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山東|你知道趵突泉的九香嗎?熏香的趵突泉,這樣打開
199 2025-09-10
文&圖|流蘇
趵突泉,是濟南的城市名片。說起濟南,也許會有人不知是山東省的省會,但提起趵突泉,恐怕鮮有人不知其享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譽吧。
到趵突泉公園,不能只帶著眼睛,還要帶著嗅覺和聽覺,照看好味覺及觸覺,更要用心來感受。因為,這是個熏香的世界。
陽春三月,雨后的一個中午,步入趵突泉公園,迎著微微涼的春風,踩著濕漉漉的青石板,沿著春天信使的影子,追著奇花異木的芳香,尋著清澈泉溪的蹤跡,慢慢行走,輕輕尋覓,一路細細觀賞、探究。
【泉水·清香】
趵突泉公園導游圖,擺在面前,像是一把裝在木盒里的駁殼手槍。槍口朝上,槍把朝左,扳機扣手面向西北(左上)。故此,從地圖直觀顯示的面積上看,南北長于東西,南寬北窄,東直西曲。
趵突泉公園內大大小小共二十七處泉,其中十四處列濟南七十二名泉榜,泉系由南向北分三條水脈,中間是主水脈。由于地勢西高東低,東部的馬跑泉、淺井泉、混沙泉最淺,中部的趵突泉、漱玉泉、柳絮泉、金線泉、無憂泉等群泉較深,西部的望水泉、白云泉、白龍灣泉等最深。公園內諸泉池,形態各異,或宛如沸水噴突、白浪翻滾,或猶如珠簾懸池、池泛銀珠。放眼望去,池池銀光弄波,串串晶瑩剔透,溪溪流水淙淙,滿目澄明如鏡。
最富盛名的趵突泉,從地圖上看,大致就位于扳機扣手稍微靠中間居中的位置處。哈哈,真是天意難違,看來,關鍵部位,的確是一發千鈞啊。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臨濼源堂,南有圍廊,東架來鶴橋,西依觀瀾亭,景致極佳。
“趵突”是跳躍的意思,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道:“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泉水總涌出量為6.01萬立方米/日,最大涌出量達23萬立方米/日,且泉水清冽甘美,一年四季恒溫為攝氏18度左右,質純,含菌量低,非常適宜飲用。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帶的是北京玉泉水,當品嘗趵突泉后,便立即改用之,并大筆一揮,寫下“激湍”二字,御封為“天下第一泉”,還有康熙皇帝巡游濟南時留下的《趵突泉游記》石刻碑文,俗稱“雙御碑”。
“三窟并發,聲如隱雷”的趵突泉,遠遠望去,四周,樓臺亭榭,綠柳輕蕩;泉邊,曲廊蜿蜒,小橋回波;泉池,綠藻游魚,悠然自得。走進細觀,只見三股泉水自南向北一字擺開,冒出的水柱約有一尺多高,水涌若輪,浪濤翻滾,激湍鼎沸,噴珠濺玉。古人形容她的美為“千年玉樹波心立,萬疊冰花浪里開”;描寫她的氣勢曰“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時嘗吼半空雷”。
抬眼環顧,藍天、白云,花樹、奇石,亭榭、人影,紛紛映入水中,似一幅妙曼寫意的水墨畫,讓人目不暇接?!磅劳弧?、“第一泉”、“觀瀾”、“激湍”,這些出自名家的泉邊石碑,或筆力遒勁,或瀟灑奔放,或圓潤俊秀,或抱樸藏拙,由不同方位觀之,似一幅幅山水畫的題跋——與色相攜,字畫相映成趣;與景相配,泉景相映生輝。南來北往、南腔北調的如織游人,或憑欄俯瞰,或執機取景,或竊竊私語,或“嘖嘖”喟嘆,仿若墜身仙境,如夢如幻,如癡如醉,無酒游人皆自醉……
