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家里多富裕,開門切記不要正對這“6種”東西
118 2025-07-31
歐陽在衷
內容提要:本文從金山廟的廟址、門向、神明及村運影響四維度,探究金山廟風水內涵。廟址為藏風聚氣的山水秘境,可為清江三村阻隔沖煞、聚靈韻,成祥瑞安寧循環;門向依納水聚財原則,匯三村財氣,護村民富足與發展平衡;供奉的昭德侯調和村落氣場、凝村民情感,促三村協同發展。其風水效應助三村人丁興旺、人才輩出,成村運興旺之基。研究表明,金山廟風水既是地理與建筑布局的呈現,更是傳統風水文化與鄉村社會關系的載體,是連接自然與人文、守護三村安寧繁榮的精神地標。
關鍵詞 金山廟 風水 村運 探究
風水,作為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構成,深深扎根于古老的智慧土壤。古人云,“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又有 “山管人丁水管財,明堂開闊福自來” 之說,風水通過對山水走向、方位布局等環境要素的精妙考量,致力于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以達趨吉避兇、福澤綿延之愿景。正如詩中所云,“楚客喜風水,秦人悲異鄉”,風水不僅是地理環境的選擇,更與人們的情感、運勢緊密相連。在連州市星子鎮清江村民委員會朝陽村邊,清末1901年貴州提督何雄輝發起建成的金山廟宛如一顆鑲嵌在山水間的明珠,其獨特的風水格局被當地村民視為守護一方安寧、福澤清江三村的關鍵。這座承載著歲月滄桑與民間信仰的廟宇,其風水內涵不僅體現在地理方位的精妙布局中,更融入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許。從廟址的選擇到大門的朝向,從供奉的神明到對周邊村落的影響,每一處細節都蘊含著傳統風水文化的智慧,也見證著朝陽、大園、沖頭三村的興衰與繁榮。
一、廟址:藏風聚氣的山水秘境
金山廟的選址堪稱風水布局的經典之作,其地理環境與周邊村落的空間呼應,完美詮釋了傳統風水學中 “藏風聚氣”“山水相依” 的核心理念。山脈象征穩定與生命力,水流代表流動與財富,開闊的明堂則利于福氣聚集,正契合 “山厚人肥,山瘦人饑,山清人秀,山濁人迷” 所描述的山形地勢與人文運勢的關聯。
從選址來看,何雄輝將軍及其標下軍功理事不僅軍功卓著,更精通風水。金山廟后山肥厚,山體呈半圓狀,屬風水學中的金星山,廟名亦由此而來。廟宇建于金星山半山之下,左右山邊如天然彎鉤環抱廟場,形成藏風聚氣的格局;山門取巽山乾向,朝納沖頭、大園兩村的玉階水;廟后雜木叢生、山頂向前垂拱,一條石脈自頂部蜿蜒而下涌向廟場,恰似龍脈真氣匯聚之地。廟外,朝陽村后的青龍山與沖頭村寨嶺的白虎嶺呈降龍伏虎之態,如左右護衛守持廟場 —— 這般山水有情、真氣凝聚的環境,既是安置神明的絕佳之所,也彰顯了何雄輝等人對昭德侯的虔誠。
作為金星山來龍的廟宇,其周邊山水格局更凸顯風水精妙。金星山圓潤飽滿的輪廓象征穩定與富饒,既能阻隔沖煞之氣,又能匯聚天地靈韻,為廟場奠定穩固祥和的氣場根基。廟場兩側山勢如青龍白虎護持:左山蜿蜒似青龍,象征生機活力;右山沉穩如白虎,代表威嚴守護,二者配合形成嚴密屏障,既阻強風侵襲,又聚天地靈氣,與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的風水四象理念一脈相承。廟后雜木繁茂,寓意 “草木旺盛,生氣盎然”,山頂垂拱如神明俯瞰,石脈則似靈氣傳導通道,持續為廟場注入活力。
