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菜鳥必看 家裝風水學入門常識
185 2025-08-01
四象
從幾個主流看法的解釋來看四象
1.《易經》中四象
四象的來源
《易經·系辭》中有言:“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p>
臺灣易學大師邵偉華先生在《周易與預測學》中提到:“兩儀生四象,是陰陽相重,陰陽交合而至,兩個陽爻相重為太陽,兩個陰爻相重為太陰,陽爻與陰爻相重為少陰,陰爻與陽爻相重為少陽。
圖片來源于網絡
所以說,四象是由基本的陰陽直接構成,如果將陰陽分別用陰爻(--)和陽爻(—)表示,那么兩個陽爻為太陽,兩個陰爻為太陰,陽爻在上、陰爻在下為少陰,陰爻在上、陽爻在下為少陽。
說到四象就必須要說作為其來源的陰陽兩儀,四象來源于“陰”與“陽”之間力量的作用。讓“陰”或“陽”先作用一次,然后再讓“陰”或“陽”作用一次,一共兩次,就會誕生出四種結果,即為太陰、少陽、少陰、太陽。
四象的特點
四象的特點要從“陰”與“陽”之間力量的兩次作用說起,這兩次作用分別從現有本質和發展趨勢兩個方面進行。世間萬物都離不開現有本質和發展趨勢,相當于萬物的靜態狀態和動態變化、空間參數和時間參數。
現在我們將四象在現有本質和發展趨勢兩個維度上進行陰陽的作用,最終可得如下結果:
現有本質為陰,發展趨勢為陰——太陰
現有本質為陰,發展趨勢為陽——少陽
現有本質為陽,發展趨勢為陰——少陰
現有本質為陽,發展趨勢為陽——太陽
同時四象之間也存在著互變和互相轉化規律,這種相互轉化的規律為: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少陽作為本質為陰、趨勢為陽,是陽慢慢轉盛的過程,如果任其發展,陽的能量將繼續累積并最終反映到事物本質,此時本質和趨勢皆為陽,就是太陽。然而陽極生陰,先產生陰變的也只會是發展趨勢,這樣就成了本質為陽,趨勢為陰的少陰狀態,然后陰的趨勢繼續累加最終反映到事物本質,即本質和趨勢皆為陰的太陰,然后陰極生陽,最終進入少陽并繼續下一個循環。
圖片來源于網絡
綠色線為四象互變方向
在高永平所著的《圖解易經》中,是將少陰少陽看作事物較為穩定的初始狀態。少陽是陽性逐漸增加,少陰是陰性逐漸增加。太陽和太陰分別代表陽極和陰極的狀態,極而生變則不穩定,太陽代表的陽極會往相反的方向,即陰的方向運動;而太陰代表的陰極會往相反的方向,即陽的方向運動。
四象與五行
其實大家熟知的五行概念就從四象演化而來,那么如何理解呢?
先說春季,萬物生長,是陽氣上升的過程,所以我們的老祖宗為了便于大家理解,便把春季稱為木;
到了夏季,萬物茂盛,陽氣到了頂峰,驕陽似火,所以夏季被稱為火;
到了秋季,萬物成熟,陰氣上升陽氣下降,天氣逐漸變冷,是收獲果實的季節,景色是金燦燦的一片,便就稱為金;
到了冬季,萬物凋零,動物開始冬眠,水也慢慢變冷,最后結成冰,這個時候我們就將冬季稱為水。
講了金木水火,那么五行中的土在哪兒?
其實季節變化的之間的就是土,我們還有句話叫“四季土”,那么土有何作用?
土其實起一個承托的作用,因為無論季節如何換,天色如何轉變,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始終在腳下。
四象與方向
《三輔黃圖》中:“蒼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龍代表木,白虎代表金,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們也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接下來就是第二種四象 了
2.方位四象
“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這“四靈”與“四象”,作為風水學和星象學的內容,自漢朝到宋朝,都是大行其道。
在古代,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將天空分成東、北、西、南、中區域,稱東方為蒼龍象,北方為玄武(龜蛇)象,西方為白虎象,南方為朱雀象,是為“四象”。也稱“四神”、“四靈”。
圖片來源于網絡
四象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最早指的是木、火、金、水。青龍代表木,白虎代表金
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們也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角 象龍角,氐房象龍身,尾宿象龍尾,它們連起來像一條騰空而起的龍,于是古人稱東方為蒼龍;
南方的并、鬼、柳、星、張、翼、軫七宿,柳為鳥嘴,星為鳥頸。張為嗉,翼為羽融,它們連起來像一只展翅飛翔的鳥,于是古人稱南方為朱雀;
西方有奎、婁、胃、昂、畢、觜、參七宿,像一只躍步上前的老虎。所以就以百獸之長的白虎,作為這一星象的形象,于是古人稱西方為白虎;
北方有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象一只緩緩而行的龜。因位于北方放稱玄。因身有鱗甲,故稱武。合稱玄武。于是古人稱北方為玄武。
所以,太極的四象,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象,其實是兩回事兒,只不過叫法相同而已。
3.以“四象”配四時、四方、四靈、五行中的四行等等,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學說體系。例如:
四時:以春、夏、秋、冬四季為“四象”;或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解“四象”。
四方:以東、南、西、北為“四象”。
五行:以木、火、金、水四行為“四象”。(土主四季,故不單列。)
星象:東方七宿曰青龍、南方七宿曰朱雀、西方七宿曰白虎、北方七宿曰玄武,此為“四象”,也即“四靈”。
此外,四象還可配以顏色、聲音、味道、干支等等,并與前一種說法(七八九六之衍數成卦說)相統一,從而形成了易學中最常見、也最常用的“四象”概念。
除此以外,歷代學者針對“四象”,還提出了多種解釋,只是不如上述學說普及,知道的人也少。我們試舉幾例:
據唐代著名經學家孔穎達《周易正義》載,南北朝至隋時的知名學者何妥(何氏),以《周易·系辭》的原文來解“四象”:
在《周易·系辭》中,“《易》有四象,所以示也”句之前,是這樣一句話:“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何氏認為,所謂“四象”,一是指“天生神物,圣人則之”;二是指“天地變化,圣人效之”;三是指“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四是指“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同樣據孔穎達《周易正義》載,“莊氏云:四象,謂六十四卦之中,有實象、有假象、有義象、有用象,為四象也?!?/p>
北宋理學大家張載根據《周易·系辭》中的這句話:“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而提煉概括出:“吉兇、變化、悔吝、剛柔,易之四象也!”
以上就是通過對四象的學習的整理,期待大家懂得的可以相互支持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