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養屋,屋養人”:不管農村還是城里,就是最好的“風水”!
98 2025-08-17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俗語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部分。
每個人都說過俗語,每個人都曾經體會過這些雖然有些粗鄙,但是更多蘊含著道理的句子里道理卻是我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很多時候,我們在人生道路上的歧途,都是被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解決的。
俗語可以說是眾多前輩用血與淚總結下來的經驗,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雖說俗語產生于古老的農村,多數都是一些目不識丁的平民百姓創造的,但這其中卻包羅萬象,大有智慧。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門前水,屋后墳,家旺人盛子榮歸。”這句話的前半句表述的是一種現象,后面才是重點,說的是前面現象所引起的后果。
“門前水,屋后墳,家旺人盛子榮歸”要想了解這句俗語,我們必須了解另一個和他相反的俗語,那就是“門前墳,屋后水,家敗人亡子不歸”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如果要蓋房子,一定不能讓房子的格局面朝著墳墓,而后面就是水。
家門前有墳地,哪怕是現在,人們的心里都會有些不舒服。而且古時候和現在不同,古時候還不是火葬,那家門口埋葬的可是貨真價實的尸體了。
如果前一個有些玄而又玄得感覺,那后一個則是有一定的依據了。那就是如果家里臨近水源,不但濕氣太重對人的身體不好,久而久之,潮濕的土壤也不利于地基的穩固,是個實打實的安全隱患。
有了這樣的認識,大家也就明白了我們今天要提的那句俗語是什么意思了。如果屋子前面是水流經過,大家每天打開房門,就能看到涓涓細流經過,和如茵綠草搭配在一起,一定是讓人心曠神怡的。
而墳墓在屋后的話,我們也不會看著覺得瘆人,自然也沒有那么多顧慮了。
房子的選址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些和風水有關的學問并不是迷信,更多的是一些實用的小知識。也正是因為如此,哪怕今天,類似于坐北朝南之類的講究也是大家所默認的道理。
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早懂少吃虧,古人的智慧以及忠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很多人都問我,想要學習很多古人的智慧,卻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學起?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從書本上獲取!
那么該看什么書呢?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一看《增廣賢文》,這本書收錄了從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增廣賢文》,真的是一本很不錯的讀物。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語句簡練,通俗易懂。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世間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腹有詩書氣自華,筆下能點旌旗軍。
《增廣賢文》從廣義上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閑暇的時間,下班坐車或者睡前,都可以讀一下《增廣賢文》,充分的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還能增長見識與智慧,豈不是一舉兩得。
現在購買,還送一本《道德經》!白巖松多次講到了道德經對他人生產生的感悟,在前四十多年里,影響白巖松人生的有四本書:《新華字典》、《朦朧詩選》、《曾國藩傳》與《道德經》。
和孩子一起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才華有智慧的人,不會被埋沒!讀《增廣賢文》更懂社會潛規則,讓孩子出社會少吃虧!《增廣賢文》+《道德經》,兩本僅需48元,讓自己擁有人生大智慧!
<script src="http://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6813683759494201859"></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