從整體格局看,金山廟與朝陽、大園、沖頭三村形成巧妙呼應:三村呈品字形排列,三村和廟宇呈環形,構成 “眾星捧月” 之勢 —— 廟宇如北斗指引運勢,三村似星辰環繞守護,形成內外相生的良性循環。有風水先生分析,這種布局除安置神明外,更暗藏為三村造福的潛能:廟宇位于三村震方,而《易經》中 “震” 象征雷,雷主動且喜鐘鼓爆竹之聲,聲愈烈則聞人達士愈多、聲名愈盛,恰好呼應了何雄輝 “神福一家,何若神福眾姓之為普” 的心愿。
青龍山與白虎嶺間溪水潺潺,山水相依令真氣凝聚,這般環境在風水師眼中,既能護佑神明靈圣,更能為三村帶來綿延祥瑞,守護一方安寧。
所以,金山廟藏風聚氣的山水秘境廟址,能為清江三村阻隔沖煞、匯聚天地靈韻與靈氣,形成穩固祥和氣場,帶來綿延祥瑞與安寧,暗藏為三村造福、助其運勢向好(如聞人達士增多、聲名盛)的潛能,且與三村形成內外相生的良性循環。
二、門向:納水聚財的運勢樞紐
金山廟的廟門朝向看似樸素無華,實則深植著風水文化中 “納氣聚財” 的精妙智慧。其廟門與朝陽村宗祠同取坐東南朝西北的巽山乾向,這般方位的定奪絕非偶然,而是古人結合當地水文地理特征,反復推敲后敲定的最優抉擇,暗藏著對天地氣場的深刻洞察。
廟門以巽山乾向之勢,正對著沖頭、大園兩村流淌而來的玉階水,如張開的雙臂般接納著這股靈動活水,在風水格局中恰是 “引氣入堂” 的妙筆,為廟場匯聚源源不斷的生氣。廟后則是另一番景致:雜木繁茂如茵,山頂順著山勢向前緩緩垂拱,一條自山頂綿延而下的石脈,如游龍般奔涌著擁向廟場,在傳統風水視角中,正是龍脈生氣蓬勃的明證。再觀廟外,左側朝陽村后崗的青龍山與右側沖頭村寨磊的白虎嶺,一左一右呈降龍伏虎之姿,如忠誠護衛般侍立兩側,穩穩鎖住廟場氣場,更添格局的穩固與莊嚴。
在風水學中,“水為財” 是亙古流傳的理念,水流的走向與聚散直接關乎氣場中財氣的流轉。金山廟的朝向,恰好將沖頭、大園兩村的玉階水納入懷中。廟前有一條小溪,收沖頭臨官水、大園長生水、朝陽養生水,流向乙辰方,為水歸正庫。這玉階水在村民心中是當之無愧的 “吉祥之水”,其流勢清澈平緩、蜿蜒曲折,正合 “曲水有情” 的風水要義 —— 仿佛天地特意為廟場送來的財富脈絡,讓三村的財氣順著水流之勢匯聚于此,形成 “百川歸海” 般的聚財格局,故清江三村一貫出有錢人更多。正如 “門前流水,財源滾滾” 這句風水名言,此布局無疑為村落帶來了財運。
更精妙的是,廟宇作為三村共仰的精神核心,匯聚的財氣并非停滯不動,而是通過無形的氣場脈絡滋養周邊村落。這種 “收納兩村活水,福澤三村土地” 的布局,讓金山廟成為三村財運的天然樞紐:它將分散的財富能量凝聚后再均勻播撒,既避免了單一村落的財氣過盛或過衰,又守護著三村整體發展的平衡與安穩,如一位智慧的長者維系著片區的和諧共生。
于村民而言,這般風水布局承載的不僅是對物質豐裕的期盼,更是精神世界的堅實依托。收納兩村之水,象征著廣納四方福氣,護佑家家戶戶衣食豐足、事事順意。在農耕文明的語境中,經濟的安穩直接關乎村落的存續與繁衍,金山廟的朝向便成了村民心中 “財運亨通” 的精神圖騰。每逢雨季,玉階水勢漸漲時,村民們總會欣喜地認為這是財氣興旺的征兆,堅信廟宇會將這份靈動轉化為田疇的豐收、生計的改善,讓村民在歲月流轉中始終葆有生生不息的活力,代代相傳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由此可見,金山廟取巽山乾向的門向,能納沖頭、大園兩村的玉階水及沖頭臨官水、大園長生水、朝陽養生水,匯聚財氣形成聚財格局,使清江三村有錢人增多,還能將凝聚的財氣滋養三村、維系其發展平衡與安穩,廣納福氣護佑村民衣食豐足、事事順意,成為村民 “財運亨通” 的精神圖騰。
