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思”和“攸”
在差不多領悟了《周易》的許多語言習慣后,我曾說過中文是最精準的社會語言,用簡單的字與詞組就能演繹出很多抽象復雜的方法和含義。中文的不便之處在于:如果沒有駕馭好中文,文章過長,話太啰嗦,反而會有畫蛇添足之嫌,所以,中文的奧妙在于言簡意賅,一字千金。這與西方語言的習慣不太一樣。
《周易》有一些基礎詞匯,比如:“有無”、“大小”、“往來”、“攸”、“利貞”等。這些文字反復出現,只有去領悟這些基礎詞匯才能大致摸索出《周易》各條爻辭的線條。每個字都有各自的智慧,但其中這個“攸”字特別讓我有共鳴,至少是在目前這個階段。
雖然每個中國人都懂中文,但真正明白和能夠運用“攸”的人并不多?!吨芤住分杏卸嗵帯袄胸钡脑~組,“攸”在“有”和“往”中間承上啟下,其意思是:占據了優勢,更要形成水到渠成的趨勢,最后只需要按部就班走完流程。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占有一時的優勢并不可喜,能將優勢轉化為趨勢才見功力。
除了這些常用的基礎詞匯外,在《周易》有一些偶然出現的字,因為出現得少,所以理解起來并不容易,有時全靠靈感和運氣,但這并不妨礙其玄妙的意涵。例如,《周易》中有“匪夷所思”,“朋從爾思”的“思”字。不知道最開始是誰把“匪夷所思”講解成為類似于奇思妙想的意思,讓“匪夷所思”失去了應有的光彩?!胺艘乃肌背鲎浴稖o卦》,《渙》就是排除雜質保留精華,“匪夷所思”實際上是要教導人如何脫穎而出,成為精英?!八肌币簿褪且毦秃没竟υ龠M一步提煉和升華,“思”就是要在現有條件下的升華更新。
“思”和“攸”都是我所喜歡的《周易》里的文字。加在一起“思攸”,就是腳踏實地地升華,并將優勢轉變為水到渠成的大勢所趨。所以,我孩子的名字吳思攸源自于此。歷史上有人叫“武思攸”,好像是武則天的侄子。并非我刻意模仿這個人的名字,而是我與給武思攸起名的人對“思”和“攸”的想法撞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