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紅色的裝修很俗氣?要懂得色彩搭配,完工效果照樣驚艷!
155 2025-08-28
我國的一些農村,流傳一條院前院后或者屋前屋后(指沒有封閉院子的民居)俗語:“向陽石榴紅似火,背陰李子酸透心”,說的是院子前面和后面,該種什么樹比較合適。俗語中所說的石榴,農家人習慣種在院子的前面,而李子樹則習慣種在院子后面。
這條俗語在人們的印象中,通常來說是一條辨別方向的諺語。意思是說,當人在野外行走迷了路以后,可以根據植物生長特性,來確定植物哪面當陽,哪面背陰。向陽的一面是南方,背陰的一面是北方。
后來,農村人借用這句話,將其變成了宅院栽種果樹的俗語。意思是說,喜歡向陽的石榴就是要種在房屋前面,喜歡背陰的李子就是要種在房屋后面。這種植方式,既有民俗方面的原因,也有農村果樹傳統種植方式的原因,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也就是因為有這種現象存在,古代人就把這種果樹的種植現象當成了辨別方向的一種方法。
不過,這條俗語又被民間加以引申,賦予了這句話更多的含義。宅院栽種果樹和人們據此辨別方向,只是其的民俗和自然特性中的意思,引申的意思多用來作比喻。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句諺語,本文將這句諺語的多層意思例舉如下。
諺語原本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路途中迷路,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在語言交流困難,無法問清路的情況下,可以根據石榴開花和結果的情況來辨別方向,也可以根據李樹果實的酸性程度來辨別方向。通常來說,在向陽一面栽種的石榴樹,枝葉茂盛,開花的時候,花兒像火一樣紅,果子熟了的時候,因果子熟得比較透,也像火一樣紅。而種在屋后的李子樹,受到房屋的遮擋,屬于背陰,得到太陽光少,成熟得晚,即使成熟后,其果實比向陽之地栽種的李樹果實,要酸得多也苦得多。
也許有人會問,石榴和李子種植非得到屋前屋后,難道沒有野生的嗎?我國中東部地區還真沒有野生的石榴樹,都是經過栽培才有的。中國中東部地區的石榴種植,始于漢代,據陸鞏記載,是西漢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公元前164年——公元前114年)從西域引入,之后我國南北都有栽培。李子樹則在我國有大量野生品種。
因此,“向陽石榴紅似火,背陰李子酸透心”這句諺語的實際意思是說,民居正屋朝向的一面是南方,民居正屋朝向的一面是北方。此種意思,主要是根據我國傳統坐向來辨別方向。
我國從古代開始,人們總結出了最佳房屋(主屋)和院子坐向,認為房屋和院子“坐北朝南”是最好的坐向,俗稱“抱陽負陰”或者“抱陽背陰”。古人認為,民居和院子坐北朝南可以“藏風聚氣”,也就是冬天時可避免寒冷北風和西北風直接吹進院子和房間,又可以讓院子和房間的陽光充足,讓暖氣留在院子和房間;夏天則可以讓南風和東風吹拂院子及房間,加強空氣流動。這樣,坐北朝南的正房和院子就冬暖夏涼,讓居住在里面的人感到非常舒適。
我國很多農村的民居,尤其是平原地區的民居,大多坐北朝南,主要指正屋(主屋)和院子坐北朝南,正屋和院子的前面為向陽的南方,正屋和院子后面為背陰的北方。處于山區的農村民居,因為地形地勢的限制,無法按這種講究來建房筑院,只能因地制宜,但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人們的首選還是坐北朝南。當然,隨著古代風水學的發展,坐北朝南中的“藏風聚氣”被風水學賦予了新的含義,講起來比較復雜,這里就不作探討。
類似這句利用植物生長特性辨別方向諺語,在我國民間還有一句是:“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通常來說,樹木在成長過程中,枝葉是否長得茂盛,與太陽光的照射有很大關系,向陽一邊的枝葉要長得稠密旺盛一些,背陰的一邊的枝葉要得稀疏一些。因此,古人在野外,尤其是在大山深處迷失方向時,就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分辨北邊和南邊。
我國民間歷來有崇尚紅色的傳統習俗,紅色被人們賦予了諸多吉祥如意的內涵。人們往往把得勢或得志之人形容為紅火,通常又用跑得很紅、走得很紅、十分走紅、大紅大紫、紅人等來形容。紅火,一般形容形容家庭、個人事業和生意旺盛、興隆、熱鬧等。于是,人們把那些得勢或得志之人,比喻為向陽的石榴,那些人得勢或者得志時,就紅得像火一樣。比如,我們把一些人職務的一步步順利升遷,說成是“正是當紅之人”,把一些影視界中人們關注度很高的演員,稱之為“當紅明星”,如此等等。
民間往往把失寵或者失意說成是心里很苦也很酸,也說成是辛酸,辣味和酸味攪和在一起,說明心里很難受。背陰的李子的味道就是又苦又酸,通常被人們用來比喻境況悲苦,心里也就又苦又酸。過去,農村生長的李子是常規品種,果實在不成熟時,不僅只是酸,而且還很苦,就是熟了也大多帶有酸苦味?,F在農村農家種植的李子,大多運用科學技術進行了品種改良,口感比過去常規品種要好多了。但是,山區的山麓溪邊的野李子,依然還是那種又酸又苦的味道。
