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將幾個充滿玄學色彩的忌諱,各位牌友實戰一定要注意!
170 2025-09-14
芮城縣
在山西南端的黃土高原上,芮城縣如同一枚被歲月磨礪的銅錢,靜靜鑲嵌在黃河與汾河之間的沖積平原上。這座擁有三千年歷史的古城,見證了華夏文明的萌芽與成長,承載著從殷商到現代的文明密碼。當我們翻開芮城的歷史畫卷,那些沉睡在地層深處的故事便一一蘇醒,向我們訴說著這片土地的不朽傳奇。
"芮城"之名,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說商朝時期此地為芮國,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設芮城縣;另一說則源于春秋時期,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芮伯萬因母親被逐而奔赴魏國,并在當地筑城居住,因此得名芮城。從殷商到西周,從春秋到戰國,芮城始終是中原文明的重要節點,其地名"芮"字本身就蘊含著"草初生"的意象,象征著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永樂宮
芮城的文化底蘊之深厚,在中國縣域中實屬罕見。這里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源地之一,永樂宮壁畫被譽為"東方藝術畫廊"。
永樂宮壁畫
永樂宮壁畫
永樂宮壁畫
永樂宮壁畫——朝元圖
永樂宮始建于元代,是為紀念道教全真派祖師呂洞賓而建,其三清殿內的《朝元圖》壁畫,高4.26米,全長94.68米,繪有286位神仙人物,場面恢宏,技藝精湛,是中國古代壁畫藝術的巔峰之作。更為珍貴的是,這些壁畫在20世紀50年代因三門峽水庫建設而整體搬遷,成為中國文物保護的典范工程。此外,芮城還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隱居地之一,其"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詩句,或許正是在芮城這片山水間所得的靈感。
禹王山
大禹渡
大禹渡黃河風景游覽區位于山西省南大門的芮城縣縣城東南12公里的黃河岸邊,是一處集精美絕倫黃河文化、古典古跡的大禹文化、底蘊深厚的佛教文化、現代技術的水利文化為一體的游覽勝地。這里山青水秀,景色媚人。
禹王大殿
古老的合林寺,巍峨的禹王大殿,香煙燎繞的觀音廟,高大的水官大禹和圣水觀音神像,反映七十年代中國水利發展時代縮影的宏大的引黃高灌工程,豪華舒適別具享受特色的黃河游氣墊客船,以及有大禹渡標志之稱的數千年神柏,景區內各種觀賞游樂設施,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游人。
在芮城的民間傳說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風后"的故事。相傳黃帝與蚩尤大戰于涿鹿之野時,曾得到風后相助。風后是芮城人,他發明了指南車幫助黃帝辨明方向,最終戰勝蚩尤。這一傳說雖帶有神話色彩,卻反映了芮城先民對智慧與技術的崇尚。另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關于永樂宮選址的:據說呂洞賓羽化后,其弟子在尋找建觀之地時,見一只白鶴引路至芮城永樂鎮,白鶴落處即為風水寶地,遂在此修建道觀。這些傳說雖不可考,卻為芮城增添了神秘的文化魅力。
芮城麻片
芮城的美食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芮城麻片"和"芮城鹵肉"。芮城麻片是一種傳統的糕點,以芝麻、白糖、蜂蜜為主要原料,薄如蟬翼,香甜酥脆,據傳起源于宋代,曾是宮廷貢品。
芮城鹵肉
芮城鹵肉則以當地特產的"芮城黑豬"為原料,配以二十余種香料,經文火慢燉而成,肉質酥爛,香氣四溢,是芮城人待客的上品。此外,芮城的"黃河鯉魚"也是一絕,因黃河水質清澈,鯉魚肉質細嫩,清蒸后蘸姜醋食用,鮮美無比。這些美食不僅滿足了芮城人的味蕾,更承載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傳統的堅守。
站在芮城縣城的高處遠眺,中條山脈如一道翠綠的屏障橫亙天際,黃河水在陽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這座古城見證了太多的歷史變遷——從殷商時期的青銅文明到唐宋時期的道教興盛,從元代的壁畫藝術到當代的生態保護,芮城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文化品格。今天的芮城人正在以新的方式傳承這份遺產:永樂宮壁畫數字化工程讓古老藝術煥發新生,芮城花椒地理標志產品的推廣讓傳統農業煥發活力,黃河濕地保護區的建立讓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傳統與現代正在譜寫新的篇章。
芮城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文明從不曾消逝,它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我們的血脈之中。當我們品嘗芮城麻片的香甜,欣賞永樂宮壁畫的精美,聆聽風后的傳說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與三千年前的祖先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種對話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中斷,反而會隨著我們對歷史的理解而愈發清晰。芮城,這座黃土高原上的古城,正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動見證。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異議,聯系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