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宅的“詛咒”?“絕戶地”現象背后的文化解讀
145 2025-09-02
住宅是一家人的私人空間,不僅講究一家人日常生活的隱秘性,還要講究一家人居住期的安全性。
“門對窗財源光,墻上墻見死亡”這句農村老話,主要強調的就是住宅的隱秘性和安全性。
這里先從這句俗語中的后半句說起。
“墻上墻見死亡”,又有的寫成是“墻上墻見傷亡”,意思比較好理解,通常指過去農村建設中的兩種不正常的現象。
一是修建好的房屋,住了一段時間后,為了拓展房屋的空間,在房屋的上面加層,即房屋上面再建房。
二是將老房子拆除后,老房子的基腳和墻沒有完全拆除,建新房的時候,借用舊房子的基腳和墻建房。
這樣建房,因墻的承重和基腳不牢固問題,容易發生房屋的垮塌事故,造成人員人亡。
這半句俗語并非危言聳聽,也并非迷信,是前人在血的教訓面前的經驗總結,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遠的不說,就拿2022年4·29長沙樓房坍塌事故來說,這起事故造成了重大傷亡,主要原因就是違建,在樓房上面加層造成樓房坍塌。
對于農村住房的修建,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安全是首位。這半句俗語是提醒人們,在修建房屋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房屋的安全性。
這句俗語的前半句“門對窗財源光”,理解的難度要大一點,這里就重點解讀一下。
1、何謂“門對窗”
門對窗,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門對著窗戶。從民間習俗上來說,就是門與前面開的窗房在一條直線上,兩者相對而開。
這里的“門”不是指一般的“門”,按照古人的說法,單扇開的門為“戶”,雙扇開的門才是“門”。因此,在農村,“門對窗”中的“門”,指的是雙扇開的門,而不是指單扇開的門。
農村住宅雙扇開的門,在傳統民居內一般有兩處,一處是院子的大門,另一處是正屋的大門,即堂屋門。當然,也有一些廂房開兩扇大門的,但這種門不算在內。
傳統住宅中,也有留有后門的,通常為單扇門,即“戶”,且這種門并不常開,多數時間都關閉,有事才開。民間有俗語說“門要常開,戶要關閉”,“戶”指的是后門,也是單扇房門。
農村新建的現代住宅,由于從事農業生產方面或其他加工方面的經營,要將農機和運輸車輛停放在院子里,需要院子的前后門都能夠保證車輛的通行,一般后門也設置為兩扇大門。
但總的來說,后門關閉的時間多,只有農機或者運輸車輛出入的時候才打開,因此,這道門不應算在“門對窗”的“門”之內。
2、“門對窗”是指對內還是對外
“門對窗”,從傳統民俗的角度來說,主要指大門的朝向,也就是大門對著別人家的窗戶。
現在一些人將所有房門,即古人所說的“戶”也納入進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現在有的人認為,大門對著窗戶,既指對別人的窗戶,也指對自己家的窗戶。也就是說,既對內,也對外。這種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在傳統民居中,正屋的堂屋門,對內是一堵墻,不允許開窗,農村有老話說“屋后不開窗,開窗人敗亡”,過去不僅堂后后不許開窗,整個正房后墻均不允許開窗。兩邊可開單扇門。
現在農村修建的樓房,一樓正中大多為堂屋(廳堂),一樓堂屋后墻延續了不開窗戶的傳統,但其他房間可以開窗了。堂屋上面的房間,二樓以上的后墻可以開窗戶。
墻內的正中,有的地方設有“家仙”,有的叫“神龕”,即“天地國親師位”的大牌子,兩邊為對聯,上面為橫批。
對聯內容很多,各有各的寫法,這里例舉農村常見的對聯:
上聯:金爐不斷千年火,下聯:玉盞常明萬歲燈,橫批:繩其祖武。
大牌子和對聯,有用一大張紅紙寫的,一年一換,有用木雕的,一年擦拭一次,還有的用玻璃鏡框做的。
“神龕”前方擺一張八仙桌,講究的人家,正位配兩把太師椅,其他三面配一般椅子;普通人家,配四條二人條櫈。
有的地方則中常內不設“家仙”或“神龕”,而是掛繪畫作裝飾,堂屋內的擺設則是一樣的。
