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迷信之毒:有黨員干部決策時看風水
50 2025-08-25
最近年輕人壓力山大,總想找點心靈寄托,養只鳥似乎成了新潮流。
2025年這半年,社交媒體上刷屏的都是各種手養小鳥的萌寵視頻,網紅們帶貨鳥糧、鳥籠,線下咖啡館都改成鳥主題了。
這股風刮得猛,但別光顧著跟風,養鳥背后那些坑,不踩不行。
說白了,養鳥確實解壓。
年輕人不像老一輩遛鳥玩閑情,現在講究“手養”小鳥培養感情,每天喂食逗弄,看著毛茸茸的小家伙在手上跳,工作煩惱都散了一半。
網上那些視頻為啥火?
就是這種親密感戳中人心。
疫情期間有人靠窗觀鳥熬過隔離,鳥鳴聲能讓人靜下來,比刷手機健康多了。
鳥店老板說生意漲了三成,不少人沖著風水好運來買鳥,說能招財旺家。
跨境平臺上鳥糧、鳥玩具賣爆了,老外也愛這調調,市場潛力大著呢。
但真養起來,問題一堆。
鳥不是貓狗,易生病不說,獸醫少得可憐。
鳥糞亂飛,家里空氣臟,小孩老人過敏起疹子的例子不少。
更別提噪音,大早上鳥叫得歡,鄰居投訴不是新鮮事。
最關鍵的是法律紅線——畫眉、鷯哥這些傳統觀賞鳥,早被列進保護名錄了,私人養著就違法。
去年山東有人掏鳥窩賣鸚鵡,直接蹲局子了。
網上教程教人改造婚戒當“離婚戒”挺勵志,可養鳥不能光圖新鮮,得負責任。
養鳥是好事,樂趣多,可別讓潮流沖昏頭。
健康、法律、鄰居關系,這些都得掂量清楚。
不然,鳥飛了、病來了、罰單到了,只剩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