“馬蹄踏破迸飛泉”的馬跑泉,位于李清照紀念館的東北側。相傳北宋抗金大將關勝的戰馬因其主被賊人所害,仰天長嘶,前蹄刨地出泉,人稱“馬跑泉”。馬跑泉內錦鯉成群,其中有兩條鯉魚最為惹人眼目,是那種淺孔雀藍的、像涂上熒光劑一樣發光耀眼的彩色鯉魚,別具一格,鮮有雷同。我一邊觀賞一邊忖度著,許是關勝將軍和其戰馬的化身吧——他(它)們的民族英雄氣概,讓后人仰止;雖死猶生,英靈永存!緊挨著馬跑泉東側的是“一掬能令塵慮消”的淺井泉。這里有一種“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靜唯美意境。
度過兩步之長的成溪橋就是淺井泉,該泉南側依偎著一座大假山,山上松樹林立,野花滿坡。懸藤垂蔓瀑布般覆蓋著半邊泉池,由于背陰,池中水草茂盛密集,姿態優美,綠意盎然。這些婀娜的水草與深谷幽蘭絕塵出世的芳姿同出一轍——遠離了喧囂,摒棄了浮華,過濾了蕪雜,專注在自我的世界里,關注內心,為自己而活,因而活出了不染塵埃的高潔品性,活出了驚世駭俗的純凈樣貌,這何不是耐得住寂寞生活,歲月靜好的最佳獎賞呢。若論公園泉池里的水草,活得最漂亮、最悠然、最與世無爭、最不染塵埃的莫過于此處的啦,優雅靜謐得令人心生禪意。
人生何不如此呢?不關注外在,只關注內心,傾聽心靈,一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與自己的生活在一起,活在自己的生活里,獨自瀟灑——無論環境如何,只有改變自己適應之,才能活出一份粲然,一份灑脫;只有做自己的精神貴族,才能活出一種格調,一種品位;只有自己愛自己,才能活出一份淡然,一份悠然;只有做自己的救世主,才能活出一片明媚的“釀花天氣”。
“漱石枕流明如鏡”的漱玉泉,是趵突泉群中水位最高的一個泉池,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故居就坐落在漱玉泉邊。泉池內,水泡如顆顆銀珠,一簇簇,一串串,飄飄忽忽,悠然自轉,螺旋上升,待升至水面,破碎,漾出粒粒大小不一、晶瑩剔透的白色珍珠……水中,一娓娓錦魚,在青藻間悠閑游弋;池底,一枚枚被游人擲進去的大小不一的人民幣小硬幣,經年累月依舊亮閃閃、銀光光,泉水之純凈與清澈不言而喻,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異曲同工之處。不斷涌出的泉水順著泉池南邊的缺口,歡唱著潺潺流進了南邊“鳶飛魚躍聲咝咝“的螺絲泉池。
若是想專門觀賞五彩錦鯉魚群的話,公園內最佳的地點,應該是在“酌水能澆萬斛愁”的無憂泉。其泉在趵突泉的東南面,橋下泉水毗連,泉水清冽,質純。泉池東南面的泉眼噴涌得甚是歡暢,僅次于趵突泉,像是煮餃子的鍋剛剛燒開,咕嚕嚕地直冒水暈。
泉池邊有高大的水杉、翠綠的煙柳、葳蕤的淡竹,池中有成群的鯉魚和金魚。那些魚兒黑色、紅色的居多,黃、白、藍、五花等色相對較少,間雜期間,甚是絢麗美妙。
成群結隊的魚群,規則游動著,或一個方向、列隊順序平行;或首尾相接轉圈游戲,一有動靜,便轟然四散,激靈靈亂竄。這些魚群煞是有趣——大魚沉底,小魚上??;黑色的魚兒在低層,紅色的魚兒游在上層;大魚游得慢些,小魚游得快些;水面不時的還有鯉魚打挺,濺起朵朵白色浪花,引得游人發出陣陣驚嘆聲。吸人眼球的,除了結對游弋的魚群,就數那些獨特的魚兒了——或碩大的三尺有余、或顏色奇特的漂亮身姿、或經常躍出水面的活躍或不法分子。
