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阿克蘇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重點內容盤點

    147小編 109 2025-06-17

    《阿克蘇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于2024年7月13日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實施,2024年11月21日阿克蘇市政府官網公開發布該項規劃,與2023年公布的征求意見稿不同,此次發布的正式版規劃新增不少內容,尤其對于阿克蘇城市定位以及交通路網等內容均進行了更新。

    一:城市戰略定位及功能定位。

    戰略定位:絲綢之路經濟帶南疆中段重要節點城市;阿克蘇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新疆紡織產業轉移示范高地;新疆著名綠洲生態宜居城市。

    功能定位:絲綢之路經濟帶南疆地區重要節點 ;新疆紡織產業轉移示范高地 ;新疆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基地 ;環塔里木經濟帶物流產業中心 ;環塔里木經濟帶文旅集散中心。

    筆者認為阿克蘇市戰略定位過于保守,阿克蘇市區位優勢顯著,距離喀什市、伊寧市、庫爾勒市、和田市等區域中心城市直線距離均在500公里左右,同時為自治區五大區域副中心城市之一,阿克蘇市具備成為樞紐城市潛質,阿克蘇市應明確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邊開放大通道樞紐城市,新疆區域副中心城市。

    二:規劃發展目標

    近期2025年目標:重點強調建設市域城市路網,推進阿溫一體化。

    中期2035年目標:完成阿溫同城一體化建設;完成阿克蘇阿拉爾一體化建設;建立阿克蘇市為中心的半徑500公里經濟圈。

    遠景2050目標:提升阿克蘇市絲綢之路經濟帶地位,進一步融入世界發展大格局;實現高品質城市建設和人民幸福感提升,成為南疆最佳居住地。

    筆者認為,阿克蘇至阿瓦提直線距離也就50公里左右,規劃也應強調阿克蘇阿瓦提一體化發展,同時在阿克蘇紡織工業城設立一處阿瓦提紡織工業園,稅收上繳阿瓦提縣,促進阿克蘇紡織產業集約化發展,形成產業聚集力,由紡織產業大區向紡織產業聚集強區轉變。

    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基本農田耕地保有量:1064.43km2(159.6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764.78km2(114.72萬畝)。

    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1.19以內。

    生態保護紅線:377.23km2。

    篇章中重點強調:貫徹落實天山南坡農業發展帶、阿克蘇河流域綜合農業發展片區、天山綠色生態屏障保護和沿塔里木盆地綠洲生 態環戰略格局要求,協同推進阿(克蘇)-阿(拉爾)一體化發展,強化阿溫同城綜合服務職能,構建“一核、兩軸、三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根據規劃圖示,阿克蘇市中環路內土地均沒有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外環內只有依干其鎮、托普魯克鄉少量土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這也為阿克蘇市未來城鎮化發展預留充足發展空間。但阿克蘇濕地公園被劃入生態保護紅線,這使得濕地公園處阿溫同城路網建設難度增大,路網跨越占地3000余畝的濕地公園將是個巨大難題。

    四:農業空間格局

    規劃中重點強調形成“一心、一園、兩帶、三區、多點”的農牧業發展格局。

    規劃圖中強調,將在柳源片區建設現代畜牧產業園,重點建設阿克蘇河現代農業發展帶,臺蘭河生態農業發現帶。依干其鎮、阿依庫勒鎮、哈拉塔勒鎮將將重點打造蔬菜種植產業集群,紅旗坡片區、依干其鎮、庫木巴什鄉、拜什吐格曼鄉重點打造林果產業集群。

    五: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

    規劃篇章重點強調:落實自治區“環塔里木盆地城鎮帶”城鎮空間格局要求。堅持生態文明底線約束,注重提升城鎮化質量,立足南疆地區阿(克蘇)-阿(拉爾)一體化建設,構建“一主三副四軸”的城鎮空間格局。

    推進“阿溫同城”南疆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篇中強調:推進南疆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共進“一核、一廊、一軸”空間結構,共同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推動主導產業協同錯位發展,打造區域文旅集散中心。

    共同推進生態宜居園林城市建設:建設 “一心、一軸、兩帶五區”風貌格局,打造區域性城市“生態綠核”,打造宜居宜業品質之城。

    規劃中提到:阿克蘇市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85萬,城鎮化率75% ,中心城區常住人口63.75萬。

    筆者認為,規劃既然強調阿溫同城一體化,打造南疆區域中心城市,應將溫宿發展規模考慮在內,阿克蘇溫宿應共同打造阿克蘇都市圈,阿克蘇、溫宿、阿瓦提、阿拉爾應合力打造三阿城市群。

