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再富裕,臥室都別放這5樣東西,很多人不懂,快快拿走!
60 2025-08-29
在武漢有這兩座山,讓我頗為深思,像極了是城市風水之格局,藏有某種玄機。當然,這只是我個人臆想(不當之處望指出),但“一龜一蛇鎖大江”,實在非同凡響。
武漢是一座山水之城,有山有水,長江與漢水穿城而過,武昌、漢陽和漢口隔江鼎立。
其中,長江之南的武昌與長江之北的漢陽,有這兩座山十分神奇:蛇山與龜山。
蛇山是黃鶴樓所在地,龜山立有電視塔,樓、塔隔江相望,在武漢建筑風光中形成別具一格的規模。
春節期間,隨著龜山公園的開放,終于可以“登山”一覽三鎮風光。
但站在最高處,通過航拍不由發現,龜山、蛇山之相望顯得頗有意思。
一“龜”一“蛇”,“龜蛇鎖大江“,頓現武漢三鎮風水氣脈貫通,不同凡響,承載著這座城市的蓬勃發展。
龜是四靈之一,麟鳳龍龜,古人視為通神之靈物,常用于ト卦,因此賦予龜以吉祥神圣的意義,如以“龜年鶴壽”形容長壽,以“龜龍”、“龜象”比喻神靈。
龜山古稱“翼際山”(也稱大別山、魯山),南臨長江,北依漢水,將漢口、漢陽和武昌聯為一體,是武漢市地理中心。
“相傳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亂,數載不克,后得靈龜降伏水怪,治水成功,后靈龜化為一山”,即為龜山。
我曾在社交平臺上看過關于龜山電視塔的航拍,電視塔雖是醒目,但三鎮風光一目了然,畫面中的龜山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我本打算也航拍此般風光,可惜技術不行,加上信號干擾,無奈作罷,但卻更加堅定了對武漢的城市發展之信心。
龜山的旅游景點頗多,最醒目、最具有代表性就是龜山電視塔,以及有禹王宮、鄂王廟、關王廟、桃花夫人廟、桃花夫人洞、魯肅墓、劉琦墓、楚波亭、朝宗亭、關羽遺跡洗馬洞等,是武漢名勝古跡最多的山。
但這些景點,我大多還未曾尋到。山上的道路長達數百米,目之所及多是三國人物雕塑。
走到龜山電視臺下方的時候,一尊象征著三國鼎立的青銅巨鼎映入眼簾,高5.2米,自重6.5噸,直徑4.5米,矗立在一座刻有太極八卦圖的麻石平臺上,造型獨特,氣勢磅礴。
關于蛇,很多人都懼怕它。
小時候就常聽爺爺說,蛇是“小龍”,不可輕犯,屬蛇的人也常把自己說成是屬“小龍”。在古代,蛇成為神化和崇拜的動物之一。
《山海經》中,許多神靈都是蛇身、蛇首或操蛇、珥蛇、踐蛇?!侗阕印罚骸坝凶匀恢?,有蛇蠋化成之龍?!币馑际钦f,蛇是可以變化為龍,不由想到蛇山有“江南龍脈”之說。
這一想法是源于我探索洪山無影塔時,所獲取的信息。
在武昌城內外,一條蛇形山脊突起在平川沃野大地之上,它自南而北繞東湖、穿越武昌,直抵長江南岸,與對岸龜山隔江相望。
這一山脊據說是著名的“江南龍脈”之地,武昌蛇山。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黃鶴樓就正位于龍頭之上,而位于洪山東麓的無影塔正處龍尾。
蛇山又名黃鵠山、江夏山等,綿亙蜿蜒,形如伏蛇,頭臨大江,尾插鬧市。如果說蛇山是“江南龍脈”,那么這蛇山頭枕大江,定是不凡。
龜山重武,蛇山重文。
在龜山公園徒步、賞景時,不由發現三國文化十分濃郁,可見此處在古代是為”兵家爭奪“之地。龜山處在漢水與長江的交匯處,古人將這里稱為“沔口”。
在古代,中原王朝若是控制了龜山和沔口,就能對江東王朝產生巨大威脅。
于是,避免中原王朝的侵襲,江東王朝就必須拿下龜山和沔口,最典型的就是漢末三國時期,東吳于此設要塞,不斷向西擴張,拿下荊州,徹底鞏固江東。
此后歷代王朝中,龜山與沔口依舊是軍事重地,爭奪激烈?!褒斏街畡荻筇煜轮i,魏晉以來兵家所必爭之地?!毙梁ナ琢x后的陽夏戰役,義軍也是首控龜山等。
而對岸的蛇山,一座黃鶴樓,多少名篇佳構,膾炙人口。
有網友調侃說,黃鶴樓的“創收”皆功于崔顥和李白。但歷史上的黃鶴樓,在一開始并不是旅游觀賞樓,而是一座“瞭望守戍”的軍事樓,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
但隨著三國歸于一統之后,它就變成了一座“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觀賞樓。
到了唐朝,則徹底發揮了它的觀賞價值,受到了無數文人墨客的青睞。若以人擬物,龜山充滿英雄氣概,蛇山則是文人墨客。
然而在龜山之尾,月湖之畔的古琴臺,又令蛇山頗有意蘊。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撫琴,古琴臺是俞伯牙與鐘子期互為知音的地方。
一文一武,氣魄非凡。站在龜山頂,長江、漢水盡入眼底。
江天空闊,近觀黃鶴樓,遠眺鸚鵡洲,江上大橋猶如巨龍,“龜、蛇”守衛,收窄留聚風水,長江在此段形如寶瓶,可謂是“風水寶地“,楚云悠悠大江流,其后必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