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當“大領導”,秦光榮請風水大師布下“八卦陣”
196 2025-08-25
1990年,畢業后的我來到湘西永順縣工作。這是一座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小縣城,北鄰桑植縣,東連張家界市永定區和懷化沅陵縣,南部與古丈縣、保靖縣接壤,西與龍山縣為鄰??偯娣e3811.7平方千米,總人口54萬人(2015年)。
全縣轄12個鎮、11個鄉:靈溪鎮、首車鎮、澤家鎮、芙蓉鎮、永茂鎮、石堤鎮、塔臥鎮、萬坪鎮、青坪鎮、砂壩鎮、松柏鎮、小溪鎮、兩岔鄉、西歧鄉、對山鄉、高坪鄉、朗溪鄉、潤雅鄉、車坪鄉、毛壩鄉、萬民鄉、鹽井鄉、顆砂鄉,本輯照片全部拍攝于縣城靈溪鎮。
2006年的永順與90年代的縣城變化并不大,孩子們還是一樣的對外來的陌生面孔好奇。
走在去永順紡織廠的路上,遇到街頭這個拜佛的女人,她試圖抓住每一根稻草,對我傾訴她的房子被拆了。
剛來永順時,我很好奇人們上街都要背著重重的背簍。由于山區多梯坎,道路狹窄陡峭,挑擔不方便,背簍成了人們最實用的工具。
下河洗衣背背簍,去田間地頭更是用背簍背工具去,裝上蔬果回,湘西的小孩子也都是在背簍里長大的。宋祖英的《小背簍》歌就是唱的背簍里長大的情懷。
背簍有各種式樣,裝柴的編織粗糙,背娃的篾絲細膩,還有各種圖案和花紋。
“兒背簍”為長筒形,腰小口大,專用來背孩子;“柴背簍”篾粗肚大,經摔打,砍柴、扯扯豬草用;“扎背簍”腰細,底部為方形,口為喇叭狀,高過頭頂,像一個倒立的葫蘆,背得多,主要用來摘苞谷;還有一種木制背簍,由幾根木棒做成能置物體的架子,用篾絲做背帶,用來背原木、送肥豬。
每家每戶都會有背簍,市場上買背簍粗蔑和細蔑做成的背簍價格差別很大。
沿街擺攤和市場上到處都是用的背簍,背簍倒扣著可以用來坐,看熱鬧時背簍更是墊腳望遠的好工具。
文化館的這棟老房子,現在不知道已經拆除了沒有,很懷念當年在里面沖洗放大黑白照片。
吊腳樓是土家族人的常見建筑式樣。
街頭景像1-土家族神醫。
街頭景像2-看相算命
街頭景像3-老人們最簡易的智力游戲。
街頭景像4-擺棋攤
街頭景像5-紙牌
街頭景像6-剃頭攤,那時街頭還有很多這樣的,集中在橋頭。
猛洞河橋頭,低頭沉思的青年,像90年代的我,與這個小縣城格格不入。攝影:陳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