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潘閬的二十首詩詞,值得品讀
潘閬(約962一1009),字夢空,自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一說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宋初著名隱士、文人、詞人。
潘閬曾居于錢塘。賣藥京城,好結交貴人或帝王近侍。有詩名,宦官王繼恩薦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賜進士及第,試國子四門助教。不久,察知狂妄,追還詔書。宋真宗時,王維恩豪橫欺罔,漏泄朝廷機事,下獄。也準備逮捕潘閬,潘閬潛遁。咸平初回京,府尹收系治罪,被真宗釋放,任滁州參軍。后卒于泗上。
潘閬為人疏狂放蕩。其詩詞俱工,尤以詠錢塘江潮詞著名。與寇準、錢易、王禹偁、林逋、許洞等交游唱和,著《逍遙詞》。

【雪夜有感】
大雪擁蓬戶,寒夢不成歸。
孤坐北窗風,飄落辭家衣。
向曉酒力減,背壁燈影微。
誰知游子心,暗逐長空飛。
【春日對酒書事】
車馬不暫駐,年光如瀉波。
人間歡樂少,陌上別離多。
往事只如此,浮生終若何。
花前一尊酒,得失且高歌。
【渭上秋夕閑望】
秋色滿秦川,登臨渭水邊。
殘陽初過雨,何地不鳴蟬。
極浦涵明月,孤帆沒遠煙。
漁人空老盡,誰似太公賢。
【錢塘秋夕旅舍感懷】
永夜不能寐,閑門懶復開。
片心生萬緒,孤枕轉千回。
敗葉聲如雨,狂風響似雷。
更堪江上笛,歷歷有余哀。
【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
久客見華發,孤棹桐廬歸。
新月無朗照,落日有余暉。
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
時聞沙上雁,一一皆南飛。
【寄石隱之】
獨上危樓返照間,亂鴉群鳥噪回還。
故人歲暮在何處,空見千山與萬山。
【題資福院石井】
炎炎畏日樹將焚,卻恨都無一點云。
強跨蹇驢來得到,皆疑渴殺老參軍。
【呈錢塘知府薛諫議】
再到錢塘眼暫清,騎驢看月又南行。
可憐一片西湖水,不得垂綸老此生。
【樽前勉兄長】
一家久寄浙江濱,倏忽如今二十春。
須信百年都似夢,莫嗟萬事不如人。
樽中有酒何妨醉,篋里無金未是貧。
但看故鄉榮達者,算來多葬北邙塵。
【瓜州臨江亭留題】
誰構危亭已半空,野人時得恣疏慵。
閑觀揚子江心浪,靜聽金山寺里鐘。
醉臥豈能妨燕雀,狂吟爭法勸魚龍。
夜來雨歇蛙聲亂,憶著嵩陽千萬峰。

【憶余杭·長憶錢塘】
長憶錢塘,不是人寰是天上,萬家掩映翠微間。處處水潺潺。
異花四季當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別來隋柳幾經秋,何日地重游。
【憶余杭·長憶錢塘】
長憶錢塘,臨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攜杖遍曾游。閒話覺忘憂。
栴檀樓閣云霞畔,鐘梵清宵徹天漢。別來遙禮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憶馀杭·長憶西湖】
長憶西湖,湖上春來無限景,吳姬個個是神仙。競泛木蘭船。
樓臺簇簇疑蓬島,野人只合其中老。別來已是二十年,東望眼將穿。
【憶馀杭·長憶西湖】
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
【憶馀杭·長憶孤山】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憶馀杭·長憶西山】
長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舊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闌看,終是欠峰巒!
【憶馀杭·長憶高峰】
長憶高峰,峰上塔高塵世外,昔年獨上最高層。月出見觚棱。
舉頭咫尺疑天漢,星斗分明在身畔。別來無翼可飛騰,何日得重登。
【憶余杭·長憶吳山】
長憶吳山,山上森森吳相廟,廟前江水怒為濤。千古恨猶高。
寒鴉日暮鳴還聚,時有陰云籠殿宇。別來有負謁靈祠,遙奠酒盈卮。
【憶馀杭·長憶龍山】
長憶龍山,日月宮中誰得到,宮中旦暮聽潮聲。臺殿竹風清。
門前歲歲生靈草,人采食之多不老。別來已白數莖頭,早晚卻重游。
【憶馀杭·長憶觀潮】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注:圖片為施云翔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