師法自然,想想人類又何不如此呢?要想超越,必須與眾不同。那些特立獨行的人們,像另類的魚兒一樣,注定是受人矚目的,同時,也注定必將是離群索居、孤獨的。人們常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似乎是千年不變的至理名言,面對此情此景,我卻覺得,如若水夠清,像趵突泉一樣質純,何愁錦鯉不成群?如若人夠至誠智慧,何愁無徒耳?關鍵是,是否真清、是否真察焉!直觀“魚以群分”的自然景觀,讓我陷入糾結的沉思。
對于趵突泉三個輪盤樣生生不息的神奇涌泉,時常會聽到大多游人發出“不會是下面埋著三根自來水龍頭吧?”的類似質疑聲。也難怪,一個北方城市,怎么會有如此豐沛的地下水資源呢?那么我的建議有二,一是去位于公園北面的“悠然軒”參觀一下“泉城史話展”,那里圖文并茂的文字圖板展覽,想必會給你一份詳盡科學的答案。再就是去位于“白雪樓”前“旋汲井花烹石鼎”的石灣泉和“泉如湛露味甘香”的湛露泉,俯下身軀、蹲下雙腿、靜下心來,聚精會神、翔實地觀察一下池內泉水的涌動,收獲一份別樣的樂趣和眼見為實的體驗吧。
湛露泉水面似明鏡,從南面石塊處冒出的絲絲泉水,一路向北、再向東旋流。那汩汩流出的泉水,在明鏡的水面上或一個個飛旋的風車、或一只只旋轉的羅盤、或一幅幅轉動的八卦太極圖,或一朵朵護盆草樣的迷你蓮葉、或一頂頂精巧的小草帽、或一枚枚由下而上急速飛馳而來的玻璃飛碟……
石灣泉靜謐的水面像倒進了一層橄欖油,油光光、亮晶晶、滑潤潤、清幽幽,不斷冒出的泉水漾出的波紋,由南向北挨挨擠擠的,慢慢連成一條曲線,這飄飄悠悠的曲線,被風一吹,像傾倒在玻璃桌面上的一汪水跡,紋路顯見、清晰可觸……我想,面對此情此景,任何游人都只剩下發出一聲聲“造化自然,鬼斧神雕也”的自然喟嘆了。
泛金、流銀、淌玉、濺花、溢彩、明鏡的趵突泉,妙哉!
【花木·芳香】
趵突泉公園像一本書,走進門來,像是打開目錄,心急的春姑娘為一睹為快,逮住自己感興趣的章節,快手翻書,凡被春姑娘翻動過的書頁,千篇一律、毫不例外地留下了她雀躍后的痕跡——毛手毛腳的她,撞翻了上帝的水彩盒,將五顏六色的涂料潑灑、涂抹得到處都是——赤、橙、黃、綠、青、藍、紫,一簇簇、一叢叢、一蓬蓬、一片片……雨疏釋暗香,風柔靜花開。有的剛剛打苞,有的已是花葉互生了,有的甚至只見葉不見花了。粉的如桃腮,紅的似緋云,黃的若龍袍,紫的像葡萄,綠的賽翠玉,白的宛如棉。
黃橙橙的金鐘、明晃晃的連翹和稀稀疏疏的棣棠,呼啦啦的開出一團團的江湖氣來,那叫一個張揚和霸道啊,那黃色,只能冠以“璀璨”、“絢爛”,直叫人眼睛發直、八齒齊亮相,眾詞匯瞬間集體失語,只留下“好美”一人獨自呢喃囈語。
那一樹樹卓爾不群的白玉蘭,旁若無人地盛開,開得磅礴,開得大氣,開得雍容華貴,開得一點也不扭捏,像大家閨秀一樣,端莊而優雅,奢侈的讓人無休止地揮霍著秋波。白玉蘭天生有一種奪人魂魄的內在氣質,高潔且不事張揚;純凈雅致得讓人望而怯步。
那一片片羞澀的臘梅、貼梗海棠美好而豐盛,開得矜持,開得安靜,其神態清和,一看就知道情趣悠遠,是耐得住寂寞的主。而紫藤的花苞像一個個青澀的草莓,毛茸茸的,尖角處透著淡淡的紫色,似小丫頭一樣,單純、稚嫩、美好。
瀑布流瀉般的迎春花星星點點開得爛漫,帶著一種被寒冬壓抑后淋漓釋放的激情。醉人肺腑的桃花、結香,生機盎然,溫情得讓人凝目難移。瑞雪壓枝般的梨花、櫻花、杏花,柔媚中開得浩蕩,不管不顧。榆葉梅、紫葉李、紫荊花,那才佩叫花團錦簇,繁花似錦呢,互相依傍又無所相依,闊綽得堆一起、疊一起、擠一起、擁一起、笑一起,醉一起,放肆得目中無人,爛漫到難管難收。美好的東西從不相互嫉妒,只有丑才會?;救魏螘r候都是特立獨行的,獨自生長,兀自妖嬈,隨季節敗落。做好自己是真諦,人生同理。
