慈善,可道祿卻靠玄學收入高達6000萬,最近已因詐騙被立案。
而一條有關北京某風水公司追補稅款及罰款超千萬的新聞,也暴露其隱匿收入近2億。
也許是小紅書上玄學詐騙案例并不罕見,甚至有不少用戶以“律師”為人設,打著為玄學詐騙受害者維權的名義,在小紅書上引流獲客。
玄學不僅在國內受捧,東方玄學甚至開始出海營業了。
一位博主自稱在TikTok上賣“東方幸運符”火了——手機殼背面的小貼紙,圖案是財神、月老、文昌帝君,爆賣一萬多單。他還大大方方寫著,不退款。理由也很玄學,“買了又退,寓意不好”。
還有博主在海外賣十二生肖貼紙,一張定價1.99美金,也在外國顧客中掀起一股小熱潮,打上“東方玄學”的標簽,天然帶著一層神秘濾鏡。
在海外社交平臺上,“風水”“玄學”同樣成為財富密碼。
名為Clara的賣家在TikTok上通過傳播風水理念吸引了大批玄學愛好者。她用不同方式介紹各種風水植物,單個視頻播放量最高突破130萬。金錢樹、富貴竹、發財樹,這些被認為能夠帶來好運和財富的綠植,在玄學引流下銷售火爆。
被賦予“能量場效應”的水晶,也深得老外歡心。比如,來自中國西藏的水晶品牌Kailash Energy,熱銷產品是一串108顆的念珠,寓意“斬斷108種煩惱”,靠著玄學加持,價格飆漲到七八千人民幣,儼然成為奢侈品。
這并非個例。據水滴研報數據披露,全球靈性消費市場2024年達1801.8億美元,2032年將突破2490億美元,年增速4.4%。風水擺件、水晶飾品、AI算命等正在風靡全球。
為何這些聰明的年輕人,心甘情愿被玄學收割?
答案或許藏在小紅書玄學帖子的評論區。
“壓力大,很焦慮,就想算一卦?!?/p>
“失眠,睡不著,買個水晶手串增加點能量?!?/p>
“天天被領導罵,整個風水擺件改改運氣?!?/p>
“兩年沒找到工作了,打算找大師做個法事。”
分手求復合被騙的恬恬,最初也不過是在emo的情緒下,尋求一個宣泄的出口。
小紅書上“運勢解析”帖子,經常點贊過萬,塔羅占卜的博主粉絲也動輒數十萬。年輕人排著長隊,將焦慮與錢財一并奉上。
背后折射卻是——現實的困難、未來的不確定性、社會性焦慮、個人的無力感。
網友琳達日日刷著“水逆退散”的帖子,月月購買“能量水晶”,工資用去了一大半。問她為何如此,她只道,“心里慌得很,算一算,便覺安穩些。”
其實他們何嘗不知玄學就只是個虛妄,但好歹是個寄托,好比溺水者撈著根稻草,明知無用,卻偏要攥緊。
玄學博主也專揀模棱兩可的話說,什么“近期有轉機”,什么“貴人將至”,很多焦慮迷茫的年輕人聽了,便如得了仙丹,暫時舒坦了。
至于日后應驗不應驗,誰還計較呢?
清華歷史系博士羅拉,選擇占星師職業,除了收入高,還因為她遇到了許多現實困境:論文發不出來、職稱晉升受阻、工資待遇偏低,甚至結婚戀愛都給她很大壓力。
患有重度抑郁癥的羅拉發現,玄學恰好能承擔壓力釋放的角色。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患抑郁癥人數約有9500萬人,僅有36%的國民認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Nature Biotechnology》曾刊登一篇論文,實驗數據顯示:研究生經歷抑郁和焦慮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六倍多。
來找羅拉占卜的客戶,也大多是高學歷的孤獨者、失意者?!氨绕鹩H人朋友,他們更愿意找一個陌生人去聊困擾,困境。”
壓力需要出口,而玄學提供了一種儀式感、掌控感、即時慰藉感。許多焦慮的年輕人寄希望通過占卜、求好運等方式,找到內心的平靜。
各大平臺的算法精準推送“水逆退散”“事業符咒”等內容,也在制造著“不買就倒霉”的焦慮感,促使年輕人為玄學沖動消費。
年輕人付的是錢,算的是命,療的是心。
玄學經濟暴利的本質,是商家利用年輕人精神焦慮和信息差,將低成本商品包裝成“靈丹妙藥”。
真正的鐮刀也并非“玄學”本身,而是那些深諳如何營銷“信仰”的精明生意人。
然而,真正的玄學智慧,或許在于修得一份“盡人事、聽天命”的靜氣,是認清生活真相后的清醒和從容。拋棄“完美主義”的桎梏,專注自身成長,相信努力必有回響。
《財經故事薈》也在此提醒,遭遇玄學詐騙務必要固定證據鏈:保存所有聊天記錄,特別是大師承諾改運的截圖,整理轉賬記錄,最好備注玄學改運費用,錄制“法事”視頻。隨后攜帶證據去報案,此類詐騙已涉嫌刑事犯罪。同時,向平臺舉報其賬號,申請凍結資金。
被騙38萬的恬恬,就是一個成功維權的案例,她在評論區回復,已追回部分被騙錢款。(文中人物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