因此,堂屋大門對內是沒有窗戶可對的。
堂屋大門對外的朝向,不僅是正屋的朝向,還是整個宅院的整體朝向。堂屋大門位于整個宅院的中軸線上。
在傳統民居中,正屋是主建筑,所有民間“規矩”制定,都是以正屋為中心。而正屋修建又以堂屋為中心,堂屋門是堂屋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堂屋門朝向和修建,農家歷來格外重視。其他筑建為附屬設施,包括院子大門也是附屬設施,其地位與堂屋門相比,居于次要地位。
民間有一句俗語說,“門樓高過堂,家敗人亡”,其意思有兩層,一是說門樓總體高度,不能高于正屋(即正堂);二是門樓式大門的門框,不能高于堂屋大門的門框。
這里所說的高度,通常不是指建筑物的實際高度,而是指兩座建筑之間的水平高度。這也就是很多鄉村古門樓,其地基要比正屋地基低一些。
在傳統民居中,堂屋門對著別人家的窗戶,一般是很少出現的情況,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四合院前有倒座房擋住,三合院前有圍墻擋住,從外面看不到堂屋門。
二是傳統民間正屋后面不開門,村莊建房看似紊亂、縱橫交錯,實際上正屋通常建在縱橫兩條軸線上,有規律可循。因此,正屋后面一般為正屋,后面的正屋看不到前面正屋的窗戶,即使是開放式庭院(沒有院墻和大門)也是如此。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開放式庭院的堂屋大門,因村莊內地形方面的原因,能看到前面的窗戶。這種情況下,人們通常在門前立一堵照壁攔住,讓外面看不到堂屋大門,從堂屋大門處也看不到別人家的窗戶。
俗語中的“門對窗”,大多指這種堂屋門。
至于院子大門,一般來說也是從里往外看。
在傳統民居中,北方的院大門內,一般立一堵照壁將大門與內堂隔開;南方的院大門分為兩種。
一種是比較講究老式院大門。這種大門有兩道門,即大門和內門,內門又分為側門和中門,民間稱“復式大門”。
中門與大門在一條直線上,日常生活中都是關閉的,只有家里有重大活動才打開,比如,迎接貴賓、娶親、嫁女、喪葬出殯等。
側門在進門的一側,是日常生活進出之門,說是門,實際上沒有裝門扇,只立了一個能開兩扇門的門框。進入大門后,要拐個彎才能進入院子。
另一種是普通農家的院子大門,可以從大門直通院子,民間稱為“直通大門”。
俗語中的“門對窗”,大多指這種院子大門。
3、“門對窗財源光”的民俗含義
民間家居風水習俗認為,大門是住宅或房屋生氣的主要出入口,影響家人的生財納氣和人際關系等。
民間認為,大門的朝向、所面對的事物,關系到家庭命運的興衰。于是,民間就有了“門對窗”會影響大門生氣的流通,影響家庭發展的說法,尤其影響家里的財源。
這些說法當然沒有科學依據,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實際上,住宅或房屋內是私人空間,具有隱秘性,誰也不想有人在大門口探個頭,就把私人空間的所有活動看得清清楚楚,家里的秘密暴露無遺。
北方的院內的照壁,南方大門內的中門,實際上就是起到遮掩的作用,不讓外人看到家里的私密活動。
而大門對著別人家的窗戶,窗戶內好像藏著一雙眼睛,總是盯著自家的大門,像是在監視一家人的一舉一動,心里多不自在,因此比較忌諱。
至于“財源光”的說法,我國民間俗語,為了在某方面立“規矩”,總喜歡用一些迷信說法來嚇唬人,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自覺遵這些“規矩”。
事實上,“門對窗”與“財源光”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好像總是被人監視,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對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總之,現在我們在解讀傳統俗語時,要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認真分析,這樣才能分辨其中的說法是否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