趵突泉不僅群泉聲名遐邇,更是一個富足的植物園,是一處植物掃盲學校和博物館。誰也不是天生的植物學家,不認識不要緊,只要注意觀看樹木、花草脖子上掛著的那些“胸牌”就0K了——幾乎每類樹種上都懸掛著公園管理處統一制作的“樹名介紹”鐵片標牌:從名稱到種類,從習性到形狀,開花、結果的時間,觀賞和經濟價值等,逐一介紹,一目了然。通過“樹名介紹”標牌這個“自助”掃盲詞典,我認識了許多花木,豐富了植物的相關知識。
公園里各種樹木應有盡有,不僅有北方常見的樹種,也有南方的一些花木,更有罕見的一些植物;有宿根花開的植物,也有攀援的植物;有落葉的、也有常綠的喬木和灌木,甚至同一樹木,品種繁多。如常見的松樹,有雪松、油松、青松、白皮松、日本五針松、青杄、羅漢松;梅花有臘梅、榆葉梅、珍珠梅、紅梅、寒梅、美人梅;竹子分淡竹和箬竹;柳樹有垂柳、旱柳、檉柳、龍須柳;柏樹又分龍柏、圓柏、千頭柏、檜柏;那貴氣的玉蘭花有白玉蘭、粉玉蘭、紫玉蘭、廣玉蘭、二喬玉蘭;老槐樹有蝴蝶槐和刺槐;海棠的種類聽聽名字就讓人心馳神往,什么棣棠、貼梗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垂絲海棠……
公園里最為壯觀的還是柳樹?!凹壹胰?,戶戶垂柳”的柳樹,一排又一排,像整齊的迎賓儀仗隊;一片又一片,若載歌載舞的秧歌隊;一樹又一樹,像舞文弄墨的文人高蹺隊。煙柳如絲,低垂在泉溪邊,搖曳在假山旁,翩躚在樓前殿后,陶醉在亭榭橋邊。
高大的樹,當然是白毛楊、懸鈴木、榆樹、榔榆、欒樹、水杉、七葉樹、黃櫨、女貞、臭椿、銀杏、樸樹;婀娜的樹,自然是垂柳、大葉黃楊、錦熟黃楊、棕櫚樹;古樸的樹,要數紫薇、龍爪槐、絲棉木、胡頹子、瓜子黃楊、槐樹和皂莢樹;清新的樹,有青桐、鵝掌楸、五角楓、楓香、紅楓、青楓、雞爪槭;少見的樹,當屬合歡樹、杜仲、燈臺樹、烏桕、流蘇、美國紅櫨、小葉鵝耳櫪;結果的樹,有山楂、碧桃、柿樹、白梨、桃樹、杏樹、棗樹、桑樹、葡萄、木瓜、石榴樹、無花果;開花的樹,簡直數不勝數,什么桂花、水蠟、紫荊、木槿、金銀木、大葉樸、木繡球、白蠟樹、紅花檵木。
灌木,更是不勝枚舉。有小壁、芭蕉、枸骨、衛矛、木香、小蠟、火棘、麥李、耐冬、探春、薔薇、玫瑰、菊花、荷花、蜀葵、秋葵、海桐、石楠、赤楠、劍蘭、月季、牡丹、凌霄、鳶尾、紫丁香、繡線菊、葉底珠、錦帶花、南天竹、紅瑞木、美人蕉、金銀花、八角金盤、無刺枸骨、雀舌黃楊、龜甲冬青、紅葉石楠、闊葉十大功勞、狹葉十大功勞……
陽光輕暖,醺醺欲醉。一片草,渲染出春天;一蓬花,寫意著春色;一排樹,綻放了希望。趵突泉公園色彩斑斕的花朵,目不暇接;郁郁蔥蔥的珍奇樹木,讓人深思;噴銀吐玉的泉水,撥動心弦。這里是花的世界,樹的海洋,泉的故鄉。在這里,目光常常被焊接,呼吸時時被窒息,心緒頻頻遭電擊。
趵突泉的春天,是花朵的盛宴;趵突泉的春天,是萬木的盛典;趵突泉的春天,是草木懷春的盛舉;趵突泉的春天,是釀花天氣的盛世。
【奇石·暗香】
奇石遍地,假山林立,也是趵突泉公園的一大景觀。這些奇石,大多屬于太湖石種,與泉溪青松翠竹花叢融為一體,精妙絕倫,情趣頓生?;蜃藨B優美,紋理自然,玲瓏剔透;或石表清潤秀奇,肌理嶙峋剔透,體態纖細矯??;或型態奇特,情趣迭出,寓意深刻。奇石大都具有“皺、瘦、透、秀”的特點,最高的四米,最矮的一米五。名字也是很有詩意和寓意的。如龜石、虬石、夔石、壽石、待月峰、白云峰等。
