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類小區再便宜也別碰!內行人揭秘購房避坑指南,新手必看!
110 2025-09-17
實話實話,今年購買新房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弊端”。
其一是,可能發生“買完房后就降價”的情況。原因很簡單,當前的市場行情依然很差??硕饠祿@示,今年前7個月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降近5成,千億房企只剩10家,不到去年的一半。銷售額“腰斬”下跌,說明開發商仍然受困于銷售。
再加上今年9-11月份,是開發商第二次還債高峰期。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開發商降價促銷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12月份,為了沖業績,賣房積極性更大。
其二是,稍不留意,就可能購買到問題樓盤。根據克而瑞披露的2021年底全國重點城市停工、延期、問題房源數量排名,截止到2021年底,全國24個城市尚未交付的問題項目總建面高達2468萬平。對應的房源總套數高達18.6萬套。長沙、鄭州、武漢、重慶、昆明、福州等熱點城市,問題樓盤數量占比均超過14%。
換句話說,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首套房小白走進上述城市開發商的售樓部,買到問題房子的總概率超過14%。尤其是鄭州,買到問題樓盤的概率高達28%。
我們說這話的意思,并非打擊大家買房的熱情,只是出于好意據實警告大家在買房時一定要睜大眼,做足功課,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像前幾年那樣,盲目跟風買房。尤其是掏空三代人“六個錢包”才湊夠首付款的純剛需購房者,要認清首付款來之不易的現實,對待買房問題更要慎之又慎。
當然,我們也相信,經過過去這一年多房地產大幅波動的“洗禮”后,現在已經鮮有人再盲信“閉眼買房永遠賺”了。
買房需要智慧,入市的時機至關重要。同理,選房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我國家庭戶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戶居住面積達到111.18平方米?;诖?,有專業人士認為,我國的住房已經由“嚴重稀缺”跨度到了“嚴重過剩”時期。
對此,我們的看法是,我國的住房矛盾已經從總量短缺轉為整體供應充足,且人民群眾對住房質量和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簡單來說就是,過去大家只追求于有房子住,房子的戶型、樓層、朝向等可能很容易被忽略。而未來大家對住房的美好愿景很顯然已經聚焦到,對房子的環境、樓層、采光、視野等層面上去了。
買房樓層的選擇其實是一門大學問。但說實話,過去這些年中國絕大多數的購房者,對樓層的選擇缺乏最基本的認知。面對一棟幾十層的高樓,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樓層,盲目追高或追低更是普遍存在。不僅如此,很多人還聽信外行的話,被風水說、數字不吉利等帶偏。
你能想象得到嗎,直到今天依然有人覺得4樓、8樓、18樓是不能買的。原因說出來更是貽笑大方:4樓是因為諧音“死”、“失”、“逝”等,不吉利;8樓是因為“七上八下”的說法,不是好預兆;18樓就更離譜了,因為“十八層地獄”。
其實買房選樓層,應該遵守的原則只有一個一定要在避開劣質樓層的前提下,選擇最合適的,性價比最高的。因為劣質樓層,可能帶來的問題是一系列的,而且是無法彌補的,比如采光差、易返潮、蚊蟲多、噪音大等。如果花了大價錢,又買到不滿意的樓層,入住后才是煎熬的開始。
那么,當我們站在一棟二十三層的高樓面前時,到底哪些樓層是不能買的呢?在懂行人看來,一棟樓中真正不建議購買的其實是“這4個樓層”:
第一,天地層。
所謂天地層,顧名思義就是指“接天連地”的樓層,即一樓和頂樓。一樓為什么不建議購買?主要原因有四個:1、一樓在地面,毫無隱私可言。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從外面窺探到室內的一舉一動。生活在這樣的房子里,每天都像是現場直播;
2、一樓易返潮。尤其是南方每年的6、7月份梅雨季節,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濕氣流,會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讓整個家里變得濕濕黏黏,時間長了,整個房間都會發霉,進而導致滿屋的霉味;
3、一樓蚊蟲多。老鼠、螞蟻、蚊子、小飛蟲、蚯蚓、多足蟲等,都能夠通過門縫爬進1樓。別說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就是想想渾身都起雞皮疙瘩;
