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 | 癡迷Clubhouse的00后vs混過聊天室的80后,有差?
潮流究竟是炒冷飯,還是風水輪流轉?
假期余額清零,新的一年開始它的表演。
有些習俗和習慣,悄然間發生著改變。拿剛剛過去的春節來說,比起水果點心和茶葉,如果有人帶著兩張電影票來串門拜年,才是真感人。畢竟,100多塊錢的票價配上一票難求的座無虛席,很多人都在為看不起和看不到電影的事實感到不可思議。
串親戚是過年期間最痛苦的事,“催婚陪聊查戶口”還好,給一年只見一次面的晚輩發紅包才是真心痛。本以為原地過年可以討份清凈,結果吶?來自二舅媽的視頻電話說來就來。
四姑家的小孫子可愛了5秒,穩賺600塊壓歲錢。不是真財大氣粗,只不過微信轉賬時紅包金額當眾揭曉的流程,讓你被迫大方。
當然,就算一個人也要把年過好。只是,到底要去哪里找年味?曾經,廟會絕對是首選,雖然年年都是復制黏貼,不過吃點小吃買點小玩意兒屢試不爽??上?,因為疫情原因,它已經缺席兩年。
如今吶?車厘子草莓哈根達斯無限暢吃暢飲的汗蒸館取而代之,那種站在寒風中排隊一兩個小時等待入場的體驗,自從火車票可以網購之后就再也感受不到。
最佳年貨從水果糕點變成電影票,拜年從線下煎熬變成線上抽檢,充值年味的從廟會換成汗蒸……年俗在變,潮流更是如此。曾經的習以為常,悄然成為回憶,被升級的潮流取代。自檢一下,你的潮流業務能力究竟是80后還是00后?

關于社交
這個假期,陪你過年的不是家人朋友同事,而是Clubhouse里的陌生人。馬斯克的空降,讓這款軟件爆紅。你在上面可以找到任何想聊的話題,金融歷史,文學電影,情感星座……對了,還能偶遇現場演唱的陳綺貞和其他愛豆。
類似形式,20年前叫“聊天室”。不需要美區下載,不需要花200元買邀請碼,不需要上傳資料和頭像被大家品頭論足貼標簽,輸入昵稱就好。找到三觀超合的陌生網友私聊,除了消磨時間,也許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關于職場
如果手機只能保留一個軟件,你會選誰?如果沒猜錯,一定是微信對不對?!有了它,你就是職場中24小時超長待機的“勞動模范”。不知有多少次,假裝人間蒸發無視老板客戶“語音轟炸”的你,被忘記分組的蹦迪朋友圈出賣,一首《涼涼》送給自己。
相比之下,曾經的MSN讓人懷念。它不僅是外企白領必備的職場交流軟件,同時,只要把MSN狀態切換至離線或是忙碌,你的老板就能瞬間轉戰短信和電話。至于偽造“不在服務區”的方法簡單很多,總共分三步:打開金屬質地的點心盒子,放入手機,蓋上蓋子,完畢!

關于鄙視鏈
如今的手機,外形大同小異,想要站上鄙視鏈頂端,一臺iPhone遠遠不夠。要么擁有加錢買不到的華為,要么擁有價格堪比Speedy的折疊屏手機。至于看不見摸不到的性能,完全幫不上忙。
曾幾何時,手機帶給大家的關注遠比包包多,最出名的C位屬于黑莓。它是華爾街精英必備,它是職場女魔頭時尚單品,當你雙手在全鍵盤上瘋狂敲擊,伴隨一條條短信和一封封郵件的發出,世界都在你的掌控中。時間倒轉10年,手機鄙視鏈如下:黑莓>iPhone>HTC>索尼愛立信>諾基亞。

關于社交
無論ins還是綠洲,小紅書還是抖音,如今的社交似乎一步步在被流量綁架。與此同時,你也不得不成為復合型人才——拍攝修圖剪視頻,手殘不會可不行。
10年前的社交網站,簡單很多。從校內網到開心001,你可以暢所欲言而不必擔心因為無意中的一句成為網暴對象。除了開心,還能通過校內網認識暗戀許久的學長,把自己活成偶像劇女主角。

