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周邊古村落自駕游,到這15個古村看看,值得你細細品味
周末想找個清凈又有味道的地方散心?寧波周邊的古村落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這些藏在山野間的老村子,不僅風景美得像畫,還藏著幾百上千年的故事。今天給大家推薦15個超有味道的古村,自駕過去超方便,保證讓你看得過癮、玩得盡興!
第一站:許家山村
這個村子簡直就是石頭堆出來的童話世界!500多年的古樹、彎彎曲曲的卵石路,還有整片整片的石屋,走進去就像穿越回了古代。最絕的是,村里人現在還保持著老傳統——趕牛耕地、釀番薯燒酒、搗年糕,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老手藝人在編竹器。站在村口往遠處看,梯田一層層的,配上那些石凳、石窗,滄桑感撲面而來,拍照都不用加濾鏡!
第二站:清潭村
歷史控一定要來這兒!500多年的雙枝廟、200多年的孝友堂,還有明朝大儒方孝孺講學的地方。村里有條清溪,周圍九座山峰圍成"九龍搶珠"的格局,風水好得不得了。張姓村民都說自己是張良的后代,耕讀傳家,出過五六十個當官的,走在青石板路上都能聞到書香味兒。
第三站:梁坑村

村頭有座爬滿藤蔓的石拱橋,旁邊三棵古樹最老的都515歲了!潘氏宗祠特別氣派,晚清建筑保存得跟新的一樣,戲臺上的雕花精細得讓人挪不開眼。夏天來最舒服,坐在古樹下乘涼,聽著溪水嘩嘩響,整個人都放松了。
第四站:麻岙村
"陳家三臺"古宅群超震撼!九個大院排成三排,卵石巷子七拐八繞的,據說這是方孝孺親戚避難時建的。走在高墻夾著的小巷里,陽光從屋檐縫漏下來,斑斑駁駁的光影特別有味道。
第五站:箬岙村
三面環山像個燕窩,老房子上的雕花美哭了!村口有棵百年大樟樹,樹底下流過的小溪清得能看見魚。褚氏宗祠里還保留著明朝的耕讀文化,書房里的老家具現在看都不過時。

第六站:東岙村
1400年的老村子!兩條溪水繞著村子轉,冬天暖和夏天涼快。這里以前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老碼頭還能找到當年的痕跡。五個自然村連成一片,逛一天都走不完。
第七站:西岙村
南宋的惠德橋、千年的集福寺,還有十二個進士的傳說!正月十八能看到30多米長的雙龍燈,場面特別熱鬧。村里的四姓祠堂超罕見——陳、鄭、周、王四個家族共用一個祠堂,門口兩只南宋的"云鼓"現在還能敲響。
第八站:龍宮村

光聽名字就想去!龍溪、龍橋、龍樹...村里到處是"龍元素"。陳氏宗祠門口一對石獅子威風凜凜,"三串堂"老宅的雕花石窗上兩條龍搶繡球,活靈活現的。下雨天來更有感覺,霧氣繞著青瓦白墻,仙氣十足。
第九站:力洋村
古宅墻上有槍眼你見過嗎?這兒的房子都是防海盜設計的,迷宮一樣的小巷、又高又厚的院墻,像走進武俠片場。"四鳳穿牡丹"的雕梁、"一鷺蓮荷"的宅院,細節精致到爆炸!
第十站:中堡溪村
春天來最驚艷!3000畝桃李花開得像粉色的海洋,農家樂做的水蜜桃罐頭甜過初戀。村里拿過好多旅游大獎,東山桃園還是3A景區,帶孩子來摘果子、喂小雞,體驗純正的田園生活。

第十一站:巖頭村
650年的古村保存著超多民國建筑,五馬頭墻只有古代大官家才準建,這兒居然有好幾處!廣濟橋下的溪水清清涼涼,夏天踩水玩特別爽。老街上都是手工藝品店,藤編籃子、竹雕小擺件買回去當伴手禮正合適。
第十二站:東門漁村
海鮮愛好者天堂!跟著漁民出海撈螃蟹、釣海魚,回來直接在民宿加工。正月十四比過年還熱鬧,舞龍舞獅、放海燈,還能看到國家級非遺"開洋節"。電影《漁光曲》就是在這兒拍的,老碼頭拍照超有感覺。
第十三站:柿林村

全村都姓沈!秋天來最棒,柿子像小紅燈籠掛滿枝頭,村民會教你做柿子餅。央視《百家姓》專門來拍過,元朝老房子冬暖夏涼,坐在門檻上啃現摘的"吊紅"柿子,甜得黏嘴巴。
第十四站:金冠村
北宋兵部尚書隱居地!溪水把村子分成兩半,卵石路兩邊都是清代老宅。這兒還是紅色根據地,革命烈士故居保存完好。夏天來避暑絕了,山泉水冰鎮西瓜,甜度直接翻倍。
第十五站:方家河頭村
傳說秦始皇妃子命名的村子!千年古樟樹要四五個人才能抱住,樹蔭底下喝茶打牌爽歪歪。新開的文藝民宿超適合拍照,白墻黛瓦配上古道,隨便一拍就是大片。夾岙嶺古道走一圈,滿眼都是綠油油的竹林。
這些古村離寧波市區都不遠,路也好開,周末約上三五好友,或者帶上家人,來場說走就走的古村之旅吧!老房子會講故事,古樹藏著秘密,連青石板路上都刻著時光。記住要慢慢逛,跟村里的老人聊聊天,嘗嘗農家菜,你會發現每個村子都有說不完的趣事。這樣的旅行,比逛商場有意思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