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買子母門,這點很重要!
169 2025-08-26
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本小書——《旺自己:超級開運的188個玄學小妙招》。
書很薄,只有 4.5w字,約等于正常書籍厚度的一半,也剛好等于我日更30天的總字數(開個玩笑)。
全書從養成好運體質、旺財運、旺桃花、旺居住風水、旺事業、出行開運、買車開運、提升考試運、穿衣開運、挑選吉日、開運物件以及低谷期自救等等方面展開,全面到堪稱玄學簡易版百科全書。
如作者所說,該書是一本“輕松實用的開運手冊”,主打一個隨用隨查。
各個章節獨立性很高,甚至翻開書從任何一個章節的任何一頁開始讀,都能讀得明白。
本次想給大家分享書中的第一個章節主題——我們要如何養成“好運體質”?
傳統文化認為,嘆氣是一種傾瀉自身元氣的行為,會導致個人氣場虛弱、運勢下滑。而抱怨的本質是不斷地重復問題,而非解決問題。抱怨的話聽在別人耳朵里,也會加強“這個人很不順”的印象,在能量層面就很容易吸引更多不順。
《旺自己》
作者認為,語言不僅是溝通工具,還會影響個人的氣場和運勢。
一次嘆氣和抱怨看起來是小事,但是長期積累下來會形成負面能量場,也就阻礙了好運降臨在自己身邊。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我們頻繁地說出負面的語言,我們自己的潛意識就會漸漸當真,從而將其變成現實。
打個比方,當你習慣說“我好丑”,就算你說這句話的時候只是想謙虛一下,并不認為自己真的丑,但是長此以往你身邊的人就會當真,而身邊人又是你的鏡子,于是你從別人的眼中看到自己很丑,從而內化自己很丑這個“事實”。
反之,如果你一直說“我好漂亮呀”,說得多了自身包括身邊人都信以為真,你也會逐漸自信起來,從而真的變得更美。
不抱怨的底層邏輯其實還是“吸引力法則”——你相信什么,你就會吸引來什么。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做到“不抱怨”呢?作者給出了3個方法:
① 覺察記錄,打破無意識習慣
我們要逐漸養成自我覺察抱怨話語的習慣,在大腦里安一個警衛,一開口抱怨就立馬敲響警鐘,也可以做紙面記錄,寫下自己更容易在什么情況下抱怨,以此規避。
②語言轉化,將消極表達轉為積極表達
抱怨的本質是聚焦于問題,而積極表達則是聚焦于解決方案。我們可以轉化自己的表達方式,比如說:
將“我怎么總是這么倒霉”改為“這次不太順利,下次我會準備更加充分!”
將“他真的很討厭!”改為“下次要調整一下跟他的溝通方式了”。
③“能量止損”機制
抱怨很難完全杜絕,但是我們可以阻止負面語言的擴散。比如:抱怨完之后立即補一句好話,“今天天氣不好!”,補一句“但好在空氣還不錯”;也可以限制自己的抱怨時間——這件事我可以抱怨 3分鐘。我有個好朋友就經常使用第一種方式,她通常抱怨完之后立馬就能勸說自己接受這件事情,我稱之為很會自洽。
看到一個書友的高贊評論:“想嘆氣的時候就吸氣,想抱怨的時候就許愿!”
正所謂“愛笑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減少負面表達,增加積極表達,才能吸引來好運呀~
一個人的志向,往往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傲⒅疽摺辈粌H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能量場——當你錨定一個宏大的目標,整個宇宙似乎都會為你助力。
《旺自己》
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span>
我們發現志向遠大的人更容易吸引好運,這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和行動都更加堅定且積極,這樣自然能吸引到更多的機會。
“天助自助者”,目標越是遠大,行動越是堅定,我們自身的能量就越是容易聚集,更加容易激發出自身的潛能,干成大事。
志向遠大的人往往不容易被困難打倒,每當遇到困難,她們內心的想法可能是這樣的:“我以后可是要成為xxx的人,這點困難算得了什么呢!小小挑戰何足掛齒,沖就完事了”。
作者還強調:“立志要高不是空談夢想,而是用高維思維指導現實行動?!?/span>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定下一個遠大的目標,認準這個方向堅定前行,整個宇宙都會為你助力。
定期斷舍離不僅僅是在整理雜亂的物品,更是在清理內心的淤積,讓新的能量流動起來。
從環境風水和個人風水的角度來看,定期清理無用之物,讓好的氣場流動起來,往往更容易讓人保持清晰的思維、高效的行動,以及收獲不可思議的好運
《旺自己》
作者總結了我們需要定期斷舍離的 3個方面:
①環境斷舍離
古人講“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臻g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和執行力。
雜亂的空間會讓居住者思緒變亂,行動力也變差,而整潔的環境能居住者的心情變得美好,做事情也更加有動力。
無用的舊物也可能儲存著消極的情緒,從而影響我們當下的狀態。清除舊物就像是給心騰出空間,讓更好的人事物住進來。
②人際斷舍離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是有風水效應的。
我們應該遠離那些充滿負能量、消耗型的關系,減少無效社交,將時間花在與共同成長、相互激勵的朋友之間,與之建立深度連接,這樣我們才能變得更好。
遠離消耗,靠近滋養。
③思維斷舍離
“放下執念,方可輕裝上陣”。放下我們對過去的悔恨、對未來的焦慮、對他人評價的在意,明確這些東西除了消耗我們的能量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全情投入,活在當下。
作者認為:“斷舍離不是失去,而是為了更完整地擁有——擁有清爽的空間、優質的關系和澄澈的內心”。
當你定期斷舍離那些負面的東西,你會發現整個人的狀態都變得輕盈,如同新生。
玄學不是巫術,而是古人總結的“能量管理學”。
正如作者所說:“玄學的終極目標,是讓你自己成為“高能量體質”——心態穩、行動順,自然能吸引好事發生”。
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從少抱怨一句開始,從定一個目標開始、也從定期斷舍離開始,逐漸養成高能量體質。
祝愿我們都一樣,笑口常開,好彩自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