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個村莊,風水極佳名人輩出獨一無二,被稱“千古第一村”

芒果旅行日記:江西有個村莊,科舉仕宦、文教經商英才輩出,現存文物古建眾多,僅匾聯就有622塊(對)之多,被專家評贊為“江西獨一無二,全國少見”,是江西傳統村落的代表,被譽為“千古第一村”。

這個村莊叫流坑村,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歷史悠久,始建于五代南唐時期,據說其先祖是唐代宰相董晉,至今村民大都姓董,是個董姓聚族而居的村落,一村一姓延續千年。村里文物古建眾多,是首批中國傳統村落。


流坑村為什么被稱為“千古第一村”?
其一,文士名人輩出。如一門五進士的董儀一家,《宋史》有列傳的北宋名宦董敦逸,北宋武狀元董藻,“恩榜狀元”董德元(可惜因依附秦檜身后名不好),流坑理學宗師董德修,《明史》有傳且參與《永樂大典》纂修的董琰等等,后人有云“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

其二,風水布局奇妙。流坑村一面背山三面環水,似“金帶環抱”,東南西北各有山依靠,形成“羅城”之勢,烏江自村東南折轉西北再往西流,“藏風聚氣”可謂地戶緊閉龍氣不泄。正是書上所說“前有高阜后有崗,東來流水西道長;子孫世代居官位,紫袍玉帶伴君王”的風水寶地。

其三,文物古建眾多。據說在萬歷年間(1573年—1620年),董氏家族共有書院、書屋28處,村中人文紀念性建筑如狀元樓、子男封爵坊、五桂坊、文武魁元坊共等33處,可謂星羅棋布。


這樣的古村落在全國亦是非常罕見,怪不得被稱為“千古第一村”??上У角宄┢谔杰姽ト肓骺哟?,燒殺搶掠打砸,損毀了很多建筑搶走了很多錢財,自此流坑村開始慢慢蕭條。民國時又遭北洋軍閥搶掠,燒毀了董氏大宗祠和村中十余座宅第,上世紀六十年代又因人為原因焚毀了很多文物古建筑,令人扼腕嘆息。


圖為理學名家宅,是一座明代建筑,為明代刑部正郎董燧故居,門前兩側分立石獅一對,門楣上懸掛著“理學名家”牌匾,據說是明代太子少保、吏部尚書曾同亨所題。

圖為懷德堂,也是一棟明代建筑,為明代儒商董國舉之宅,門上刻著“尚義門”三字,進入里面前堂正中刻著“正大光明”匾,下方三幅壁畫寓意特別,意為丹鳳朝陽,爵祿封侯、榮華富貴、三級連勝。


走在流坑村里,一股歷史滄桑的氣息撲面而來,這里無論石板路、小巷子、祠堂、民居、牌匾都散發著古樸的氣息。如今的流坑村正在大量修繕古建筑,也許不久的將來,這里可以恢復“千古第一村”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