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龍 你無論多有本事 最近這些天都不要干涉別人的這些因果
103 2025-09-12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尾
誰都沒想到,紫禁城里最講規矩的一座宮殿,后來卻成了最被冷落的地方。
坤寧宮。
按道理說,是皇后專屬的寢宮,象征著“母儀天下”的地位。
明清兩朝都這么定的,連名字都取自《道德經》里的“地得一以寧”。
可從康熙朝中后期開始,住在這兒的皇后越來越少。
到了清末,幾乎沒人再把它當寢宮用了。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說起來還得從一樁婚事講起。
1665年,康熙皇帝迎娶了他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
那場大婚辦得很隆重,地點就選在坤寧宮。
宮里金漆大床、朱紅紗帳,按照盛京清寧宮的樣子重新修過。
赫舍里氏住進去的時候,只有17歲。
康熙很寵她,兩人感情也好。
婚后幾年里,她陸續誕下兩位皇子,其中一個便是后來被立為太子的胤礽。
可惜這位皇后命不長。1674年,她在生下胤礽后難產去世。
年僅21歲。
康熙受了很大打擊。
朝中大臣都勸他趕緊再立一位皇后,但這一次,他遲疑了很久。
直到兩年后,才冊立鈕祜祿氏為繼后。
這位皇后住進坤寧宮沒多久,也病逝了。
連續兩位皇后在坤寧宮里短命,宮里的人開始傳一些話。
說康熙“克妻”,也有人悄悄議論,是不是坤寧宮風水有問題。
康熙沒有再立第三位皇后。
后來,他只讓佟貴妃統攝六宮。
雖然她地位和待遇都跟皇后一樣,但始終沒有皇后的名分。
她也沒住進坤寧宮,而是選擇了景仁宮。
從那會兒起,坤寧宮就開始空著了。
再往前一點,順治朝時,皇后還是住在坤寧宮的。
順治帝第一位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是孝莊太后的侄女。
雖然出身高貴,但夫妻感情并不好。
順治帝性子倔,皇后又喜好奢華、性格強勢,兩人幾乎沒怎么和平相處過。
順治八年她被正式冊封為皇后,住進坤寧宮。
才過了兩年,順治帝實在忍不了了,強行把她降為靜妃,搬出了坤寧宮。
這在清朝歷史上,是第一次正式“廢后”。
接替她的孝惠章皇后,倒是比較穩重體貼。
康熙繼位后,她成了皇太后,被安排到壽昌宮和寧壽宮等地居住。
坤寧宮便空了出來,等著下一位皇后入住。
可也就是從康熙朝開始,皇后住在坤寧宮的時間越來越短。
康熙之后,雍正帝干脆就不住乾清宮了。
他搬去了養心殿,皇后也跟著住到東邊的體順堂。
那時候,皇帝辦公、休息、接見大臣都在養心殿,離得近,方便。
皇后跟著住旁邊,也方便照料起居。
再后來,乾隆帝的三位皇后——孝賢、繼后、孝儀——一個住長春宮,一個住翊坤宮,還有一個住儲秀宮。
嘉慶、道光、咸豐的皇后們,也都住在景仁宮、鐘粹宮、儲秀宮這些地方。
坤寧宮呢?只在皇帝大婚那天短暫地“復活”一下。
比如同治帝和孝哲毅皇后大婚后,在坤寧宮住了兩天。
光緒帝和孝定景皇后那場婚禮,也是在這兒舉行的,住了兩天就搬走了。
再后來,1922年,溥儀大婚,婚禮照樣選在坤寧宮,按清朝舊制辦得一絲不茍。
但那時清朝已經滅亡十年了。
說到底,坤寧宮“空了”,其實不僅是因為皇后的去留。
它更像是整個皇權制度變化的一個縮影。
雍正以后,皇帝權力集中,后宮管理也更緊密。
皇后名義上是六宮之主,但具體事務,多由皇貴妃、貴妃協理。
皇后常年居于一處,不再像明代那樣居中統領。
坤寧宮的“中宮”地位,也就逐漸淡了。
當然,也有人提到另一個說法。
說是清朝人忌諱明末那場變故。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崇禎皇帝眼看大勢已去,決意殉國。
他把皇太子和兩個小兒子托付給親人,自己帶著皇后周氏在宮中訣別。
當晚,周皇后在坤寧宮內自縊。
她是最后一位真正“死在坤寧宮”的皇后。
清軍入關后,雖然清理了明朝宮室,但這段往事,不可能沒人知道。
只是沒人明說。
但如果真是因為這個忌諱,那順治、康熙幾位皇后又怎么會住進坤寧宮?可見,這種說法說不通。
更大的原因,還是制度變了,習慣變了。
皇后地位雖然沒變,但她的職能、居住安排、生活方式,早就不是當年那個“中宮之主”的模樣了。
坤寧宮最后一次真正“熱鬧”起來,是1922年那場婚禮。
婚禮過后,這座宮殿再次被封閉,成了游人止步的“文物保護單位”。
從那以后,再也沒人這樣叫過那兒的女主人。
參考資料:
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1977年
閻崇年,《康熙大帝》,北京出版社,2004年
孫文良,《清宮秘史》,群言出版社,1995年
唐邦治,《清代宮廷生活實錄》,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
馮爾康,《雍正傳》,人民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