龜石,由東門進入,過了晴雨溪,迎面就是。其高四米,重八噸,堪稱“濟南第一名石”,也是“四大靈石”之一,相傳為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所收藏。雖然名曰“龜石”,以我俗人的肉眼卻看不出半點“龜”的影子,卻很像一對站立著正在親昵的戀人,男左女右——在一片茂盛淡竹的簇擁下,“女人”稍微瘦小的頭顱輕輕地搭在“男人”壯碩的頭頂,似在纏綿地親吻著戀人,奇石后亭亭玉立的雪松發出陣陣“噓噓”的濤聲,似是在提醒著游人不要驚擾了這對情侶的“春夢”。一幅很浪漫溫馨的畫面。
虬石,位于易安舊居門前、西南側的花叢中。虬,傳說中是一種帶角的龍,在綠樹清泉的映襯下,宛如一條盤曲欲飛的虬龍。我不認識虬龍,但從該石的正面觀看,右側像極了一只平臥的小貓頭鷹,那個尖嘴和兩只眼睛特別傳神,左側指向天空的兩只大角,很像一只大花貓的頭像,直愣愣的兩只耳朵很警惕的樣子。從稍微左側的方向上望去,這花貓又像一只靜臥的飛鴿,羽翅散開下垂,讓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屏息靜觀,生怕弄出點響聲兒,就會驚飛了它。
夔石,位于老金線泉旁,因形似傳說中的獨足怪獸“夔”而得名,相傳,夔是古帝王舜的臣,樂官。怎么說呢,這塊奇石很有意思,仔細審視,很像是兩人侍奉一頭獅子。頂端很像一只頭頂朝左、橫臥著的獅子,兩只眼睛炯炯有神;奇石的正中,若似一位古代貴妃的半身像,發髻高挽,玉頸修長,身著盛裝,面微向左前方;其右側似一樂官,正在全神貫注地撫琴弄弦,寫有“夔石”二字的部位,像是樂官撫琴的寬大水袖,很是傳神逼真呢。難怪乎,這“夔石”定是帝王舜在枕著趵突泉的波濤,休閑自得地聽琴師彈奏神曲吧。
壽石,位于萬竹園西花園內,因其形得名。資料介紹“賞之,似草書之飄逸,又似篆書之古樸,形象逼真,遒勁有力?!痹S是我不懂書法之緣故,沒有悟到。直觀感覺,它像一個遠古時代作揖的外星人,身著未來世界的防化服,兔子一樣的頭部和大大的杏仁眼睛,最有人形的當屬腰身部位。該石與幽徑、泉溪、彩亭、翠竹相輝映,構成優美如畫的獨特景觀,常有游人在此與石合影,取“壽高”之意。
待月峰,位于尚志堂院內,是宋代遺物,石瘦細長,洞穴似各種月形,有詩贊詠:“精靈俊逸玉玲瓏,神工鬼斧渾然成。一年三十六輪月,變幻俱在此石中。”另外,趵突泉東門迎面、楓溪東側的那座假山,全部是由錯落有致、形態古怪的奇石堆砌出來的,探入其中,猶如置身迷宮或溶洞。真可謂,天工開物,造化自然。這樣鬼斧神工的奇石,公園內比比皆是,不勝枚數,令人折服。
【詩詞·幽香】
人們常說,一個城市的聞名遐邇,大多因為某些名人,是名人讓這方水土聲震八方,名揚四海。一如說起沈從文,必定與鳳凰古城連線一樣。所以,歷代賢士俠客、文人墨客的故居,或其足跡所到之處,無不是一座城市的閃亮名片和厚重文化底蘊的標志。
作為濟南人的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其紀念堂就座落于風景秀麗的漱玉泉畔。這是典型的宋代建筑,占地四千平方米,歇山飛檐,懸山抱廈,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門前抱柱上有郭沫若題寫的對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這副對聯是對女詞人身世和作品的高度概括。紀念堂正廳高屋飛檐,古樸典雅。“有竹堂”,兩邊楹聯懸掛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的對聯:“金石錄有幾頁閑情好夢,漱玉詞集多年國恨離愁”。
