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簸箕宅,就怕背水屋”,啥意思,老祖宗建房講究,有道理嗎
178 2025-08-08
從某種意義來看,人睡覺就和電子設備需要充電的道理一樣,人的生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一旦睡眠不足,就會和電子設備電量過低一樣無法維持正常的工作狀態。
很多人有睡眠不好的困擾,比如失眠多夢睡不安穩,這可能和我們的壓力太大或者環境有關,記得之前咱們有期節目講到過房子和家具對睡眠的影響,當然還有睡覺的姿勢,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到睡眠質量。
過去有很多說法,比如睡覺不能腳朝西,床也最好不要選用圓床,這些講究都是古人總結的經驗之談,本期內容再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晚上睡覺不關門,陽衰福短易失魂”,意思就是說,晚上睡覺的時候如果不把臥室的門關好,會對人的身體和精神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到底是不是這么回事呢?
晚上睡覺的時候,到底是把房門關起來好,還是不關門睡比較好,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習慣敞開門睡覺,理由是這樣便于空氣流通,臥室才不會悶,而且房門打開以后,外面的動靜也能更容易察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及時醒過來應對。
還有的人住的可能是新房子,新房剛裝修完味道比較大,如果關起門來會很難受,總之選擇開門睡覺的理由各種各樣,而且聽上去也很有道理。接下來咱們再看選擇關門睡覺的朋友,他們又是怎么說的呢?
首先是認為關上門睡覺更有安全感,睡得比較踏實;其次,大部分人家里都有長輩或者孩子,雖然是一家人,但是個人隱私也很重要,關門睡覺可以避免一些尷尬的事發生;第三個方面,就是關上門以后房間里更安靜,可以為睡眠創造更良好的環境。總之,習慣關門睡覺的人,也有很多不同的理由。那么晚上睡覺到底是關門好還是不關門好呢?來看一下古人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古人認為,人有“三魂七魄”,白天是魂在工作,比如說我們的言談舉止以及思維,都是由魂來控制,那么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魂就開始休息,而“魄”出來開始工作,魄負責的事比較簡單,但卻非常重要,因為它主宰的是人體的本能反應,可以對一些外部感知自動進行反應。
比如說你睡著了,但是溫度變得很低,這個時候你就會在迷迷糊糊中知道扯被子蓋;還有,雖然你睡著了,但是你的心跳和呼吸,都在魄的控制下保持著正常工作狀態。但是,人在睡著的時候,魂和魄都很脆弱,如果遇到非常強烈的外部刺激或者突然發生很大的危險,魂魄就很容易受到損壞。
比如有個成語叫“驚魂動魄”,一旦魂被驚嚇,魄被動搖,這個人輕則精神恍惚,重則性命不保,所以所有的動物都有一個本能——那就是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個相對封閉的安全環境,人也是這樣。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遵循本能其實就是最原始的科學,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哪怕是古代的皇帝,他的臥室也必定不會很大,而且古時候的床,四周都有帷幕,形成一個更小的封閉空間,因為這樣最符合人的本能需求。
當然,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古代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環境很安全,然后門窗的密封性也比較好,很多人家里還安裝了全自動的新風系統,過去擔憂的安全、私密又或者憋悶等問題,都不再是影響睡眠的關鍵問題,更多時候,睡不好是因為思想太亂或者壓力太大。
所以,只要您自己覺得睡得舒坦,又不會妨礙其他人,不管是關門還是不關門,其實都沒問題,當然我個人還是推薦關門睡覺,也歡迎大家留言說一說你睡覺關不關臥室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