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滄州一個特殊的縣級行政單位,前身為省屬國營農場,有原生態濕地

    147小編 83 2025-08-28

    南大港產業園區——你聽說過嗎?這么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地方,竟然藏著太多故事。誰能想到,一片靠海的小地方,會因為一位捻軍英雄的隱居而被歷史悄悄記下?但說到底,南大港這地名本身,背后的來龍去脈就不簡單。你要是有閑心,咱們慢慢翻著講。

    南大港過去其實就是退海之地。說白了,早些年,這兒還是海水退下來的灘涂,風揚沙狂,你要是站在蘆葦蕩里,估計能踩上一腳泥,鞋都拔不出來。六百年多頭的歷史,記得住的,沒幾個。我認識的老一輩,聊起這地方,頭一句基本是“那時候,風簡直扎人”。

    有件事兒,咱得從1943年說起。當年,大趙村那一仗,山東軍區的副司令員,黃驊,死在前線。人走了,身后卻留下名——原本叫“新青縣”的地方,干脆改名為“黃驊縣”以紀念他。南大港一帶,那會兒各村都歸黃驊縣城關區管,區里管的事多得很,能記清楚誰是哪村的,算你人才。

    幾年換一個名字,十里八鄉歸過來、又劃出去。南大港就像個皮球,被各種區縣輪番踢。1956年又撤區并鄉,成立了王徐莊和孔家莊兩個鄉。你要是本地人,那一年估計挺混亂,聽著廣播說今天這一片劃到哪里,明天又歸誰手里。

    聰明人懂得撿機會,南大港不是省油的燈。1957年春,大家伙齊心把水庫修起來。你想想,四萬民工,黏在一塊干了兩個月,堤壩拉了近六萬米,那時候飯錢都省著花。終于等到水沖進來,庫里蓄著三億立方米的水,這地才真正像個能開發的地方。順手也捎了個名頭——跟北邊水庫對著,干脆就叫南大港水庫。

    后來的事兒更有意思。1958年,黃驊縣一咬牙,把轄內十來個村往一起歸并,新冒出來的“南大港農場”,名義上一體化,實際上誰都想占點便宜。農林牧副漁,五業輪著發展,誰家能分到好工種,全靠本事和運氣。

    日子就這么一撥一撥收拾著,人走政策留,名頭不停變。到1962年,場子又歸河北省農墾局管??勺兊牟皇敲?,是生存法則。1966年,油田進場,把水庫也碾沒了,全體改種旱田。濕地一夜變臉,人的命,也像被撥動了撥浪鼓。工廠、鹽酸廠、糖酒廠,甚至煉油廠都開始冒頭,那幾年,整個南大港,人們嘴里的話最多就是“能分到哪兒干活”。

    別以為到了新世紀南大港就安生了。2003年又體制改革,名字上刷刷地改,農場歸了滄州市,成了管理區。2007年趕上渤海新區風口,又變成了南大港產業園區。你說一個地方能改名改這么多回,是不是有點像劇里的主角,換身份玩命活。

    要說這地方頂得住變化,還真不失為個寶地。北面靠著京津,東邊面渤海,離黃驊港、天津港都不過80公里,一小時交通圈,主干道像麻花一樣擰著,跑貨車司機最清楚:“躥到哪兒都方便?!苯蛏歉咚佟205,沿海、石黃......這些路,聽著就脆生。

    這地不光交通牛,還藏著一段傳奇——捻軍首領張宗禹的隱身記。你不認識張宗禹?咱說白了,就是晚清那陣,在淮北翻天的人。捻軍起義一鬧十五年,弄得清廷焦頭爛額。誰能想到,時過境遷,最后東捻軍敗得快,西捻軍還在陜甘殺得混天黑地。張宗禹就是西捻軍的那號人物,風頭正勁的時候,接到同袍急信,一路北上救急。結果到盧溝橋,才曉得人家已經全軍覆沒。你說心里那滋味,鐵血男兒也得咬碎牙往回咽。

    一路被清軍堵在三百里河道間,進退不得。最后一戰在玉林鎮徒駭河邊,暴雨傾盆,河水像怪獸一樣膨脹。清軍竟放黃河水沖淹,要的是個痛。張宗禹趁夜帶著幾個人突圍,一路東躲西藏,混到南大港孔莊子,給自己起了個假名字——童子師。以前帶兵打仗,后來在村里柜臺后頭掂量草藥、看風水,那心氣,估計早就郁積成疾。二十年后,他帶著秘密死去,臨了才對人說:其實我就是當年那個張宗禹。你想想,英雄也會落魄成這樣,被世事像蘆葦一樣吹倒,最后只留個墳頭在孔莊子村南五十米地里。有時候再走近點,風一過,墳上都落滿蘆花。

    話說回來,南大港還有一寶——濕地。咱們常說“人不如自然會修生養性”,這地兒正是如此。整個華北都說南大港的濕地是原生態的典范,保護得還完整,生態資源豐富,夏天最靈動。你看,有水有葦,陽光照下來,成群的白鷺、黑翅長腿鷸,在水面梳理羽毛,魚底下游,鳥天上飛。噪音都被蘆葦消化掉,只剩下風、花香、鳥鳴,像一首夏夜的歌。秋天來,一大撥珍稀鳥由南往北遷,蘆花鋪成金海洋,像雪一樣飄。誰看了不說“美景如畫”?

    南大港濕地不僅好看,空氣也養人。負氧離子動不動就能飆到都市公園的幾十倍,歲月偷走了城市氧氣,卻在這里留給你一口。有人說這是“京津南花園”,“天然大氧吧”,但住在附近的人早把這些名頭慣?;?,更多的是早起遛彎,或者跟倒鴨子的小孩在蘆葦蕩邊探鳥窩。

    南大港,歷經改名遷徙、英雄隱身、濕地流轉。這地方改頭換面太多,可每一次變動,都有人在縫隙里扎根。張宗禹的墓藏在蘆葦旁,鳥鳴掩映,仿佛那段往事沒被徹底忘掉。時代推著南大港向前走,是工業園區也罷,是天氧濕地也罷,都是人和命運的角力。

    你說這地兒真正的歸宿,是不是還在風里泥里、在那些沒說完的故事里?晚風起來時,南大港還會不會再藏起什么聽不得的悄悄話?

    上一篇: 俗語“門前方塘,兒孫輝煌;門前茅房,兒咱家郎”,什么意思?
    下一篇: 河北地級市的滄州,歷史名人云云,一起看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呢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