由東側沿曲廊往里走或從西側踏過一條竹林幽徑便是“靜治堂”,此處原是李清照與趙明誠居萊州時宅第的名字,取“靜心治家”之意。里面陳列著四組栩栩如生的蠟像,分別是“書香門第”、“詞壇綻繡”、“志同道合”、“流寓江南”,從不同時期再現了李清照的生活。李清照可以和蘇軾、陸游、辛棄疾并列,也可以和陶淵明、李白、杜甫、韓愈等前代風格大師比肩。在藝術風格上,她的詞以淺俗易懂、明白如話為特點,被人們稱為“易安體”。她的許多詞作,膾炙人口,深入人心,婦孺皆知。人們對李清照詩詞的推崇與喜愛程度,這么說吧,作為濟南人,若張口不能來上它一兩句女詞人的名句,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泉城人。真的!不信你在泉城大街上、在趵突泉公園內,任隨攔停一人考問,都會張口給你吟哦出幾句易安的名篇名句來。諸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怎么樣,鄙人沒有打誑語吧?
易安舊居毗連紀念堂,院中假山錯落堆疊,淡夕亭高高聳立,瀑布直掛亭下,小橋流水淙淙,奇石玲瓏靜默,松竹相映成趣,十分清幽雅致。易安居的院落背面,是濯纓池,數丈高的瀑布飛流疊下,濤聲轟鳴,與易安舊居的恬雅幽靜形成強烈反差,相得益彰。
郭沫若詩曰:“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誦千秋是著書?!币徽Z囊括了婉約派詞人泰斗的豐功偉績。濟南市將“一代詞人”的紀念堂設立在風水寶地趵突泉,可見對詞人的敬重與對文化厚愛的不同凡響。
【繪畫·墨香】
說到泉城對文人的尊崇和對文化的厚愛,公園內還有兩處可以佐證。一是園中園的萬竹園,二是滄園。
萬竹園位于趵突泉的西部,始建于元代,因園中多竹而得名。是吸取北方官府四合院、南方園林庭院建筑特點,糅合而成的古建筑群,為當代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李苦禪紀念館所在地。在這里,不僅能觀賞到李苦禪大師的四百余件書畫作品,一飽其濃彩重墨、古拙磅礴的國畫大寫意,還能領略到“清、幽、靜、雅”的隱士建筑風格,一覽“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古樸景致,更能體味到石雕、木雕、磚雕“三絕”等民間能工巧匠的傳神技法,真可謂悠哉樂哉福哉逍遙哉,不亦樂乎。
滄園位于公園東門的南首,是明朝著名詩人“后七子”領袖李攀龍的讀書處,是一座民族形式的建筑物,因園內有滄泉而得名。滄園精致小巧,古樸典雅,作為“歲寒三友”的松竹梅舉目皆是,樹姿古樸,花色素雅,花態秀麗。奇樹盆景無不令人傾倒,珍花異木總使人應接不暇。國畫大師王雪濤紀念館就建于園內,園中蒼勁的雪松下矗立著的巨石上,有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古樸的題字——墨海雪兄。漫步園內,頻頻吮吸著恬淡的清香,暗香留戀;輾轉展室,時時浸洇在書畫的墨香中,癡迷流連。
【建筑·凝香】
如果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部教科書的話,那么,建筑就是凝固的藝術,也是流淌的音樂和詩歌。趵突泉公園,其內藏的眾多名勝古跡,也為這“天下第一泉”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濼源堂、娥英祠、觀瀾亭、來鶴橋、望鶴亭、蓬山舊跡坊、白雪樓、尚志書院等名勝古跡,均是明清以來的建筑。趵突泉北岸有一組較大的古建筑群,通稱呂祖廟三大殿。最南端的“濼源堂”,建于北宋年間,棟梁彩繪,黃瓦紅柱,形體雄偉。挹廈柱上刻有元代文學家、書法家趙孟頫的著名詩句:“云霧潤蒸華不住,波濤聲震大明湖?!弊煮w雄渾有力,詩句傳神,與波光水影交相輝映更為之添彩。
