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大罷免”勞民傷財,賴清德拒不道歉引爭議

    147小編 120 2025-08-30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首輪24名國民黨“立委”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無一通過,這被認為是島內民眾對賴清德當局的審判。但民進黨高層卻“集體失憶”,將責任全推給民間罷免團體,不僅拒絕道歉更無意反省,賴清德甚至還要繼續“團結十講”,進一步在島內引發爭議。

    要恢復“團結十講”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28日報道,被點名為民進黨慘敗的“戰犯”之一、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在“大罷免”兩天后終于發文,稱罷免結果不如人意,他身為民進黨秘書長,有任何做得不夠、不符合社會或支持者期待,有任何需要檢討的地方,自當由他來承擔一切責任。他透露27日已當面向賴清德請辭。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江怡臻批評說,這次全臺“大惡罷”的失敗,不是只有林右昌一個人的事,更不是一句請辭就能交代得了的,“林右昌請辭背鍋,但真正該負責的躲去哪了?”

    賴清德本人仍拒絕道歉。28日,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第一輪“大惡罷”結果出爐后,自己已經代表民眾黨發出正式聲明,呼吁賴清德向全民道歉,“行政院長”卓榮泰下臺,民進黨承擔所有政治責任。針對民眾黨有人提出與民進黨合作的條件,黃國昌說,民進黨在過去嚴重撕裂臺灣社會,導致整個臺灣付出難以計算的巨大成本,“這是他們應該承擔的政治責任,因此并非所謂交換條件”。他喊話賴清德,“麻煩現在不要再躲、神隱、切割或甩鍋,有一點擔當出來面對人民,告訴大家要怎么承擔政治責任”。

    據臺灣《中國時報》28日報道,有民進黨高層27日透露,之前賴清德在高雄和花蓮原定的演說,都因為臺風來襲而取消,后續會再與各社團討論舉辦的時間與地點,并從之前取消的“第五講”外事議題接續。根據賴辦的規劃,這10場演講主軸分別為“國家”、團結、“憲政”體制、防務、外事、兩岸、民主、和平、繁榮、均衡臺灣。但賴才進行到前四講就已爭議不斷,尤其“雜質說”遭到猛批。原定7月5日在高雄發表的“第五講”,因“丹娜絲”臺風將至宣布暫緩。

    國民黨“立委”林沛祥批評道,若恢復“團結十講”的消息屬實,就是賴清德心中仍想著選舉而無心治臺,他可能預測國民黨大勝后會松懈,8月23日綠營仍有機會一搏。另一名匿名的國民黨“立委”分析稱,賴清德現在心中只有選舉,“雖然大家都盼朝野和諧,但如今來看可能很難,因為這就是賴清德的風格”。尤其接下來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問題,賴可能想借由“十講”將對自己不利的因素通通壓下去,甚至會更兇狠,繼續司法清算。前“立委”邱毅批評賴清德在敗選后不僅未負起政治責任,反運用起“阿Q勝利法”,不承認失敗,也不承認自己有錯。他呼吁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藍白合,并點名臺中市長盧秀燕與黃國昌的“盧昌配”,才能打敗賴清德。

    聯合新聞網28日稱,看到罷免25比0的結果,臺灣民眾都在等賴清德一個說法。但事實再次證明,他說了很多,卻似乎什么也沒說。文章質問道,“承認錯了很難嗎?”臺灣《聯合報》28日發表社論稱,這次“大罷免”,最后的聯署執行雖是由各地所謂民間團體負責,但最早的策劃者卻是“民進黨三巨頭”,包括賴清德、卓榮泰和“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如今“大罷免”失敗收場,民進黨竟將敗因全部推給罷免團體,如此敢作不敢當的猥瑣行徑,實有愧支持者的托付。文章認為,面對如此重大的挫敗,賴清德的回旋空間其實不是太多。第一,他應該先向全臺民眾致歉,為這場勞師動眾的罷免承認失算與挫敗。第二,他可以辭掉黨主席,宣布自己將專心于治理。第三,他可以宣布撤換卓榮泰,換上一位能力更強、更具同理心、也更懂妥協之道的新“行政院長”,以示朝野和解之意,“若能如此,這場大罷免至少對臺灣還算有些正面意義”。