    同時阿克蘇與溫宿都市圈城區人口目標定位至少應達到85萬,阿溫間行政區域具有巨大人口增量空間,例如塔村至大峽谷景區至G3012高速公路區域可設立托峰鎮、阿克蘇柳源鎮以東區域還可以成立2個鎮級行政區域(可設立塔里木鎮、喀拉玉爾袞鎮),溫宿五團南部區域也可設立2個鎮級行政區域(胡楊鎮、臺蘭河鎮)。遠期可在阿克蘇紡織城、阿克蘇市特色產業南園、共青團鎮、柳源鎮、古勒阿瓦提鄉、一師六團、新增鄉鎮的基礎上、設立縣級行政區,阿克蘇未來撤地設市后可形成三區規模,阿克蘇市都市圈發展前景可與喀什都市圈、伊寧都市圈處于同一層級。

    六:產業發展體系

    落實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阿(克蘇)—阿(拉爾)”一體化發展區以及阿克蘇地區“阿溫產業集聚區”產業發展要求,發揮阿克蘇市區域中心城市優勢,構建以能源化工、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建材冶金、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特色;現代商貿物流產業、文化旅游產業為支撐的“6+2”產業發展體系,基于“集群引導、園區整合、用地提效”思路,形成“五核五區”產業集群布局引導產業用地向園區集中布局。

    筆者認為:近年來阿克蘇對外貿易額逐年大幅上漲,隨著阿克蘇烏什別迭里口岸的持續完善,未來新疆自貿區可成立阿克蘇區塊。

    七:阿克蘇文化標桿

    塑造“水韻綠洲、多浪龜茲”的特色空間。

    城市設計重點地區:主要包括中心城區、商貿物流園、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紡織工業城。重點打造 “水韻綠洲,多浪龜茲”的城市風貌,統籌考慮城市建設區與周邊村莊發展 田園景觀的關系。凸顯“城綠相融、人城和諧”的生態休閑新形象。

    打造高低錯落、節奏起伏的城市天際線:中心城區整體控制城市公共中心、特色文化街區、城市公園廣場、河道兩 岸等重點區域的建筑高度、尺度,形成近低遠高、中心高外圍低的城市形態 ,城市中心高層建筑群建筑高度不超過100米,打造布局緊湊、層次豐富的城市公共中心形象。

    公共開敞空間管控:依托濕地公園、綜合公園與城市廣場,形成集中連片的城市活力公共空間區域,容納市民多樣化的親水活動,強調濱水空間與城市功能的有機銜接。

    文旅文旅融合篇章強調:以“冰火絲路,天山水城”為旅游形象定位,推動形成“一圈引領、兩帶聯動、四區并進”的全域旅游空間格局 打造四季旅游精品線路,沿主要交通道路打造春季賞花、夏季避暑露營及沙漠探奇、 秋季采摘攝影、冬季溫泉冰雪游線。

    根據規劃風貌圖,南城區已規劃南城景觀風貌軸,卡爾斯亞洪溝景觀風貌軸,南城景觀河從東城迎賓公園順著南寧東路與黃河路間區域,流經建設路、解放路、中原路南湖公園、幸福路到達民主南路,最后匯入多浪河三期鳳泉公園,未來隨著南城景觀河實施,水木蘭亭棚改房二期建設,南城區路網建設完善,同時小麥資本萬達廣場與市21中啟動建設,南城片區必將煥發新的活力。

    同時根據規劃風貌圖,原阿克蘇市多浪導流渠在規劃中名稱為團結渠,遠期希望能夠將團結渠在前程路處改道,順著江南大道引入阿克蘇河,這樣能夠提升江南大道與友誼路之間的城市環境,從而加快此區域的發展速度。

    八:高效集約共建幸福宜居城市

    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篇章中強調:采用“東擴、西優、南融、北聯、中修”的空間發展策略,形成 “一主、三副、三軸、六片區”的城市空間結構。

    一主:阿克蘇市中心城區

    三副: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副中心,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中心,阿克蘇商貿物流產業園副中心。

    三軸:

    融合發展軸:沿多浪景觀帶,串聯阿克蘇綜合服務主中心和溫宿縣中心城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城市發展軸帶。

    產業軸:沿城市外圍中環路,串聯主中心和副中心,打造產業集聚城市創新軸帶

    生態軸:沿阿克蘇河沿岸、串聯阿克蘇河沿岸生態用地,打造綠色休閑城市生態廊道

    六片區:中心城區,紡織城片區,經濟開發區片區,商貿物流園片區,西部生態融合片區,南部城鄉融合片區。

    筆者認為,此次規劃圖例中重點標注了中環快速路,阿克蘇市三大副中心與產業發展軸的建設均離不開中環快速路,中環快速路的建設可使阿克蘇三大產業副中心、機場、紅旗坡片區、實驗林場、依干其鎮、托普魯克鄉之間的通行時間縮短至30-40分鐘內。

    同時融合發展軸中重點強調了多浪河景觀帶,多浪河景觀帶已經成為阿克蘇地區的城市會客廳,相信未來隨著阿克蘇溫宿的進一步融合發展,多浪河四期(濕地公園至高速段)啟動只是時間問題,阿溫新城融合發展的最大難題就是路網建設,最好是能將景繡路延伸與稻香路貫通,同時友誼路延伸至新疆理工學院,這樣既能保證多浪河風景的延續性,也能將水龍(多浪河)、山龍(天山托木爾)連為一體,共同打造為阿克蘇市風水格局核心。