三、神明:精神凝聚的信仰力量
金山廟中供奉的唐朝昭德侯,不僅是村民心中的保護神,更在風水文化中扮演著凝聚人氣、提振運勢的重要角色。黃師浩這位生前戰功赫赫的將軍,死后被封為 “廣惠靈佑顯應昭德侯”,其英勇無畏、忠君愛民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了村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
在風水文化中,祭祀英烈神明被認為能夠獲得強大的庇佑之力,這種庇佑并非簡單的 “降福消災”,更體現在對村落氣場的調和與提升上。昭德侯作為武將出身的神明,其形象本身就蘊含著 “威嚴”“守護”“進取” 的氣場能量,這種能量與廟宇周邊 “降龍伏虎” 的山水格局相互呼應,形成了剛柔并濟的氣場環境。在村民看來,昭德侯的神靈能夠震懾周邊的邪祟之氣,讓廟宇的祥瑞之力更加純凈,從而更好地福澤三村。
村民對昭德侯的崇拜與祭祀,不僅是一種宗教儀式,更在無形中促進了鄰里關系的和諧。圍繞祭祀活動形成的互助合作傳統,讓村民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同心協力,在化解矛盾時能夠以大局為重,這種凝聚力在風水上被視為 “人氣旺盛” 的表現。風水學認為,“人氣” 是氣場中最為活躍的能量之一,人氣旺盛則氣場充盈,能夠推動村落的發展與進步。正所謂 “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村民的善舉與對神明的尊崇,使得這片土地愈發充滿生機與活力。
每年圍繞金山廟開展的祭祀、廟會等活動,更是村民凝聚情感的重要紐帶。在這些活動中,來自各村的村民歡聚一堂,共同祭拜昭德侯,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這種集體參與的儀式感不僅增強了村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更讓村落的氣場在人際互動中不斷升華。從風水角度來看,這種人氣的匯聚有利于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讓村民在鄉村建設中步調一致,共同走向繁榮昌盛。
因此,金山廟中供奉的昭德侯作為村民的保護神,其蘊含的 “威嚴”“守護”“進取” 氣場能量與周邊山水格局呼應,能震懾邪祟、調和提升村落氣場以福澤三村,且圍繞其展開的崇拜祭祀活動促進了村民的互助合作與情感凝聚,增強了認同感和歸屬感,形成 “人氣旺盛” 的氣場,推動村民同心協力、步調一致地發展進步,走向繁榮昌盛。
四、村運:風水顯應的歷史見證
據石碑記載,鼎建金山廟,何雄輝標下官并什練共捐銀 700 兩,朝陽村何洪海公后裔共捐銀 250 兩,沖頭、大園兩村有 41 人捐款,共計 103 銀元、22.4 銅錢,這樣的參與規模在當時的鄉村社會中實屬難得,也從側面反映了三村村民對廟宇風水能夠改善村運的深切期盼。而廟宇建成后,朝陽、大園、沖頭三村的發展軌跡,似乎也印證了這份期盼的靈驗。
站在廟前,明堂寬闊,左右龍虎環抱護佐,前面層層山峰,這是子孫山,預示人丁興旺。對面本子凹山為貴人山,左前方壬方向為官山。丑方向和左前方朝陽村后方山均為財山,這就印證了清江歷代能人、官人、有錢人輩出的風水依據,恰似 “山管人丁水管財” 所闡述,周邊山形地勢與村落人才發展有著奇妙呼應。
