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民談《易經》、六爻卦、預測學
現代《易經》研究的方向
農民言農,肉食者謀之,國家大政方針我們只有嚴格遵守,執行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就是儒家文化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要把自身修煉好了,就可以把家庭管理好,而把家庭管理好了,就可以出來治國,乃至平定天下。一個家庭管理好了,就能夠治理一個國家嗎?
家,包含了整個八卦,首先《易經》把宇宙看成一個大家庭,這跟我們中華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中國人家庭觀念很重,特別是河南人,這一點古往今來一直沒變。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能夠這么悠久,并且不會中斷的一個重要原因。
天為父,地為母,其它六卦,三男三女,而《易經》八卦的特點,即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從爻上講陰爻少的是陰卦,陽爻少的是陽卦。
從先天八卦圖的天南地北,南方為坤與地圖反板即上南,下北,東離中女,西坎中男,東南兌少女,西北艮少男,東北震長男,西南巽長女,他是根據中國地理方位而定的,這叫乾坤定位。長男守母順時針,少男跟父。而幺女是母的小棉襖,長女幫父為逆時針轉,從爻上看,陽卦陰多,陰卦陽多,可惜手機打不出來圖形,不能直觀的看出卦象。當時伏義畫卦是在淮陽宛丘湖中的一個小島上,現在稱畫卦臺,所以先天八卦圖與現在的地圖方位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中華文化的獨持性,“面南而立,無為而治,,”“南天門下,看大千世界?!?/p>
如果按上北下南,就應該乾坤互換了。但運用到生活中,人們必須以順便`實用、為原則,我們處在北半球,堂屋坐北朝南,冬暖夏涼,有必要的依地形才會變化坐向。這就是以自然為判斷標準,分出好壞善惡。先天八卦圖乾坤互換,用數卜事從乾成為逆時針方向得出乾1`兌2`離3震4再順時針方向,巽5、坎6、艮7、坤八。因為自然從地形上盾都是高低越伏,自然彎曲,中國人以曲為美,直則不俊。地球的吸引力,拋物線軌跡就是曲線,所以中國人尊重自然,太極八卦圖就是S彎,這就是中國的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氣象學,所以《易經》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由欽天官觀察天象作為君臣執政參考?!坝^乎人文,以化天下?!边@就是我們現在抓住機遇,當機立斷。時機不到不能強求。否則結果只有教訓。大家說,《易經》能是迷信嗎?
《易經》化天下,這個化目前通俗講,“一塊冰化小了,最后沒有了”?;褪亲?,化就是人要有所為,就是鐵,也讓他燒化。慢慢地化體現自然上叫風化,體現人類社會就是教化,具有講電力化、機械化、現代化?,F在普遍現象是,一種商業化。
商業化是“物質刺激”這個激素造成的,它是社會發展的催化劑,但更是搞垮人類的最大威協。企業化管理,許多地方失去人性,喪失易理,就是造成倒閉的成因。
商業化的商,就是交易,互通有無。而喪掉人性,壟斷市場、市價,供需失去平衡,經濟受到牽制。人們為了錢,幾千年的藝術逐漸流失,文雅的坐地唱變成上竄下跳的狂吼,“憂抱琵琶半遮面”沒有了。拉胡琴的也扭起了屁股。樓謝歌臺沒有文化性了。商業化將學校搞垮,老師不當傻瓜,不在蹲校專心教書,也要第二、第三產業,堂而皇之“外挎”與廠礦掛鉤掙錢。學生也用專心打游戲賺錢了。
商業化把科學家化毀了,搞攻關太寂莫,靠工資生活杯水車薪,只好走捷徑,小發明來錢快。何必搞幾年,還是不成熟的攻關題呢?知識經濟為了錢斷送了自我,這是社會通病。他已經給人們敲響警鐘,教育不可以產業化,那些假文憑、假老師小方面說勞民傷財、誤人子弟,大方面講足禍國殃民。商業化化到了《易經》這本書,像我每天搞傳承文化,熬眼磨屁股,沒收入,若學別人,大橋下面擺個攤,給人算個命,錢不就到手了嗎?