關于美圖
在社交網站PO一張照片,需要花多久?化妝、拍照、選圖、重拍、重新選圖、修圖、美顏、發送讓閨蜜修自己、撰寫文案、發布……下午茶合影剛修完,晚飯自拍又要開始了。
這樣的儀式感,并不陌生,在修圖軟件誕生前,它的名字叫大頭貼。光是選擇喜歡的相框,你和閨蜜就要花上一整個小時。選擇角度,避免美顏燈把你變成沒有五官的大白臉,是80后必備技能。如果拍攝日本進口的全身大頭貼,提前一天從時尚雜志搜索超A超甜的動作,這個不能偷懶。

關于流量
從打工人到頭部博主,感謝抖音,讓你和網紅之間只差一條短視頻。即使沒有出名的野心,也沒法戒掉短視頻的毒,無數個起不來床而遲到的早晨,可以證明。
短視頻不是新鮮產物,玩過小咖秀的你,可能會不屑一顧。對嘴型假唱和演戲的大軍里,除了你還有明星,曾經一夜爆紅的后舍男孩,你還記得嗎?

關于神曲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告訴我星辰大?!倍桃曨l可以不洗腦,作為BGM的神曲各個過耳不忘。不僅旋律有毒,而且根本逃不掉,超市商場發型屋,有人的地方就有這些洗腦神曲。
時間倒轉10年,“神曲制造機”的榮譽屬于彩鈴。什么是彩鈴?就是等待對方接通電話時,取代嘟嘟聲的BGM。從《香水有毒》到《兩只蝴蝶》,那些年傳遍大街小巷的土味情歌全是彩鈴捧紅的。不知有多少個暑假,80后在《還珠格格》的重播間隙,抱著手機編輯短信購買彩鈴。

關于游戲
自娛自樂的除了BGM,還有游戲。年前娛樂圈的連環大瓜,輸給手機里的大西瓜。不會占據太多時間的“合成大西瓜”,堪稱辦公室摸魚神器。不知不覺,你就在一把接一把的循環間熬到后半夜。
類似上癮,80后有過之而無不及。曾經的偷菜搶車位,需要半夜三點被鬧鐘叫醒,只為快速升級。最難的不止于此,用非智能手機連接2G網絡,看著沒有圖片的頁面驚心動魄,卻依舊自娛自樂。曾經的年少輕狂,如今需要用三顆魚油為它買單。

關于音樂
如今聽音樂,打開軟件,隨機播放,來者不拒。限量的儀式感,除了購買會員,似乎只剩下蹲愛豆的專輯大買特買。
時間倒轉,聽音樂是件苦差事。首先,你需要攢20-30塊零花錢買磁帶CD。此外,你還需要一臺設備,無論錄音機還是MP3,如何在有限存儲空間內放下更多音樂,是道數學題。為愛的人錄制一張裝滿情歌的磁帶CD或歌單,是紅極一時的撩人必殺。

關于護膚
想擁有吹彈可破的肌膚,需要做什么?百元護膚品隨便用,千元美容走一遭,玻尿酸熱瑪吉之類的萬元醫美項目不必遮遮掩掩……至于高中畢業去整容,已經成為很多女孩的成年禮。
80后的成年禮是什么?還在和痘痘做殊死搏斗。清創的美容針自學成才,至于祛痘單品中的C位,非可伶可俐莫屬。它是萬千少年的顏值急救單品,也是青春期油田的終極克星。如今,當油田變成需要瘋狂補水和抗皺的龜裂大地,曾經的可伶可俐也只剩下吸油紙和潔面可以買。

關于八卦
打開微博,就能吃瓜。如今,想用八卦填充自己的時間,打開手機應有盡有。只有吃不完吃不下的瓜,絕沒有無瓜可吃的無聊和尷尬。
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憧憬的80后,青春時應該怎么都想不到,會有如此幸福的一天吧!從前吃瓜,是要盼望著《演藝周刊》在報刊亭上架。一本雜志,傳遍全班,看完還要面對面討論……現在想想,八卦居然可以很溫暖。(雜志內容過于露骨,不方便配圖,請于微博自行搜索)
PS:有校內網的你,還有勇氣打開它看看以前自己到底上傳了什么照片嗎?!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 視覺中國 / Giphy / Twitter
﹀

精選回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