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背后無人說 職場會招小人的風水和化解技巧
182 2025-08-04
自古以來,民間流傳的各種各樣的俗語從來不曾斷過,這恰恰是因為在那個科技不夠發達的年代,人們只能通過幻想出的神靈來解釋一些正常狀況下無法解釋的現象。
而現今大多數人就會認為俗語只是古代老百姓的迷信。由于俗語一直流傳下來,故而現代社會的老人也依然熟知,人們也因此對俗語形成了刻板印象,深以為它們全都是“迷信”之說。
但其實并非如此,很多俗語也有它背后的深層意義存在。譬如:“門前墳,房后水”,看似迷信的背后,實則有其“科學”意義。
“門前墳,房后水”的本意是告誡人們房屋選址的重要性,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內在意義呢?
首先,“門前墳”根據字面意思當然就是房屋門前有墳墓,而它實際表示的意思就是“不祥”,也就是不吉利,對于居住這座房屋的人家來說相當不吉利。
“房后水”同理,是指房屋后面有溪流或者河溝,而其背后的真正含義則是人們在修建房屋時,不能把房屋建在溪流或者河溝的前面。
前者表明修建房屋的時候,不能將房屋門口對著別人的墳墓,兩者的意思都表明修建房屋時選擇正確的位置極其重要。
那么,為什么又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呢?原來,這句話跟古代的風水學說有關。據說在修建房屋時,只要避免出現這兩種情況,就可以為家庭避災避難,保佑全家平安。
或許聽到“風水”二字,大多數人又會開始認為這是“迷信”,其實在這兩句話的背后也蘊含了一定的“科學”道理。
“門前墳”:如果一戶人家的房屋門前有一座墳墓,當主人打開房門,墳墓就正對著自己的家,主人第一時間是否會感到害怕、恐懼、瘆得慌?
其二,自古以來就有“死者為大”的說法,對于已逝的人,總是講究“入土為安”。他們的墳墓也通常在山林偏僻幽靜之處,沒有誰的墳墓會建在家門前。
因此,這也是告誡人們避開這些令人恐懼之處,同時遵循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已逝者的“禮數”。
而“房后水”在古人看來,如果房屋后面有水,那么自己家里的好運也會被水連帶沖走,人就會因此變得萬般倒霉。
其實這是與古代房屋的建筑材料相關聯,在古時候,人們的房屋大多是泥土堆砌而成。不似現今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水的力量是龐大的,若是房屋長期遭受河水等的沖擊,泥土自然禁不住,房屋也會由此倒塌。
另外,在這之后也還有另一種說法,房后有河流,就會導致家破人亡,這也不難理解。
在房屋被水沖倒之后,正在房屋居住的人自然無法活著走出,而外出的人自然沒有辦法回到家里來,便只能在外流離,所以才致家破人亡。
在中國歷來的傳統文化發展中,眾多俗語能夠被流傳下來,也有它自身的一些重要價值。
首先,俗語是古代的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勞作經歷中總結出來的,它是前人的經驗累積。
其次,俗語是人們最淳樸的語言,沒有特別的文學修飾詞,也沒有華麗的雕琢。但當人們脫口而出的時候,卻總是感到朗朗上口,這也是俗語獨特的魅力之一。
另外,人們在生活過程中產生了這些語言,并通過口頭相互傳遞,最終流傳下來,和如今有手機、電腦等工具進行留存又有較大的差異,
而它留下來的,也是更為精煉簡潔、人們讀來易懂的句子,這也為俗語的流傳提供了很好的持續傳播的可能性。
“飛毛腿”:最初來自于傳遞消息的驛站,由于古時候的交通并不發達,人們之間的通訊也極其困難,于是便出現了飛奔傳遞消息的人,就被稱作“飛毛腿”。
在人起碼送信的時候,遇上距離很遠的兩地,人和馬不能一直跑完全程,那樣會因為筋疲力盡而導致傳遞消息的時間延長。
于是人們便想到讓人和馬以最快的速度飛奔一段路程,接著在下一個接駁驛站換人換馬,如此不斷重復,就能使兩地之間傳遞消息的時間最大程度地縮短。
在秦朝以前就已經出現了這樣傳遞消息的方法,但是到漢代的時候,政府將其變成制度化的管理系統。
最初,這樣的方法只是用于官兵打仗傳遞戰況,但在元代之后,開始漸漸地出現了民間書信等的傳遞。
在每一個接駁驛站,常常都有事先準備好的精力充足的“千里馬”,人可以在驛站喝茶、住宿。
不得不說,這樣的設置,真的為古時候的人們傳遞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吹牛皮”:吹牛皮這句俗語是說大話,最初來自于陜西、甘肅一帶,尤其是少數民族的人們要過河時,都要乘皮筏通過,人們常常使用曬干后涂上漆的羊皮,往里吹氣就能使其鼓起來,類似于現在漂流用的皮劃艇模樣。
之后人們再將幾張吹好二點皮捆在一起,成為一個大的皮筏,從而承載更大重量的人和物,而羊皮筏通常是很小一只,有人就表示,自己不僅能吹羊皮筏,還能吹起牛皮筏。
之后便有人找到這個聲稱能吹牛皮筏的人,還給了他一張牛皮,但事實證明,那個人根本無法吹起牛皮筏,因為牛皮很大。
從那之后,人們才開始用“吹牛皮”來形容像他一樣說大話的人。
像這樣有意義的俗語還有很多,例如“襯托雖小、能壓千斤”;“吃藥不忌嘴、跑斷太醫腿”等,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能夠流傳至今也有它自身的意義及價值所在,我們應該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