可是我認為《易經》本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是拋開宇宙密碼的寶典,他的精髓不能讓人遺忘。而且對《易經》一知半解的人,用來為錢算命,是真正給《易經》蒙上了一層迷信的色彩。
不可否認的是對于初學易經的生人,我講的基礎性的知識是有用的。這些東西放在大街上是不會賺錢的。這些東西在大街上講不到一分鐘,人就會走光,他沒有市埸。如果我說教你算命賺錢,也許會收到學徒。我這也可能是孔子的“不占而己矣"的迂腐思想吧!孔子認為,用易占卜,就把《易經》淹沒了。
我相信《易經》起源的太極八卦圖,告訴人們宇宙的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規律是相通的,他告訴人們,向西走是有山的,越走山路越多越多,如果向東走的話,就是大海,看到海那就走到盡頭了。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不能亂套。唱文生戲的,就是文質彬彬,哪能唱著唱著跳迪斯科呢?武生,不能用丑行的架姿出來。這就是演什么像什么。也就是《易經》所說的定位??追蜃雍痛笕鍌儾懦龌\了三綱五常即君、父、夫和仁義禮智信。實際就是伏羲八卦圖中的人緣定位。現在社會,雖不需要繁多禮節,但入則孝`出則恭是必須遵守的。做好三大件事就是定位。一是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在家庭知道自己的責住,早起向父母問安,說明你心里有著父母的存在,這是做人的根本。不向那些不孝子見父母如見蒼蠅,他再大的學問都沒有用,這個位置擺正好了,就會做什么象什么了。
第二個守位,我好打比方,如吃飯時,教育后人,家人沒坐齊,不能讓他先拿筷子,再驕寵孩子也要做到這一點,當母親的不能先夾給驕兒好菜吃。當爺奶的實屬隔輩親可例外,不然“天下大亂"。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師,這就是守位,也算自己分內的工作。
第三是改善,活要越干越好,精益求精。處理人際關系,不會變通,不到三天就給所有人鬧翻臉,這叫棱頭青,不知道位是什么?
現在最大的笑話就是市場導向出了問題,沒有良心可言。如何教化人們以顧客所需,正大光明賺了自已的辛苦錢。這個目標明確了,就如我們上到的高速公路直達北京,如果目的不明確,上北京就會跑到深圳了。
現在話又說回來了,具體管好一個家庭,怎么會給這個《易》扯上關系呢?
把一個家庭管理的再好,僅僅是齊家,若讓你去當縣長,一個家庭都管不好,你能夠當好縣長嗎?家長受到尊敬是輩分、聲望。而國人認為事業是培養個人聲望的地方,這就需要修身、立德,讓人心服口服,才能在家庭、在單位,受到尊敬,并不是官大表準說了算,必須是心服,這才算是有頭有臉的人。
宗族是家庭的延伸,作為族長就是把世世代代宗族的優良傳統傳下去,你的能力就夠了,就有可能成為國家元首的資質。
能夠治國,還得會平天下,中國,現在講世界共同體,就是走向世界大同的首要標志的開始。按照《易經》就是火天大有卦和天火同人互卦。世界共同體不會一同完,而是求同存異,大同下面尊重小異,這叫大同小異。四海為家,有不同小家,要遵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能勉強人家給我們一樣,就如自己的孩子懂事,別家的孩子還是弱智。而鄰居的孩子更聰明。
四大文明古國巴比倫會消滅,印度曾一度亡國,埃及外族入侵失去獨立,而我國雖有興衰,但能夠綿綿不絕,就是靠《易經》這個家庭、正統觀念在支撐著。
關于家庭還有個風火家人卦,本義風越大,火越猛,家越興。通俗的講叫家和萬事興,上輩人做好榜樣,晚輩的就愿意去學習?!吧沁@家的人,死是這家的鬼”的家庭觀念只有中國人才這會這樣。每家的家風只有上下一團和氣,同心協力,家道才能興旺,這才是真正“我們自己是一家人”的理念。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經過多年的兵災水患他們的族譜和家訓被遺失,造成輩分混亂,家的概念越來越淡薄。
關于家的卦有個澤山咸卦,清朝咸豐帝的號就是從《易經》中的咸卦和豐卦合起的。