二大殿為“娥英祠”,祀娥皇、女英,懸掛楹聯“琴瑟友之,鐘鼓樂;鳳凰歸矣,瀟湘吟?!比蟮顬椤叭サ睢?,祀堯舜禹,懸掛楹聯“趵突騰飛,三泉歌唱堯舜禹;中華昌盛,萬代長明日月星。”三座大殿,外圍均青磚、白粉、筒瓦和坡頂墻,院內花格透墻上,鑲嵌著三十余方石刻,都是歷代名人的詩篇,與窗外泉水翠柳相映,呈現出動靜相宜的生動畫面。趵突泉以南的白雪樓,是李攀龍的藏書處。樓的正北面,現在是大戲臺。經常有戲迷票友在此演出,為民眾日常消遣、娛樂的大眾場所。平日里,大多聚集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在此聽曲、聊天、觀魚、品茗、曬太陽,消磨時光。
說起建筑,不得不說一下那些個小橋、亭子和院落。我不想說小橋的建筑年代有多么久遠,也不去敘說亭閣到底有幾個飛檐,更說不出各個院落的建筑風格,單讓它們的名字集體亮下相吧——步青橋、娥英橋、觀瀾橋、來鶴橋、大板橋、齊州橋、桂溪橋、成溪橋;觀瀾亭、望鶴亭、天尺亭、淡夕亭、悠然亭、扇面亭、愛荷亭、楓榭、濼上臺;石榴院、玉蘭院、木瓜院、海棠院、杏花院……我想,僅僅聽一下這些詩意的名字,你也會醉在其中、浮想聯翩啦,并有一種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刻生出一雙翅膀,即刻飛抵趵突泉一睹為快的沖動了吧?
【人文·沉香】
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有史以來,圣人賢士、文人騷客無不是一方水土的閃亮名片。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諸如曾鞏、蘇軾、李易安、趙孟頫、張養浩、王士禎、王守仁、蒲松齡、元好問、劉鶚、老舍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被人廣為傳頌。元代著名文學家趙孟頫的詩句:“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睙o疑成為趵突泉的御用名片,還有他的那句膾炙人口的“平地涌出白玉壺”詩句也家喻戶曉、廣為流傳;“且向波間看玉塔”則出自金代詩人元好問之手筆;清代詩人何紹基將趵突泉喻之為“萬斛珠璣盡倒飛”;清朝劉鶚在《老殘游記》中記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則認為趵突泉是“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北宋著名文學家曾鞏“滋榮冬菇溫常早,潤澤春茶味更真”的詩句更是一語中的、道破天機。
【民俗·馨香】
如果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需要了解,需要傳承,更需要發揚光大。如此說來,游歷趵突泉公園,真是有福了,四十元的門票,可謂物超所值——在公園的西北部,有個濼苑,它就是傳說中的“濟南民俗風情展”一條街。
這是一條仿古民居式水景街,整個景區四圍皆以清澈的泉溪曲折環繞,形成“人家盡枕河”的泉城特色景觀。街面寬三至四米左右,均以青石板鋪面。板橋泉泉水流過街面最后匯入三曲橋大河面,形成“清泉石上流”、“水上汀步”等景觀,若是帶了孩童來,這兒便是孩子親泉、嬉水的最佳處,既安全又富童趣。那五排像撲克牌一樣的青石板,錯落排開,若是光著腳丫嬉水,那青石板上的小腳丫定會笑彎了腰……
