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風水奇事

(一)
一代梟雄張作霖十分相信風水,無論是其父之遺骸進不了張氏陵園,還是他本人的遺骸進不了元帥林,都暗藏著冥冥之中的預示。
張作霖生前,主張修建張家陵園。于是,他聘請了一位當時非常有名的風水先生楊大師。這天,楊大師端著羅盤尋來尋去,最后,一路尋來,看中了錦縣東北的驛馬坊。通過仔細勘測,他認為驛馬坊就是最好的地方,據楊大師說,這里,有龍臥于此。張作霖便深信不疑,下令動工。
正當挖著挖著,一塊青石板便呈現到了眼前,楊大師見狀急忙叫停,讓掘土者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一番指導。楊大師告訴張作霖說,這塊青石板可不比尋常,是個大吉之兆,召示著這塊地十分之好。張作霖見狀大喜,命人大興土木,陵園很快落成。
然而,新陵園建成之后,張作霖只將其母歸澤此地,張父之棺卻未見歸入,其父不入張氏之新陵園,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二)
原來,在張作霖14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在賭場結仇,被同村的無賴打死,后來其父被葬于海城的遼河下游,可是,遼河下游常鬧大水,雞犬不寧。
一年,張家僅有的幾間破草房也被大水淹沒。其母王氏告借無門,為解決吃飯問題,帶著張作霖兄妹三人,投奔了鎮安縣小黑山附近二道溝的娘家。
也就是這一次,張作霖之父的墳墓,被大水沖垮,其棺木幾經沖擠,最后漂移到一塊高粱地才停止,張家人無暇他顧,心想此為天意,于是便將張父之棺就地掩埋。
后來,張作霖在官場騰達飛黃,他便堅信,其父之葬地為風水寶地,陵園建成后,自是無歸其父之墓。而只在陵園內設了虛祖。
(三)
由于不愿受日本人的脅迫,張作霖被日本人所害。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日本間諜炸死,而走完了他傳奇色彩的一生。
張作霖本應歸葬于張氏陵園,但奉天省省長等人提議,鑒于張作霖出任過大元帥等職,當另行專立陵墓,此提議得到當局贊同,遂由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共出120萬大洋,作為張作霖陵墓修建之需。同時,此倡議同時還得到南京政府同意。
當時聘用了一位叫周大師的風水先生進行勘察,周大師日尋夜尋,最后選中了鐵臂山腳的一個小山包,名曰水老鴿窩。

陵墓建設施工高潮在1929年和1930年間,在上海知名設計師殷志豪的設計施工下,周大師也將這給水老鴿窩更名為“水龍臥”,把元帥陵稱之為“元帥林”,象征張家后人元帥成林輩出。
此時也正是張學良春風得意之時,其聲威顯赫。元帥林施工過程中,還將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秦陵前的石人、石馬、石獸等60余件藝術品,運抵于此。至1931年,元帥林終于峻工。
元帥林完成以后,本該讓張作霖歸葬,但周大師又說,不能經車顛簸,只能由人抬送。在按周大師要求下,進而又進行公路的修筑,當修至撫順一帶,918事件爆發,修路中斷。
鑒于此情,時任國務院總理的張景惠提議,當下,將張作霖遺骸葬至錦縣驛馬坊張氏陵園,不失為理性之舉,于是,張作霖遺骸最終還是不能送達元帥林,只能葬身張氏陵園,并與原本夫人合葬。
新陵好風水,奈何不得入。從張作霖父親遺骸不入張氏陵園,到張作霖遺骸不入元帥林,孰人孰事,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