    輿論要求“內閣”改組

    在野“立委”也紛紛點名卓榮泰應率“內閣”總辭。臺灣《鏡周刊》28日稱,此結果不僅民間罷免團體及支持者情緒難平,綠營內部也出現批評聲浪,要求高層檢討、改組。報道引述民進黨一名“決策人士”的話稱,賴清德將在8月上旬展開南美洲的行程,返臺后可望啟動“內閣”改組及高層人事異動。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27日開啟謝票行程時表示,面對美國關稅貿易戰將于8月1日實施,改組是當局應負起的政治責任。她說,如果改組的話,當務之急是降低所有沖擊和影響,對外銷廠商、中小企業和農業,以及廣大勞工的沖擊一定要降到最低,“希望絕對不要再有空降、酬庸,或者只是為了要負政治責任而匆促換人”?!傲⑽辟囀枯狳c名卓榮泰和“經濟部長”郭智輝最該下臺。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認為,“法務部長”鄭銘謙、“教育部長”鄭英耀、“內政部長”劉世芳、“文化部長”李遠和“經濟部長”郭智輝都該下臺。

    不只在野認為“內閣”應該改組,民進黨內也認為有其必要。民進黨前“立委”李文忠表示,朝野僵局難解,賴清德在島內及黨內的威信遭重創,“民進黨與在野黨合組聯合政府,是必然的選項”。但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認為,以賴清德的個性,應該不太可能,且國民黨跟民眾黨應該也不想跟他組“聯合政府”,現在重點還是卓榮泰下臺。

    影響第二輪選票

    8月23日,7名國民黨“立委”將面對第二輪“大罷免”。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預測,結果還是一樣7比0。南投縣長許淑華則認為,7月26日的結果對8月23日有正面影響,但民進黨很可能會正面迎戰,恐用“核電廠公投”混淆投票,這7席挑戰更大。退役少將栗正杰認為,賴清德當選后不停地斗,“青鳥”(綠營支持者)連中間選民也斗,激出許多中立選票在這次投下不同意罷免票。但如果認為首輪慘敗后民進黨在8月就會松懈,還言之過早。他認為,以賴的個性會繼續斗下去,因此“不可因為這次順利過關,就疏忽了下一場戰役即將開打”。

    島內媒體人黃暐瀚28日在臉書表示,每一次的選舉投票都是民意的檢測,這次的“大罷免、大失敗”,說明主流民意不喜歡“大罷免”也不喜歡民進黨和賴清德介入罷免、“抗中保臺牌”失效,同時賴上任至今支持度并未增加,“證明藍白只要團結,足以贏過綠營”。

    不少輿論認為,“大罷免”勞民傷財,讓如今島內經濟民生雪上加霜。據臺灣中時新聞網28日報道,作家“漂浪島嶼”在臉書表示,7月26日被視為綠營、罷團“大罷免”大失敗,但“最大的失敗恐怕還沒有到來”,8月23日的第二輪罷免,可能才會是最大重擊。他進一步說道,美國關稅結論拖不到8月底,一旦公布就是一大沖擊,因為關稅過高會重傷臺灣經濟,引發反彈;關稅過低卻是建立在犧牲稻米、肉品與巨額投資美國上,更是造成臺灣民眾的不滿。農民、社運團體高度抗爭,翻牌效應將會反映在罷免票數上?!捌藣u嶼”認為,關稅沖擊的因素可能讓民進黨的敗勢加劇,不僅席次難罷,選民還會投出更殘酷的難看票數,以選票給其最大教訓。

    聯合新聞網稱,7月26日的投票結果,無疑是綠營操弄“反中”過頭,反而把“討厭民進黨”催得更高,終于遭到選民反噬。對藍營而言,目標當然不僅是守住“立法院”的優勢,而是希望2026年“九合一”與2028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能夠獲勝。文章說,選民可以“嗨翻天”,政治領袖必須看得更遠,才不會又一次浪費掉得之不易的勝利。

    上一篇: AI畫的產品頁面太難看了,我搓了個提示詞讓它秒變設計大師
    下一篇: 為什么《葬書》被稱為陰宅第一經?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