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派理論再經后世整理而成風水古籍《新刻石函平砂玉尺經》
1363-新刻石函平砂玉尺経 劉秉忠(元)注釈 劉基(明)2冊 明刊本

《新刻石函平砂玉尺經》是一部在風水領域具有重要地位的術數類書籍:
題為元劉秉忠撰,明劉基解。
原書藏故宮,系明萬歷丙午年匯賢齋刻本,為罕見之善本。此外,還有清宣統二年上海廣益書局石印本等。
“石函” 一詞,可能源于古籍的貯藏形式(以石函封存以示珍貴),也可能象征其理論如 “石” 般堅實、“函” 般包容,蘊含天地規律。
“平砂玉尺” 中,“平砂” 指勘察砂(山)的形態與方位,“玉尺” 則象征以精準尺度(如羅盤分金)丈量風水吉兇,體現了 “形法” 與 “理氣” 結合的風水理念。
明清時期,宮殿、皇陵、宗祠等建筑選址多遵循其理論。例如,北京故宮的水系布局(金水河從西北乾方流入、東南巽方流出),暗合 “乙丙交而趨乾” 的水局理念;江南民居的 “前塘后河” 格局,也體現了 “聚水藏氣” 的思想。
系統構建了 “龍、穴、砂、水、向” 五位一體的風水框架,其三合五行、四大水口等理論成為后世風水師勘察陰陽二宅的核心方法,影響延續數百年。清代蔣大鴻《平砂玉尺辨偽》、沈竹礽《地理辨正抉要》等著作均以此為基礎展開闡釋或批判。
《石函平砂玉尺經》以三合五行為骨架、消砂撥水為方法、玉尺分金為尺度,構建了一套完整的風水理論體系,既是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探索成果,也是傳統文化中 “天人合一” 思想的具象化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