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住披頭房,不住露骨屋”,何謂披頭房與露骨屋?
60 2025-09-05
古人觀星紀歲、測地推運,天地之間的氣機流轉,被他們概括為“三元”——這不僅是一種時間劃分,更是一種文明的節律與宇宙的呼吸。
一、三種體系,三種宇宙觀
首先是歷法派,如太乙神數、奇門遁甲所沿用的三元體系。
它將時間劃分為上元、中元、下元,各占一百二十年,總計三百六十年。其依據源自木星十二年與土星三十年的會合周期,這一“歲星土星”相交之法,被認為是天地間氣運合和的節拍。
其次是玄空風水派,這也是主流風水所采用的體系。
它將整個運轉周期定為一百八十年,劃為上元、中元、下元,每元六十年。六十年之說,來源于干支紀年的甲子輪回與北斗九星的運轉:九星之氣輪流主宰,每二十年一星,三運合成一元,三元方得大周。
第三種,則是宇宙周期派,以邵雍的《皇極經世》為代表。
這是一種更為宏大的時間模型,將一“元”設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用于推演天地文明的興衰輪回。它并不用于風水操作,而是類似東方的“宇宙學”,嘗試以數理統攝宇宙演化的全圖。
二、玄空風水為何堅守六十年一元
看似只是一個數字選擇,但六十年之元,卻承載著深刻的三才智慧與實證積累。
其一,是“天地人三才”的自然統一。
天以北斗九星為尊,每星主運二十年,象征天運;地以甲子六十年一循環,寓意地氣周期;人世則每三代約為一百八十年,正是三元之合。六十年,恰恰是天地共振的最小公倍數,是陰陽五行得以周全展開的“時間容器”。
其二,是長期經驗的實證總結。
古人觀察地磁偏轉的周期,約在六十年左右形成一個區域性循環;諸如長安、洛陽這樣的傳統都城,其興衰交替,也往往圍繞著六十年為一輪轉變,堪稱地氣與人事的共鳴周期。
其三,是風水實踐的可行性與精準性。
二十年一運,恰與古代木構建筑的大修周期吻合;六十年一元,契合三代人輪替,是家族命運轉折與重構的時間門檻。既有宇宙規律的支撐,也有民間智慧的驗證。
三、當代九運:時間之火已經燃起
從二〇〇四年到二〇二三年,是八運之土,房地產主導的時代風潮如火如荼。而進入二〇二四年,九運之火已經點燃。
這一運,將以火為象,代表著光、電、熱與精神領域的迅猛崛起。人工智能、清潔能源、文化科技、靈性成長,正成為主宰新世代的能量符號。
六十年一元的精準之處,就在于它讓我們從千年虛妄中抽身,錨定一個“可感知的時代節拍”。我們不再仰望不可證的萬年天數,而是腳踏實地,理解“此時此地”的風水與命運。
結語
所謂“元”,是時間的種子,是天道在人間的節律。
玄空三元,不只是風水術中的技術名詞,更是一種觀察世界、理解宇宙的東方智慧。
當你站在九運之門前,不妨靜心一問:你的家運、事業、人生,準備好與這個時代的“火”共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