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解讀
105 2025-09-03
近日,我市迎來明顯降雨過程。為保障市民安全,濟南日報·愛濟南聯合濟南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雨天避險指南。
1.山區居民需要注意哪些危險?
(1)暴漲的河水
(2)泥石流
(3)滑坡崩岸
2.哪些人群最危險?
(1)切坡建房不加防護或將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腳下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脅。
(2)宅基地選擇缺乏防洪意識,輕信所謂“風水”,在溪河兩邊位置較低處、雙河口交叉處及河道拐彎凸岸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脅。因這些地帶都是洪水直接沖刷的地方,不宜建房。
(3)在溪河橋梁兩頭空地隨意建房居住的人群,未考慮山洪暴發時往往夾帶許多砂石及柴草樹木,在通過橋梁拱涵時容易受阻,導致洪水壅漲,易造成橋梁或橋頭被沖毀,出現對人員與財產的危害。
(4)在山洪易發區內的殘坡積層較深的山坡地或山體已開裂的易崩易滑的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如遇特大暴雨侵蝕沖刷,山體可能崩塌滑坡,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5)不了解山洪暴發信息或預測不到暴雨強度,擅自在山洪易發區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兩邊活動,或遇持續強暴雨,晚上在房屋里歇息、毫無思想準備的人群,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脅。
(6)在山洪暴發、洪水猛漲期間,為了出門方便趕時間,就近隨意過河、過橋、過渡的人群。甚至見溪河中漂浮的木材、家具等,不顧一切,站在洪水猛漲的溪河邊打撈,或乘臨時竹排、木排、木桶、船只搶救財產,打撈漂浮物,最容易出現危險。所以,山區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橋時,必須遵守自然規律,用嚴謹、科學的態度建設美好的山鄉家園,防災避災,避開山洪災害對自身的威脅。
3.山洪來了,怎么躲災避災?
山洪的特點是來勢猛、流速大、成災快,受災區多數為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人口分散,交通通訊不便,預報、保護和救護難度大。目前山洪災害的防護多采用躲災、避災方法,房屋、公路和鐵路應盡量遠離河道、山坡和易塌方的巖邊修建,暴雨發生時人也應遠離這些地方。
(1)關注天氣變化
關注手機短信和村居群組中的天氣預警信息,注意以下天氣征兆。
早晨天氣悶熱,甚至感到呼吸困難,一般午后有強降雨。
早晨見到遠處有寶塔狀墨云隆起,一般午后有強雷雨。
多日天氣晴朗無云,天氣特別炎熱,忽見山嶺迎風坡上隆起小云團,一般午夜或凌晨會有強雷雨發生。
炎熱的夜晚,聽到不遠處有沉悶的雷聲忽東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將來臨的征兆。
看到天邊有漏斗狀云或龍尾巴云時,表明天氣極不穩定,隨時都有雷雨大風來臨的可能。
(2)識別災害前兆
山洪預警:河水突然渾濁、水位急劇上漲。
泥石流信號:溝谷傳來轟鳴聲、山坡出現新裂縫。
滑坡跡象:房屋墻體開裂、坡體樹木歪斜。
(3)避險三原則
選對路線:向與洪水垂直的兩側山坡轉移,勿順溝谷逃跑。
拋棄重物:提前整理并打包重要財物,撤離時放棄大件物品,爭取逃生時間。
夜間警惕:睡覺前將手機置于枕邊,保持預警暢通。
(4)災后注意事項
確認安全再返家:災后72小時內避免進入受損房屋。
防范二次災害:遠離塌方路段,及時報告道路橋梁損毀情況。
配合防疫:對過水家禽圈舍全面消殺,死亡動物深埋處理。(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郝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