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過度迷信,讓人有點寸步難行,我們都不想和她來往了
191 2025-09-04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東西南北的地緣、地貌、氣候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會導致當地民間習俗文化的不同,可以說“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但是有的傳統習俗是一直被廣大民眾認可和傳承的,比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因此有的習俗文化卻是要分地域,比如這句“房前不守塘,房后不開窗”的俗語在南北民間就有很大的差別。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房屋的前面不要有水塘,房屋的后墻不要開窗。那是為什么呢?有什么道理嗎?
我們知道在南方,雨水偏多,并且是崇山峻嶺樹木很多,許多的不知名的小河、小溪的水都是從山上流下來,最終匯合成大河,因此我們常聽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桂林山水甲天下”、“十里溫塘河,九曲十八彎”等描述南方山水多的俗語,人們在將這些流動的水引入到水塘中,可以說南方的水塘是到處可見,并且還都是流動的活水。
在南方建房子講究“依山傍水”,水是隱喻著財富的聚集,水越多越好。有山有水的地方在南方人看來才是理想中的風水寶地。比如湖北省黃岡市麻城市的龜山鎮,廣州的東莞村,安徽黃山的宏村等是目前保存完整依山傍水而建的古村。因此“房前不守塘”在南方地區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1. “房前不守塘”,在北方地區就不一樣了,北方地區是講究房前不能有水塘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說法。
第一,我們知道北方是平原地帶,雨水偏少,又沒有山,因此很少有流動的小河。小溪之類的。有的活水河都是路過的,河水的源頭都是在遙遠的其他地方。那么北方人為了灌溉很多都是人工開挖的水渠,或者水塘,這些水渠、水塘的水來源,一是承接下雨的雨水以及下雪后雪融化的水,二個就是利用地下水了,三就是民用排放的廢水,因此死水偏多。如果在北方的農村人們飲用的水,多是打幾十米深的水井,引用地下水的工具叫“壓水井”。到了現在,雖然很多家庭都已經使用自來水了,但是在一些北方的農村家庭還是有壓水井,或者用抽水機抽地下水來飲用的。
由于是死水,還承接著生活用水的排放,時間一長,水塘或者水渠里的水就會發生變質,一到夏天,散發出讓人難以接受的氣味不說還是一些蚊蟲滋生地,我們知道蚊蟲是疾病的傳播媒介之一,因此蚊蟲多了容易傳播疾病,使人身體不健康。
第二,我們知道南方雨水充沛水塘多,那么居住在此地的人水性自然就會好點,比如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學家,施耐庵所著的“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中,水性最好的就是“浪里白條”張順,排在第三十位,他的祖籍是潯陽就是現今的江西九江。但是北方的居民卻沒有那么好的水性,如果門前有水塘容易出現掉入水塘溺亡的情況,存在安全隱患。當然我說的這個是普遍現象,不是絕對。只要有水塘的地方就肯定會有安全隱患。只是相對北方居民而言這種隱患凸顯的厲害。
第三,就是土地的成分不同,南方的土地是紅土地粘性很強,比如江西、廣西等地,但是北方的土地被稱為黑土、黃土,土地肥沃,比如黑龍江、遼寧省。這樣的土地遇水就散。如果房子前面有水塘,很容易影響到房子的根基,讓房子出現安全隱患。因此門前不適合有水塘。
所以北方過去在選址建房的時候,都是會避開水塘的,也就有了“房前不守塘”之說,同時民間還有“門前開塘,家敗人亡”的說法,如果從北方這樣的地理、氣候條件來看也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2. 房后不開窗,這是什么意思呢?房后為什么不能開窗,有什么講究嗎?民間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我們知道過去的古人建房是很講究的,是以坐北朝南為主,這個理念南北民間都是認同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古人們經過長期生活經驗積累得出來的。主要是目的可以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這個屋后不開窗主要針對的是冬季。
我國氣候的特點是冬季的時候主要刮西北風和北風。房屋朝南,尤其是在北方冬季是很冷的。如果在屋后開個窗就很容易形成南北通風,民間稱為過堂風。那個時候的古人可沒有玻璃窗,用來采光關上了還能擋風,過去的房子窗口多少紙糊的,很容易破損,要么就不要在墻上開窗。因此在冬季本就寒冷,如果過堂風吹多了再好的身體也受不了。因此在過去的建筑中就形成了房后不開窗的建筑特點。就現在來看,老弱病殘孕這個過堂風吹多了也是不利于身體健康。所以“房后不開窗”這樣看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第二種,就是含有隱喻的說法了,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區,這里的人們認為“家安后窗必有后窯”,后窯在過去叫后母,也叫繼母。意思是如果房后開窗了意味著對這家的女主不利。因此忌諱房后開窗。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古人認為堂屋是聚財的地方,如果開個后窗,南北通風會把家里的財運給吹走了。是不吉利的,很忌諱房屋開后窗。當然這個是沒科學依據的,只是人們的心理作用罷了。
其實按照我們現在人的思維來說,房屋應該是南北通透,空氣流通,采光效果好,對于人們的健康有利。每個地方居民的生活習慣不一樣,說法也是不一樣。但是在某些說法上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我們覺得有道理的可以借鑒,像那些心理作用導致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是可以遺棄的,你們覺得呢?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