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是什么意思?有沒有道理
153 2025-08-08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稗o源”里說,“干支”取義于樹木的“干枝”。前人認為天干,就像是樹木的主干部分,強而為陽;地支,就像是樹木的枝丫,弱而為陰。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注: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組合,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于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天干地支產生于炎黃時期,天干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歷的正月初一。天干地支以60年一輪回。北京大學教授于希賢認為,在時間排列的問題上,中國人認為天干地支,時間是周而復始的,這跟笛卡爾時間一直向前的思想完全不一樣。
古人把一晝夜24小時的時間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代的兩小時,這樣分別推算,就是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已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天干地支不但是古人計時算刻的歷法,與歷史、文化、日常生活相互關聯,還是進行星命測算的工具。這里就涉及命理學,這門學問是對人生命運規律的探索,以人的各式各樣的數字(出生年月日、姓名筆畫等)來推測人的性格與命運并占卜推測未來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種很獨特的文化來看,以此來反應古人很樸素的生命觀,這種因為歷史局限性出現的樸素生命觀,其實蘊含著很多人與自然和宇宙的值得思考的哲理性關系。我們現在來了解這些信息,是為了感悟中國多彩的文化和古人的生命認知,而不應該真的就沉浸其中,過于迷信。
古人利用四柱八字的排定推算命理。依照天干、地支內涵陰陽五行屬性之相生、相克的關系,推測人的休咎禍福。這里我們先了解兩個概念:四柱八字和星相的五行之氣。
八字源自古代的中國,是一種利用天干和地支來準確記錄年、月、日、時的方式,由“年干,年支” “月干,月支” “日干,日支” “時干,時支”,共八個干支所組成(共八個字),年、月、日、時的干支組合稱為“柱”,形成“年柱”“月柱” “日柱” “時柱”,故八字又稱為“四柱”或“四柱八字”。四柱八字排定之后的程序就是推命,即根據八字來推斷命運,推斷的內容包括大運、小運、流年、命宮、用神、星宿神煞等。以日干為我(日主),查四柱間的五行生克制化、刑沖會合為推命的重點。由命盤八字的五行生克,可演化出“比肩” “劫財” “食神”“傷官” “正財”“偏財”等。
古人認為天地是對應的。地域九州的分配同星象是對應的,蕓蕓眾生同星象是對應的。構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在天上也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相對應。太陽代表陽、月亮代表陰,這樣陰陽五行學說同星象學結合到一起。人的命運由星象的五行之氣左右,不同的人因出生時間不同,有不同的星象五行之氣,所以命運相應也就不同。四柱推命是由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四時五方、十二宮、星宿神煞等幾部分及其他們之間關系所構成。
排大運的第一步是確定起運的歲數。凡天干逢甲、丙、戊、庚、壬等陽年生的男性,以及天干逢乙、丁、己、辛、癸的女性,從本人生日的那天順數到下一個節(節,是指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立冬、大雪、小雪等十二個。其余稱作“氣”)以三天為一歲,反之,若陽年生的女性及陰年生的男性,從本人生日那天起逆向倒數到上一個節止,也是三天為一歲,剩余的一天當作四個月,一個時辰當作十天。
第二步是排大運的天干地支。大運的干支是根據出生月份的干支推排出來。起運的歲數如果是順數,則由出生月份干支的下一個干支順排下去;如果是逆數,大運干支就從出生月份干支的上一個干支依次倒排上去。例如,生日是辛丑,順數的大運干支依次為壬寅、癸卯、甲辰、乙己、丙午??逆數的大運干支依次為寅子、己亥、戊戌??
大運的每個干和支各管五年吉兇,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十年大運”??刺旄蓵r可結合地支一起看,看地支時可單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