過去,農村缺少吃的,人們把野李子一簍一簍地摘回家,慢慢地吃?,F在這些野李子幾乎沒有人采摘了,就是別人家里種的李子,品種不太好的,人家看都不看。也就是因為如此,農村又把李子稱為苦李子。民間把有滿肚子委屈或苦悶說不出口,形容為“口含苦李子,有話說不出”。
“酸”這個字,在我國古代,不僅僅指味道,往往被用來比喻為不悅情緒,這種不悅情緒產生的原因就是“嫉妒”。
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家庭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油鹽醬醋中的“醋”,味道是酸的。民間便把男女交往過程中,有的人因產生嫉妒,表現出的不悅情緒,被比喻為“吃醋”。在男女談情說愛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多人追求一個,于是,這些多個追求者當中,互相嫉妒爭斗,被稱之為“爭風吃醋”。而爭斗中,獲得優勢的那個人,往往是其他人“吃醋”的對象。
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諸多方面,有一些人看到別人具有某種長處超過自己,得到的好處,或者占據有利條件,自己又沒有,或者自己得到的比別人差,自己的條件比別人差,于是,他們自己就有一種不舒服、失落的心理,就對別人產生了情緒抵觸,甚至心生恨意。哪怕是親兄弟姐妹,或者最親密的朋友也是如此。你的日子越過得像“向陽石榴紅似火”,他們就越像“背陰李子酸透心”。這就與平常所說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類似。但是,“酸李子心理”比“酸葡萄心理”的嫉妒心更強,醋味更濃。
我國農村宅院前后與院子中種栽樹木以及果樹,有很多的民俗講究,也就是民俗禁忌。比如,農村有俗語說:“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諸如此類的俗語在民間流傳還有很多?!跋蜿柺窦t似火,背陰李子酸透心”用于宅院前種果樹的種植同樣是出于這種民俗禁忌心理。
1、院前種石榴樹的寓意
農村民眾對石榴樹可以說是情有獨鐘,認為是一種吉祥之樹。民眾喜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
一是石榴開花和結果都紅似火。我國民間素來崇尚紅色,農村民眾把家里的日子過得好,興旺發達稱之為“紅紅火火”或者“紅火”。農家把石榴栽種在院子前面,開花和結果都紅似火,寓意家里的日子會過得非常好。
二是石榴果實多子。過去農村有一種傳統觀念,認為“多子多?!保M依飪鹤由迷蕉嘣胶?,這樣才算是有福氣的家庭。農家把石榴栽種在院子前面,寓意家庭人丁興旺,福氣臨門。
三是石榴名稱很吉利。石榴的“榴”諧音“留”,意思是說,家里人都能留在家中,不用外出“逃荒”。舊時,我國黃河和淮河經常洪水泛濫,淹沒村莊和耕地,讓很多農民無家可歸,只能到處逃荒。有的地方也因自然災害頻發,耕地絕收,在家里無法生活下去,只能外出逃荒。如果家人能“留”在家里,說明年景很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院前種石榴樹寓意舊時農村民眾,祈盼能過上安穩太平的好日子。
2、院前種李樹的禁忌
我國一些農村,院前既忌諱種李子樹,也忌諱種桃樹。按理說,我國有“桃李滿天下”的說法,桃李應該是一種吉利的名詞。再說,我國古代就有在院前種桃李的習俗,認為可以驅疫避邪。我國對聯的前身“桃符”,在古代的民俗中,民間最先就是用來兩塊桃樹木板,分別畫上神荼 、郁壘二神像,后來發展到只寫神荼 、郁壘兩上名字,目的就是用來驅疫避邪。到后來才發展成現在用紅紙書寫的對聯。但是,農村很多地方,尤其是南方地區,依然用桃木做大門的門栓的習俗。
實際上,在南方農村,民眾并不忌諱在院前或者屋前種李子樹和桃樹,反而認為種李子樹和桃樹,既可美化庭院環境,又可產時鮮水果,還不擋住陽光(桃樹和李子樹結果后就落葉),一舉兩得。
忌諱在院前種桃樹和李子樹的,主要是黃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一些農村。其中主要原因還是上文所提到的,黃河與淮河水患災害頻發,洪水經常沖毀農村民眾的家園,使他們不得不逃離家鄉,走向逃荒之路。
桃樹的“桃”,與“逃”諧音,李子樹的“李子”,與“離子”諧音,因此,農村民眾通過聯想,對這兩種果樹產生了禁忌,主要還是害怕水患災害,使家庭妻離子散,離開家鄉到外逃荒,過著居無定所的悲慘生活。而將桃樹和李子樹種在院子的后面,就寓意把“逃離”和“離子”背陰而栽種,也就是藏起來,希望這兩種情況永遠不要發生在自己家里。雖然“背陰李子酸透心”,但也是沒辦法,總比家里人“酸透心” 要好。
當然,這種說法,明顯帶有唯心主義色彩,不足為信。然而,這也表現出舊時代的農村民眾,在自然災害頻發的背景下,渴望能夠過上安穩日子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