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大師直言:家中此物擺放錯誤,財運盡失,速改可逆轉!
159 2025-08-06
湘西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湘西三邪”放蠱、趕尸、落洞被無數人當做奇聞軼事,滿足著人們獵奇的心理。而關于土司王國的故事那么離奇,就算聽過也半信半疑,直到老司城遺址的發現和發掘,讓這些傳說成為現實,讓想象變得生動具體。
老司城又名福石城,地處永順縣城東的靈溪河畔,始建于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止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是湘西土司王八百年“小朝廷”的都城,距今歷史也正好是八百多年。
初春的山青翠碧綠,茫茫蒼蒼,盡顯大氣磅礴,仿佛是老司城的天然屏障。然而再堅固的堡壘屏障也無法讓這座王國萬世永存,輝煌了八百年的都城如今僅存遺跡。
經過考古發掘,遺址本身包括宮殿區、衙署區、街巷區、墓葬區、宗教區、苑墅區等幾部分,另外的非遺展示區是了解土司歷史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好去處。
王國藏在群山之中,如今人們感受到的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和優美風景,而在當時選址時,土司更多的考慮是軍事目的。山區偏僻隱秘,加之方便設置關隘和防御設施,安全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在非遺展示區可以參觀秀美的土家族建筑,觀看土家族非遺表演,品嘗長龍宴,體驗敬酒歌、迎親婚俗等,其中擺手堂是土家族用來祭祀祖先和跳擺手舞的場所。
殘存的頹敗城垣、龐大的宮殿輪廓勾勒出王國曾有的輝煌,老司城遺址被譽為“中國的馬丘比丘”,而實際上比古印加帝國的馬丘比丘還要早300年,這里也是湖南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墓葬區依然遺存著不少石像生,失去了頭的石馬,斷了臂的石人在默默告訴人們,與時間的這場戰爭中,再強大的王國都會落敗。
在古代,歷代中央王朝為強化對少數民族的管理采取了許多措施,唐宋主要采取懷柔政策,承認當地土著貴族,封以王侯。元朝開始施行“以夷制夷”“以蠻治蠻”的土司制度。明朝朱元璋時,土司“可承襲,擁生殺,需朝貢,供征調”。
翼南牌坊就是明朝對土司管理的歷史明證。這座牌坊建于明嘉靖年間,刻有“子孫永享”四字,為表彰26代土司,年僅18歲的彭翼南率士兵抗倭有功而立。
沿著遺址緩緩前行,八百年的時光在眼前流過。八百年間35位土司粉墨登場,一代代人出生又死去,他們在自己的“王國”里有獨特的信仰,有神秘的風俗,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也有山水間的歲月靜好。
一座“山高皇帝遠”的王國在群山中興起,有過無比繁華,最終無聲落幕。老司城遺址的發現讓湮沒在時間中的王城重見天日,也讓土司曾有的歷史不再只是傳說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