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3個地方”空著也千萬不要養花,越養越不順,不是迷信
84 2025-08-04
【59.9】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白話】
上九:渙散至極,憂恤散去,畏懼遠離,沒有咎害。
象傳說:渙散至極,憂恤散去,說明上九已經遠離禍害。
【解讀】
○逖[tì],當作惕[tì]:
逖,《說文》:“遠也。從辵[chuò]狄聲。逷[tì],古文逖?!?/span>
《周易集解》虞翻曰:“應在三??矠檠?,為逖。逖,憂也。二變為觀,坎象不見。故‘其血去逖出,無咎?!弊⑿⌒筘粤模骸翱矠檠瑸樘?。惕,憂也。”
朱子《本義》:“血,謂傷害。逖,當作惕,與小畜六四同。”
對照帛書《易》、楚簡《周易》、阜陽漢簡《周易》,以及《集解》,朱子所論是也。小畜六四以陰陽相傷為血,渙以坎為血。
○渙其血去逖出:
上九與九五敵比,本自有咎,渙卦諸爻,唯有上九與六三靜應,上九散極見聚,體巽為風為散,下坎為血卦、為加憂,為恤為逖(惕),故曰“渙其血去逖出,無咎”,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正義》斷句:“渙其血,去逖出,無咎。”不可從。
【渙卦總結】
渙卦下坎上巽,坎為水,為陷,巽為風,為散,渙是渙散,而卦義主旨則是治渙。渙卦主爻為九二、六四,九五為卦主,初四、二五皆敵應,故有渙離之象。治渙以聚,積少成多,故六爻以剛爻為治渙之主,陰陽比應,先近比,后遠應,達成治渙聚合之象。
初六一人,無可渙散,故爻辭不言“渙”。(故古本“悔亡”不必有)陰柔無依,順承九二,體坎為亟心之馬,亟,急也,故曰“用拯馬壯,吉”,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九二陷于上下二柔,敵應九五,本有渙散之悔;得乎中道,體坎為亟(急)心之馬,據比初六為機(幾),故曰“渙奔其機,悔亡”,象曰“渙奔其機,得愿也”。
六三不中不正,乘剛九二,體坎為裂,敵比六四,水風相接,又有渙散之象,本自有咎;(通行本言“無悔”,非)獨與上九靜應,而不能從上,(若從上則吉)故曰“渙其躬,無咎”,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外言上九。六三近比不得治渙,故遠應也。
六四敵應初六,敵比六三,初、三體坎為眾,散其朋黨之象,故曰“渙其群,元吉”,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兼釋后句。六四居陰得正,上承九五,當濟渙之任者,合彖曰“柔得位乎外而上同”。六四去朋黨以事君,小群既散,大群來合,群賢盈朝于丘邑,故曰“渙有丘”,渙者散也,丘者聚也,因散得聚,故曰“匪夷所思”。夷者,平易之人,指初六與六三,六四敵之,初、三體坎為眾,為心,故思慮不能及也。
九五敵應九二,五體巽為散,二體坎為汗,故曰“渙汗”;九五體巽為申命,故曰“其大號”。九五君位,治渙之主,據比六四諸侯,互艮為門闕,故曰“渙王居”。九五敵應九二坎主,本有渙散之咎,“渙王居”以治天下之渙,故曰“無咎”,象曰“王居無咎,正位也”,合卦辭“利貞”,王主普天之土,疏散其所居,故天下無渙。
上九與九五敵比,本自有咎,渙卦諸爻,唯有上九與六三靜應,上九散極見聚,體巽為風為散,下坎為血卦、為加憂,為恤為逖(惕),故曰“渙其血去逖出,無咎”,象曰“渙其血,遠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