4、一樓一般很難有升值,事實上開發商在銷售時,一樓的單價也是最低的。而且通常情況下,一樓都是作為尾盤出售。可見市場認可度很低。
有人可能會說,一樓的很多弊端可以通過后期的裝修消除。比如返潮,就可以通過做防水,家里裝除濕機等避免。比如裝防窺玻璃、貼防窺膜,防止別人看到室內等。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區,高層的一樓都作為架空層了,不再對外出售。洋房的一樓一般是買一送二(地下兩層),算起來比較劃算。這些我們不置可否,我們文章說的是絕大多數普遍情況。
頂樓為什么不建議購買?原因有三個:1、頂樓冬冷夏熱,尤其是超高層住宅,頂樓冬天門窗基本沒法開,因為風太大;
2、頂樓容易漏水。有人可能會說,現在的防水技術和防水工藝已經很發達了,這種言論早就過時了。筆者接觸過很多專業做防水的,據他們所說,即使在今天,頂樓漏水的概率仍然很大。防水做得再好,也不過能維持5-7年;
3、頂樓對電梯的依賴很大,尤其是三四十層的超高層住宅,電梯出故障,上下樓是非常痛苦的事情?,F實中很多房齡超過10年、入住率超過70%的小區,電梯的故障率已經很高了。頂樓每天花在等電梯上的時間,至少15分鐘。尤其是早晚高峰期,等電梯的時間可能加倍。
第二,腰線層。
所謂腰線層,其實就是裝飾層。說白了就是樓盤設計時,為了整體好看而加裝的擋泥板、鐵板、流線板等。類似于汽車車身的鍍鉻條。但腰線層和鍍鉻條還是有本質區別的。腰線裝飾往往是后裝的,這就涉及到打孔、開槽等一系列施工,對于樓外墻的破壞是肯定存在的。這就意味著腰線層發生滲水的概率,比其它正常樓層要大得多。
此外,腰線層還有三個弊端:1、腰線層一般分布在3層、4層或次頂層。這就意味著腰線層突出的部位,很容易被小偷、盜賊等當作入室的絕佳跳板;
2、腰線層突出部位,很容易藏污納垢。有時候小鳥也會在此停留,所以時間長了,很容易殘留鳥糞、垃圾等。而且清掃極其困難。如果這些位置剛好對應的是室內的客廳、臥室、廚房等,這就意味著我們每天都要面對這些污垢,很影響觀感;
3、非常突出的腰線位置會影響采光。尤其是腰線是橫梁結構的樓層,基本上可以遮擋3/4的陽光。如果橫梁結構是在客廳陽臺的正前方,那么整個客廳的采光都會被遮擋。而且從室內對室外觀望,視野也會嚴重受限。
第三,返水層。老小區通常是1樓,新小區一般是2樓。
對于這一點,筆者最有發言權,因為我住過返水層,而且經歷過衛生間返水。那種場景,這輩子不想再經歷第二次——在外面勞碌了一天,當你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打開門后,撲鼻而來的是足以讓你吐三天三夜的惡臭,以及滿屋不可描述的慘狀……
返水層的劣勢是非常明顯的。目前我國的很多小區,采用的排水方式都是“自然落差排水法”,即一棟樓自上而下所有住戶共用一根下水管道,新小區1樓通常是獨立管道。這意味著2樓是自然落差排水的最低樓層,換言之一旦主排污管道堵塞,生活污水和衛生間的下水,就可能返水到2樓。
返水層的弊端不需要多贅述,大家也都能明白。我們另外想說的是,雖然2樓是返水層的最大受害者,而且法律法規也明確規定,2樓可以采取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舉證是哪家的行為造成的主管道堵塞,可以通過合法途徑,向該住戶索賠經濟損失。但現實中,這種情況發生時,2樓往往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歸根結底是因為舉證很困難。所以,為了杜絕此類事件發生,我們強烈建議大家,若非萬不得已,千萬不要購買返水層。如果已經購買了,也一定要想辦法改獨立下水道。千萬不要等到下水道堵了之后,再去打算。
第四,設備層。
顧名思義就是存放整個小區供水供電發電機、設備降溫空調外機、除濕機等的樓層。需要說明的是,現在市面上有設備樓層的樓盤已經很少了,因為一般情況下,新小區都會把設備層放在地下一層或二層,或者單獨在小區內建造獨立的設備用房。這些房子在整個小區里雖然顯得格格不入,而且占用了很大公攤,但卻最大程度保證了整個小區住戶的居住舒適。
根據懂行人的經驗,現有的設備層一般存在于三個地方:地下室、中間樓層和頂層。所以大家在購房時,一定要多看多觀察多留心。不能只顧著欣賞室內的場景,對于室外的設備機器等,也要格外留意。
綜上所述,就是一棟樓中真正不建議大家購買的4個樓層:天地層、腰線層、返水層、設備層。這4個樓層是存在天然不足的,而且有些是會給入住其中的住戶帶來極其糟糕的居住體驗,有些甚至是永生難忘的。
房價居高不下,居大城市不易,買房更是越來越艱難。尤其是對于掏空家底外加背負二三十年銀行貸款的剛需購房者,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選房的機會,所以這次機會至關重要。我們通過懂行人的分析,向大家一五一十地揭露了4大樓層的弊端,并不是博眼球,而是希望能真正幫助千千萬萬的剛需購房小白,能把錢花在刀刃上,買到真正物超所值的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