    預計未來2030年前,多浪河發展軸依然會是阿克蘇市與溫宿縣的主要發展軸,預計2030-2050間,阿克蘇市與溫宿縣的發展軸會由多浪河推進至中環快速路和阿克蘇河綠廊。

    九:打造高效綜合的交通網絡

    規劃重點強調: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依托“公-鐵-航”復合廊道,形成綜合運輸通道。

    鐵路層面:落實阿克蘇至喀什鐵路增二線、烏魯木齊至喀什高鐵(阿克蘇段)。 預留阿克蘇至伊寧鐵路、 別迭里邊境鐵路(阿克蘇 -別迭里口岸)通道、商貿物流園貨運專線。

    機場方面:落實阿克蘇紅旗坡機場等級4D提升工程,實現疆內樞紐機場作用,加強與內 地直飛航線數量,組織周邊支線機場形成機場群。

    此次規劃中,在圖示中新添加了G3036高速、G219溫昭公路等交通干道,同時規劃中提及了阿克蘇市至伊寧鐵路、阿克蘇至烏什至別迭里鐵路,烏喀高鐵阿克蘇段。

    筆者認為,商貿物流園貨運鐵路接通后,可在阿克蘇G3012高速與G314國道之間建設一處公、鐵、航空貨運機場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這能夠極大提升阿克蘇工業產品、農產品的運輸效率,同時能夠積極促進阿克蘇市成為新疆西部物流中心,遠期阿克蘇地區外貿具有規模和比較優勢后,可提升成為阿克蘇國際陸港區。

    最后,規劃中強調了未來阿克蘇機場在三期改擴建后,明確機場等級將提升為4D機場。

    十:完善城鄉公共服務

    學有優教:加快實施教育優先戰略,以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核心, 補齊教育短板,做優做強基礎教育,做大做強職業教育,建設區域性教育人才高地。

    病有良醫:全力建設健康阿克蘇,強化市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提升醫院臨床能力,加強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等服務站建設。

    文化惠民: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合理配置城鄉公共文化資源,構建覆蓋全市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體有康?。?strong style="color: blue;">以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為抓手,不斷補足體育設施短板,推進體育運動和全民建設運動發展。

    老有頤養:實施阿克蘇城市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提高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參加職工社會保險比例,基本實現區域內法定人 員全覆蓋,構建醫養結合、便捷可及的養老服務體系。

    此篇規劃中提到,阿克蘇市未來將做大做強職業教育,建設區域性人才高地,強化市級醫療服務能力,補齊體育設施短板。

    筆者認為,隨著阿克蘇市與阿拉爾市一體化發展,阿阿城市群必將會是南疆區域教育高地,目前阿拉爾市已經擁有三所大學(塔里木大學、塔里木理工學院、高等教育聯合人才基地),一所大專(塔里木職業技術學院),阿克蘇市擁有一所大學(新疆理工學院)、一所大專(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共計4所大學兩所大專,學校規模數量與人數,已經僅次于烏魯木齊市。

    阿克蘇與一師醫院同在健康路,目前兩所醫院的后續發展已無地可用,未來將嚴重影響兩所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服務水平,為了合力打造南疆醫療高地,阿克蘇地區應全力收購一師人民醫院現有業務用房,同時在醫療薄弱的南城區劃撥地塊,由一師異地建設新院區,建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第一師醫院阿克蘇院區,這也將成為兵地融合的典范。

    十一:兵地融合共發展篇

    堅持兵地一盤棋,重大基礎設施同步建設,全面推進兵地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和民族團結進步、干部人才等方面的融合發展,實現設施共建、資源共享、深度嵌入、優勢互補。統籌兵地融合互助互利,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交通體系互聯互通,推進兵團與地方在公服設施以及生態方面的融合,增強區域服務保障能力。

    正在建設和即將建設的兵地融合交通干道:G3012至喀什、庫爾勒,G219溫昭公路至伊寧G219阿烏阿公路至(別迭里)阿合奇,G3036高速至阿拉爾,G580阿和公路至和田G689阿拉爾至塔中南屯,S233阿拉爾至塔中且末,G687鐵門關至阿拉爾,G217庫車至阿拉爾至圖木舒克。

    筆者認為阿克蘇與一師可以說是兵地融合的典范,產業園區合作有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交通合作有G3036高速公路,阿克蘇市阿拉爾城市群已成為塔里木盆地與新疆西部C字型中心城市,未來阿阿城市群將成為南疆教育、科研、醫療、商貿、交通物流中心。

    本文規劃來源于自阿克蘇市政府官網規劃信息公示,規劃內容摘選自《阿克蘇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文章中筆者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存在片面性與局限性。如有偏頗請以政府官網發布的信息為準!

    上一篇: 「微重點」新疆南疆常見荒漠野生植物,看看你認識多少種
    下一篇: 盤點國內10大禁地,至今謎團還無人能解釋,游客直言:不敢進!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