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金鏡》清代乾隆時期編纂的風水典籍 之1
172 2025-08-18
五十歲,兜里剛攢下一點底氣,最怕的不是變老,而是被“親情”一口一口啃光。
父母一句“養你這么大”,兄弟姐妹一句“小時候我背過你”,兒女一句“別人爸媽都幫”,像三根軟繩子,把最后一點運氣往外拽。
拽得多了,人就空了。
孝,不是承包。
老家鄰居老李,每月給母親兩千,母親種菜養雞,錢夠用,人也不悶。
老李說:“真接到城里,電梯她不會按,馬桶不會沖,天天吵架,我折壽。”聽起來涼薄,其實是把“孝”拆成零件:錢、陪伴、距離,各就各位,不互相擠兌。
兄弟姐妹的忙,只能救急。
老趙借給弟弟十萬做生意,三年回本一分沒還,再借就是翻臉。
老趙后來學乖:救急可以,救窮免談。
不是沒良心,是五十歲的錢包,再也經不起“無底洞”三個字。
兒女成年,斷供是最后的溫柔。
小區老張去年停了兒子的房貸,兒子頭兩個月罵娘,第三個月跑去做銷售,現在每月往家打一千。
老張說:“疼孩子是本能,疼到沒邊就是害?!?/p>
夫妻才是最后一張存折。
老劉兩口子退休金加起來六千,不多,但月月到賬。
他們每天傍晚一起買菜,一個挑西紅柿,一個還價,像排練了三十年的雙人舞。
老劉說:“別的都是客人,老伴是房東。”
五十歲的運氣,說到底是“不透支”。
把父母的、手足的、兒女的份額各歸各,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留一點,老了才有燈火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