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4種是“招鬼花”,家中有趕緊扔,都是以訛傳訛,不能信!
156 2025-09-08
河南,這是一個人口大省,也是我國的旅游大省,河南這片土地蘊含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再加上本身的人口和資源優勢使其各方面發展都不斷呈現上升的趨勢,河南省內很多縣都有其著名的景點,發展潛力很大,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更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并且伏羲曾在此定都,到現在也有六千多年了,在淮陽當中有一個陵廟,被稱為“天下第一陵”,它就是太昊陵,是太昊伏羲氏的陵墓。
太昊陵的整體布局十分有看點,它是根據伏羲先天八卦數理進行修建的,有外層、內層還有紫禁城,以中軸線為基礎,分別打造了幾十座建筑,所以當游客進來時,這里各層的建筑城門都要一一打開,才可以看到位于紫禁城當中的陵墓,游客們都覺得這種方式很奇妙,其實這種建筑模式被稱為“十門相照”,在我國僅此一例,它是帝王陵廟宮殿式的古建筑群。
太昊陵是在春秋時期建立的,具體位置在淮陽城北面的蔡河邊緣,一旁就是萬畝龍湖,風光壯美秀麗,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由此也可想象得到它給人的震撼之感,整個陵廟大約有875畝的面積,除了太昊伏羲氏陵墓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寺廟,形成一個建筑群,并且三千多年,單是各朝各代的帝王來此祭拜都有52次。
這里的觀賞價值極高,是由于到處都充滿著一股霸氣氣息,我們都知道皇宮中“奉天”或者是“承天”殿,只有皇家才可以用“皇”或“天”字來進行建筑的命名,但是也是大多只用“奉”或“承”字,而太昊陵統天殿是世界上唯一敢稱“統天”的殿堂,名字恢弘大氣,表達了太昊伏羲氏統一天下的地位,并且在統天殿的門楣上還有一個匾額,上面寫著“寶笈淵源,名跡久傳”,是乾隆皇帝來此祭拜留下的真跡。
太昊陵的主陵墓邊長就有200多米,為了表達天圓地方的意義,所以上面是圓形,下面是一個方形的建筑,而且這里太昊伏羲氏墓石碑上的字,據說是當年蘇軾之妹用絲巾做筆刻畫而成的,在陵墓后面有一個蓍草原,還是淮陽八景之一,伏羲在此創立了“揲蓍畫卦”,之后演變為先天八卦之術,而且歷代君王過去祭拜時也都會帶回來一束蓍草。
在太昊陵墓前種植有很多樹木,這里有的樹齡甚至長達千年,即使有些已呈現枯老的跡象,但是依然屹立不倒,還是活的,是太昊陵中最有生命力的植物。這里每年都會舉行祭祀活動,每年陰歷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這里就會舉辦太昊廟會,那個時候來這里的游客數量非常高,并且它還是一天之內祭拜人數最多的寺廟,2008年的太昊廟會,大約有80多萬前來祭拜,并以此數量還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太昊陵的建造風格多樣,所以給人們呈現出來的感覺很特別,作為中國規模最大和最有歷史價值的民間寺廟,我們都不應該錯過,那么對于這樣一個具有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的太昊陵來說,你想來游玩嗎?有什么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