咸卦的意思是感情無心才是純真的,澤少女,山少男,相當于現在的青年男女談戀愛,如果是心血來潮,故意來電,這樣的婚姻不會持久。作為父母都是以兒女榮祿為重,大部分不是賣兒女,這才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通過長時間的磨合了解,培養了感情,這個卦象少女在上表現在婚前是女方為主,男追女隔坐山;女追男隔紗衫,女追男的婚姻悲劇較多。她使少男感到婚姻來的太易,通常不知道珍惜,而男追女如釣魚一樣的奈心,才算高明,男孩自認為是好事多磨,自豪的說:“我終于追上了一個女孩子"。
雷風恒,這是婚后讓蜜月持久的卦象,一結婚就男女雙方都成大人了,所以震為長男在上,巽為長女在下,為什么上一輩結婚離婚幾乎沒有,就是他們作為長者有責任心。
而現在離婚成了青年人的專利,夫妻間哪有不吵架的呢?我們一吵架,就鬧離婚,甚至還沒有吵起來就離婚了,這就是他們不懂《易經》的結果。恒卦表明女在下,生活上較苦點,離婚后女的要撫養孩子,而且衰老的快,男人只要有錢,條件媽還會重組人家,按照易理,女人二七一十四和女是妻字彖寫的象形,也表明,14歲的女孩已經基本成熟,逢七生變,女人七七四十九歲已經絕經,基本上就不能生育了。而男人是,二八一十六成熟,到了八八六十四還能生小孩,這就是“60露頭,還生小猴"的說法,這就是人的自然規律。所以,因處理上按照咸`恒兩卦,擇婚謹慎,方遇佳人;過活閉只眼,人生會美滿。
從卦象分析,家人卦是上陽爻下陰爻,它是一個完整的團體,應設一門,一防范外人進入,二執家規家人守正。九五指父,六二為母,見識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原則,舉個例子,半夜有人敲門,只有男子漢去開門,如男人閃人,女人去開門,用腳去想,男人在家是什么地位?
《易經》告訴人們,父嚴母慈。父為家奔忙在外,為樹立威信,就不會討好小孩,那樣作了,家庭就亂掉了。小孩兒就不知道家庭有規矩了。
做人要有畏懼心,孔子說: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只有這樣有約束,孩子才不會“天不怕、她不怕、長大成個要飯花?!?/p>
我們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都是望子成龍,許多家庭不惜重金培養孩子,而且越來越質他們頭疼,這是為什么?
一是方向錯誤。二是方法不對,三是方式有問題。要有家規,小孩不能挑戰父母的原則,小孩知道怎樣約束自己,才會自然知道路怎樣走,這就是“子不教,害全家,女不教,害人家”的家教。
家人卦的密碼是閑。閑者,門內加一木頭,閂也。說明家里沒有閑人,晚上不能收留不認識、或不熟悉的閑人,這叫做防患于未然。
中國的家庭是一個無限公司,親情割不斷,小孩可塑性強,從小不節制他,他就成為敗家子。從小養成他們節約永遠的美德,就是一個不變的經?!兑捉洝返募胰素詫彝ソ逃獓?,這給與虜待沒有一點關系,懲罰給說服教育相結合,應該不應該打孩子?《易經》沒有表明,這也是文字游戲,說明小孩可以打,但得打的合理。這叫做棍棒出孝子,就如人穿西裝要打領帶,因為打了領帶人才顯得緊湊精神。偶爾一天不打就會覺得不舒服。家是人們在大海中航行,而設之一個溫暖的港灣,有余力照顧左鄰右舍,首先把自己家庭顧好,這叫做固本,小孩培養好,這做思遠。
提起思遠有兩個互卦叫地天泰和天地否兩卦。我以為中國是重男輕女,有時候女人在上,男人在下,這是一個合適的搭配。
母親在子女面前尊重父親,樹立他的權威;而父親要以母親為重,常常告訴孩子不能氣媽媽,媽媽辛苦,不要惹她。這是50年代到80年代的家庭版本。現在的家庭是媽媽出賣爸爸,爸爸出賣媽媽,所以家庭成了叛逆團體,這怎能會家和萬事興呢,這樣我們的后代是很危險的。
“男兒志在四方"與“父母在,不遠游”不矛盾,作為后代要作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又有光耀門楣的重任,父母年邁,生病了,兒女,就應該把自己的功名暫時放一邊,因為你只顧功名成就可能父母已經離開人世了,你在想伺候父母已經晚了。讓父母的晚年,陪好,這也是傷人生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