整條仿古水街的建筑,沿循明清濟南民居風格,以廊、榭、閣等敞開性建筑為主,亭、臺、樓、閣、榭等高低錯落,亭旁楊柳依依,街角古槐蒼勁,樓前皂角古拙,房前溪邊,榆葉梅、迎春、棣棠、薔薇、木香,花枝招展,郁郁蔥蔥,加上泉溪入戶,宛如一幅玲瓏秀美的水墨畫。再躍上濼上臺、繞至屋后放眼遠眺,那九曲回廊的木板景觀棧道,長達百余米,甚是壯觀,其沿岸的金銀花、迎春花、薔薇和垂柳錯落有致、婆娑茂密;只見溪流湍急,但聞水聲嘩嘩,陡見水草依依,忽聞弦樂飄飄,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兩側的建筑內為老濟南民俗風情展覽廳,各展廳內以沙盤、展板、實物、觸摸展等形式,從年俗節慶、飲食文化、書山曲海、兒童娛樂、民間工藝等方面,全面介紹了老濟南的民俗風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里,你可以購置到富有濟南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如黑陶、魯繡、面塑、泥塑、剪紙、微雕、刻瓷、皮影、臉譜、兔子王、中國結、布老虎、核桃雕、蛋殼雕、葫蘆雕、貝雕、葫蘆烙畫、內畫、珠藝、木魚石雕、仿古青銅器、老粗布等。還可以欣賞到老濟南的兒童娛樂實物和濟南的老照片展覽,或勾引起你快樂的童年回憶,或對流逝歲月的撫今追昔,仿佛坐上了一臺時光穿梭機,讓你瞬間有一種穿越的恍惚感覺……
由濼苑稍微往南走一點,便是“臨泉似覺酒飄香”的杜康泉,在這里設有泉水飲用點,游人可以彎腰低頭、通過三個獸頭的噴口,直接品嘗到那甘冽醇美清涼無比的趵突泉水……
【生活·熏香】
晴雨溪兩岸,愛侶相攜,竊竊私語,面若桃花。楓溪月島旁,聲樂愛好者亮喉吊嗓,咿咿呀呀,攝影迷們長槍短炮,聚精會神。悠然軒內,花甲老者,松下對奕,竹林遛鳥。白龍灣前,翠鳥鳴囀,紫燕盤旋,白鵝嬉水。百花洲里,微雕盆景,百靈鳴唱,妙趣橫生。海豹池邊,蓬生的大葉黃楊,盤根錯節,庇護著海豹的安逸。通樂園中,杏花島上,白色的浪漫,紛紛簌簌。五三亭下,櫻雨尋夢,彩蝶翻飛,游人小憩。大戲臺上,相聲戲曲,輪番上演,好不熱鬧……
趵突泉公園像一幅畫,寫意的山水畫,濃妝淡抹總相宜——地為宣紙,云作卷軸,石當鎮尺,泉是香墨,花充顏料,樹來執筆,風悄運腕,蜂蝶魚鳥齊涂鴉……
趵突泉公園像一曲歌,草木是歌詞,泉溪是旋律,鳥兒是歌者。
趵突泉公園像一首詩,泉水是詩心,人文是詩意,建筑是詩境,花木是詩語。
若說,泉水是其靈魂,那么,奇石則是其標簽,花木就是其眼睛,建筑便是其名片,而人文歷史,才是其厚重的精神內涵和無法替代的文明積淀。時光荏苒,歲月流逝,靈魂將生生不息,標簽將永不磨滅,眼睛將日益清明,名片將四海傳播,內涵積淀將歷久彌香。
古槐、翠竹、綠柳,紅樓、青瓦、碧泉——自然景觀,流香。
詩詞、繪畫、書院、戲臺、亭榭、樓閣——人文歷史,留香。
青鳥、紫燕、白鵝、鯉魚、花蝶、蜜蜂——塵世生活,遛香。
五彩、芬芳、天籟、甜潤、溫滑、怡然——這就是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感覺皆熏香的趵突泉,美哉!
昨天,趵突泉是濟南名勝!
今天,趵突泉是齊魯名片!
明天,趵突泉是東方神韻!
▽趵突泉——之春▽
▽趵突泉——之夏▽
▽趵突泉——之秋▽
▽趵突泉——之冬▽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