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喀什成為企業家“淘金”熱土

新疆喀什地區正成為企業家們競相投資的新熱土。近日,深圳特區報記者隨著“追風逐日看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喀什的一些產業園、農業基地、物流基地等采訪,發現不少企業爭相在喀什投資,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新疆高仕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員工在生產
在喀什市深圳產業園里,記者見到了新疆高仕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韓華,他表示,公司是以高端動力鋰離子電池電芯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為主營業務,項目總投資4.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3.5億元,于今年6月底試生產,母公司是來自江蘇的一家新能源企業??κ驳臓I商環境優越,電價、土地成本等都具有明顯優勢?!捌骄阆聛恚娰M每度才0.38元,高性價比的生產要素,加上地理位置的獨特優勢,使我們的電池產品不僅能向東部市場銷售,還能輕松出口到中亞等周邊國家?!?/span>
新疆擁有豐富的鋰資源和鋰電池生產的相關企業,公司還在積極探索直接采用當地原材料,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此外,政府的支持政策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后盾。韓華說:“我們在物流和其他方面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企業更具競爭力。我們將在新疆這片沃土上深耕,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span>
在喀什地區葉城縣的冬棗種植基地,記者看到一排排的大棚里種著許多冬棗樹。樹上的冬棗已經成熟,一個個十分飽滿。2021年4月,新疆華凌果業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投資3000余萬元的一期1500畝冬棗大棚已經投入使用,二期投資4500萬元的1500畝大棚已經開工,后期完成冬棗種植5000畝的目標,致力于打造全疆最大的冬棗種植基地。

華凌果業的冬棗熟了。
華凌葉城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鳳敬稱,新疆獨特的氣候條件,尤其是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使得這里的冬棗口感脆甜,品質優勢顯著。王鳳敬介紹,特級冬棗的產值可達每公斤60元,一級冬棗每公斤可達40元,這些冬棗運到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銷售,利潤十分可觀。
華凌果業通過“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積極帶動當地農民參與冬棗種植,幫助農民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增收致富。據悉,每戶農民可承包20至30畝地,年收入可達9萬元,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
在葉城縣冷鏈倉儲物流基地,記者見到了從廣東東莞過來投資辦企業的廖經勤,他的企業在葉城經營西梅的種植和銷售業務,是入駐冷鏈倉儲物流基地的企業之一。西梅從種植收購到運往東部城市銷售有著非常好的利潤,當記者問起效益如何時,廖經勤笑得合不攏嘴。
目前喀什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階段,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喀什成為了企業家“淘金”的新熱土??κ驳貐^全力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以糧油、棉花和紡織服裝、綠色有機果蔬、優質畜牧品、綠色礦業、新能源新材料等為重點的產業蓬勃發展。近年來,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喀什,全地區工業企業總數達到 1918 家。今年1至7月份,喀什地區進出口總值完成631億元,同比增長50.1%;喀什經濟開發區新簽訂招商引資項目20個、總投資58.8億元,新建億元以上項目26個、同比增長23.81%。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