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窗簾盡量別選這6種顏色,絕非迷信,而是經驗教訓!
162 2025-08-29
茶道之中,重中之重。除卻掛軸,別無他物。
——《南方錄》
喜歡喝茶的人都很懂的一句話說的一入茶門深似海,除了對茶品有講究,還會對各式各樣的茶具也是選到愛不釋手,接著,會對布置茶空間的一草一木都是心心念的,你說能不“窮”嗎?甚至是一款茶席,也會因為不同的季節,不同的茶具而去張羅很久的人大有人在的。
因為茶空間的布置,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味,修養,那茶室里的掛畫,當然是最先映入眼簾的一個裝飾了,也是茶室里最能起到畫龍點睛之效的裝飾了,我國自古就有“坐臥高堂,而盡泉壑”之說,那今天咱們就來研究研究。
茶室掛畫,也稱為掛軸,這是茶室布置時很重要的內容,茶室中一般只掛一幅(也有多幅的,只要整體協調美觀就好)。一般掛畫不在于多豐富,在于能突顯主人的品味,以及他想表達的思想,所以,一般的茶室掛畫都主張素雅,樸素而不簡單,也許是一副簡單的畫,也許是一副字。
宋代,文人士大夫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收藏歷朝歷代的名家字畫,這些士大夫的廳堂房閣,都掛著名家書畫;每次遇到雅集、文會、博古的時候,就會展掛出自己平時收藏的最得意名畫,供文友交流鑒賞。這個過程,就叫做“掛畫”。
在宋朝,藝術文化得到長足發展,在美學方向上同樣有了很大轉變,相比前代如漢唐對興象和意境的追求,宋代美學更為崇尚韻味之道,最大的特點就是所需所求由“境生于象”到“味歸于淡”的變化,同時對生活中的休閑趣味和心靈滿足尤為關注。
宋代都城的飯館、茶樓、酒莊,都有掛畫的風尚,從北宋汴京直到南宋臨安,掛畫風潮上到官方下到民間,數百年來從未間斷。掛畫也不只是有錢人家的閑情逸致,市井人家也流行掛畫。
茶室所掛的字畫可分為兩大類
“掛畫”,又稱掛軸,由天桿、地桿、軸頭、天頭、地頭、邊、驚燕帶、畫心及背面的背紙組成。形式有單條、中堂、屏條、對聯、橫披、扇面等。
一類是相對穩定、長久張掛的,這類書畫的內容主要根據茶室的名稱、風格及主人的興趣愛好而定。比如有什么比較喜歡的字帖或者書法畫家,這些都可以。
另一類是為了突出茶席主題而專門張掛的,可以根據茶席主題的需要而不斷變換。這一類,在日本茶道當中最為常見。茶掛主要就是用來表明主人的志趣,彰顯茶室的風格或茶席的主題。當然,如果沒有特別的寓意,也大可不必為了寓意而想破腦殼,可以掛上一副“喫茶去”等字畫書法就足夠啦。
在茶室張掛字畫的風格、技法、內容是表現主人胸懷和素養的一種方式,所以很受重視。
一、注意位置的選擇。
主題書法的位置宜選在一進門時目光的第一個落點或者主墻面上,也可以選在泡茶臺的前上方,或者主賓座席的正上方等明顯之處。
二、注意采光。
掛畫時應注意采光,特別是繪畫作品,在向陽居室,花卉作品宜張掛在于窗戶成直角的墻壁上,通常能得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三、注意掛字畫的高度。
張掛字畫是供人欣賞的,為了便于欣賞,畫面中以離地2米為宜。字體小或者工筆畫可以適當的低一些。若是畫框,與背后墻面成15度到30度角為宜。
四、注意簡素美。
茶室之美,美在簡素,美在高雅,張掛的字畫宜少不宜多,應重點突出。當茶室不是很大時,一副精心挑選的主題字畫,再配一兩幅陪襯就足夠了。
五、字畫的色彩。
字畫的色彩要與室內的裝修和陳設相協調。筒式畫面的內容也要盡可能精煉簡素。此外,主題字畫與陪襯點綴的字畫,無論是 內同還是裝裱形式都要求能相得益彰。
關于對掛畫的涵義欣賞,供參考
選擇合適的掛畫,講風水的人就尤為在意關注了,營造一種令人愉悅的空間,寓意著人財兩旺,順風順水的人生大局野野生大家力求的,所以關于掛畫的更多深層涵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多挖掘哦。
日本的茶掛被作為藝術品擺放在壁龕之中。其雖名“茶掛”,卻不僅限于茶道之中,而是一種集中了文學、禪宗、書道、茶道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審美訴求。比我們中國的掛畫就要精簡很多,我們中國還有中堂畫,還有對聯的呀,甚至是一個茶空間多幅相呼應的呀,茶室主人可能未必精通書畫,但隨心抒懷,直達胸臆,信手揮毫,把自己的志趣喜好坦然展示出來,這樣更加符合中國茶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