朝陽以外的大園和沖頭兩村。據說,以前村民耕地遠,生活一般。這真是無巧不成書,事有湊巧,也許受到何雄輝將軍的影響和昭德侯黃師浩的庇護,沖頭村、大園村的村民在金山廟1901年建成后勵志改變命運,發家致富和讀書有成的人逐步增多。據《古今沖頭村史話》記載,清代至民國時期,沖頭村只出現連縣胡學院武案榜首、登仕郎、監職生、太學生20人。而1926 年至 1927 年北伐戰爭時期,這村涌現出了兩位從廣州省立(國立)高等學校畢業的熱血青年,他們毅然投筆從戎,成為了保家衛國的鐵血民族英雄,其英勇事跡至今仍被村民傳頌。民國時期,沖頭村有人擔任連縣縣長,有人擔任星子行署區長,在地方治理中展現出卓越的才能。解放戰爭時期,村里更是有 10 多位青年參加游擊革命,他們大多也是投筆從戎,用青春與熱血為新中國的建立貢獻了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沖頭村的人才輩出之勢更加明顯。有人成為中非共和國全權大使,在外交舞臺上展現著中國風采;有人擔任中山大學數學教授,在學術領域耕耘不輟;有人從海軍轉業后進入國防企業擔任處長,為國家的國防事業貢獻力量;有人任職佛山市委紀委副處長,有人擔任珠海市煙草專賣局黨委書記兼局長,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成為了沖頭村的驕傲。其他科級以上干部、公職人員也有不少!
大園村同樣受益于金山廟的風水庇佑,據說出外工作的人才數量眾多,涵蓋了各行各業,其中有人擔任過連州市建委主任,有人擔任過武警海南省總隊副參謀長,雖然具體名字難以一一列舉,但他們在各自領域的成就,都為家鄉增添了光彩。
朝陽村在何雄輝將軍的影響下,不僅走出了三十多位英杰少年從軍報國,更有二十多位族人在九死一生中歷練成才,成為一代風流,在各地擔任要職。而從這片土地上走出的領導干部、公務員、科技人員等,更是源源不斷地投身社會各界,他們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共同推動著時代的發展。
由此可見,金山廟的風水使清江三村氣場活力旺盛,助力三村人丁興旺,涌現出眾多在軍政、外交、學術、各行各業等領域發光發熱的優秀人才,推動村運走向興旺。
綜上所述,金山廟的風水蘊含于廟址、門向、神明及對村運的影響等多個方面:其藏風聚氣的山水秘境廟址,能為清江三村阻隔沖煞、匯聚靈韻與靈氣,帶來祥瑞安寧并形成良性循環;納水聚財的門向可匯聚三村財氣,護佑村民富足并維系發展平衡;供奉的昭德侯能調和提升村落氣場、凝聚村民情感與力量,推動三村共同發展;其風水效應更助力三村人丁興旺、人才輩出,促使村運走向興旺。
總之,對金山廟風水的探究,既是對其地理環境的分析,也是對傳統風水文化與鄉村社會關系的解讀,廟中每一處細節都承載著村民的智慧與信仰,使其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自然與人文的精神地標,守護著三村的安寧與繁榮,而現在重修金山廟,更將讓清江三村愈發繁榮富強。
(歐陽在衷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何雄輝將軍文化研究會會長,淺究《易經》,常觀看臺灣著名學者、易學研究專家、國學大師曾仕強的風水視頻講座,還有陳朗、李洪亮、李居明等大師的講座,此文曾得到本地唐先生、李先生指點,略知皮毛,如有不對之處,歡迎批評指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