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五運六氣規律匯總
199 2025-09-11
目前,很多盜墓題材的影視劇或者小說,盜古墓文物的驚險的情節和千奇百怪的文物,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眼球。但是小說和影視劇代替不了現實,那些離奇的盜墓手法和盜墓場景,都是經過編劇幻想出來的。但在廣西,考古專家們發現一座明朝七星古墓,專家從出土文物中發現一個稀世文物,令專家們驚呼是否明朝的人是否穿越到了現代?
現在看看事情的緣來。在2008年10月,在廣西南部上思縣發現一座古墓,里面有兩個巨大的長方體石堆。經過考古學家們的勘察,才發覺這一座古墓是明朝中期一座貴族的墓穴,專家們也證實這兩個長方形石堆就是被三合土包裹的兩個巨型棺槨,這兩個棺槨一座是大的,一座是小的。
考古學家發現這兩個巨型棺槨,有著明顯人工加工的痕跡,經過鑒定發現這就是三合古土。所謂“三合土”,其實是由河沙、石灰石、黃土等制成的粘土,在制作過程中加入蛋清、糯米等成分,這也使棺材材料非常堅固。
在古代“三合土”一般是用在建造城墻的,用在建造棺材或者墳墓,代表墓主是有身份的人。所以,考古專家們推測這巨大的三合土泥石棺的墓主身份,絕對是不低的,說不定就是明朝一個大人物。而且,估計這一座墓是夫妻合葬,大石棺是男主人,小石棺是女主人。
當人們小心翼翼地掀開棺材的樟木蓋子,發現里面還有一層黑色的木棺材,這一種雙層棺木事比較罕見的。然后,專家們在開棺時候,用手電筒照射光亮,仔細查看棺材里面的結構,對內棺和外槨的間隙尺度進行仔細衡量,突然在棺材內部看到一只蟑螂跑過。
這一只蟑螂絕對令現場的考古專家們都驚訝不已,因為在打開棺材時候只打開棺蓋,其他地方沒打開過?難道這一只蟑螂就在棺材里面存活了幾百年?
考古專家們認為在密封的環境中,一只蟑螂在棺材里生活幾百年是不可能的。后來,專家們在內棺底部發現有一個小孔,蟑螂就是從這個小孔進出入的。但考古專家們又認為,這一種棺材有著非常好的密閉性,不容易腐爛,怎么會出現小孔呢?
考古學家們推測,這一座墳墓乃是夫妻合葬的,大石棺應該是男主人,小石棺應該是女主人。伴隨著X光片的生成,專家們也發現,每一張照片上都能看到銅錢,這些銅錢看上去仿佛雜亂無章,但是把這些銅錢連成整體之后,竟然是一副北斗七星的圖案。于是,人們更加迷惑,這墓主人究竟是誰?神秘的北斗七星又代表著什么?
后來,考古學家們證實,明朝的萬歷皇帝是以北斗七星的形式下葬的。萬歷皇帝的下葬,是側臥的姿態,也就是枕在頭下,雙腿微曲如睡眠狀,下葬的姿態與北斗七星是一致的。
考古學家們研究,古人的觀念里,北斗七星是象征著吉星,乃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萬歷皇帝下葬方式以天上的北斗七星遙相呼應,乃是人間皇帝尊貴的象征。但這個墓穴男主人采用明朝皇室的北斗七星方式下葬,這也證明墓穴主人身份高貴,肯定與皇室是有關系。
當考古學家繼續研究棺材的時候,發現在棺蓋上發現了絲網狀的白須,這一種白須考古學家叫做“龍須”。在我國民間風俗中,在人死之后,親人送其下葬的過程中,死者被親人的親情感動,于是就會從嘴里噴出一口血到棺蓋上,這就是“龍須”現象。
龍在中國歷史文化中,象征尊貴和高貴。因此,棺蓋的龍須,就象征棺中人的身份尊貴,象征皇室的成員。但是,根據考古學家證實,棺蓋上的龍須,是由棺材中木材原本含有的真菌引起的現象。
看來,棺材中男主人是明朝皇室成員可能性很大了。為什么明朝皇室成員會在廣西南部上思這地方下葬呢?有些考古學家就認為,棺材的男主人就是明朝消失的建文帝朱允炆,所以才會顯示出棺材明朝皇室的特征。
我們知道,在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口號,起兵叛亂,最終攻下了當時明朝首都南京(應天府),但當時明朝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卻神秘消失。為此,朱棣派鄭和七次下西洋,動用了很多人員秘密暗訪,都是尋找不到建文帝。有些人懷疑建文帝逃到了云南,也有人懷疑逃到了廣西。
考古學家認為在上思發現的明朝古墓棺材,是失蹤的建文帝也有理由。首先,墓主人沒有為自己立下墓碑、沒有刻墓志銘,甚至沒有修建墓葬,只是挖了一個洞就草草下葬,顯然是不想世人發現,不想讓人祭拜。一個普通人不會如此隱姓埋名和神秘下葬的,墓主人身份肯定是高貴卻又非常重要,不想被世人發現,自然想隱姓埋名。
而且,在墓碑中發現的北斗七星圖案,只有皇室才有資格享用這一種墓葬形式,證明了墓主人皇室的身份。更為重要,在上思縣流傳一個傳說,在一個叫渠黃屯的地方,那里住著一個落魄的皇帝,經常在河邊釣魚,于是就以“黃”,為這地方起了與皇帝沾邊的渠黃屯。
更令考古學家震驚的是,就是在清理墓坑的時候,發現了一枚“戒指”。這一枚“戒指”的大小,與我們普通戒指沒什么區別,只是模樣非常特別,更像現代的手表。
后來,專家們仔細鑒賞過這一枚“戒指”,發現上面竟然刻著“swiss”字母,意思就是這一枚“戒指”,就是瑞士手表!
專家們感到一臉懵逼!我們都知道瑞士制表工藝的接觸,但瑞士制造鐘表的工藝是在十六世紀末才傳到瑞士的,直到1845年才有了制表機械,于是就有了大批生產瑞士的鐘表聞名于世。
在明朝存在的十六世紀,西班牙等殖民國家開辟了大航海時代,但是在海上貿易中也不會帶來瑞士手表的。所以,誕生歷史只有一百多年左右的瑞士手表,出現在幾百年前的明朝古墓是不可思議的!
有些人估計是晚清或者民國時候的盜墓賊盜墓時候,不小心掉進去的。但考古專家們經過鑒定,這一個刻著瑞士手表的“戒指”到現在有差不多六百年的歷史,的確是明朝的文物!很多外國考古學家看到古墓中這一枚瑞士手表的照片之后,也驚呼不可能,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難道真的有人從拿著近代一百多年前誕生的瑞士手表,穿越在明朝嗎?
而且,考古學家在墓主的壽衣上發現的“飛鶴”圖案,也推翻了墓主是失蹤建文帝的推測。在明清兩朝官員的官員,都是以飛禽走獸代表的官階。這個墓主的壽衣上刻著“飛鶴”圖案,在明朝是四品官員的官服象征。
看來,墓主很可能是高官,不會是建文帝。于是,考古學家推測墓主的主人肯定生活在戰亂年代,由于身份特殊,不想讓世人知道自己姓名和來歷于是就從北方中原地區逃到了廣西的上思一帶隱居。
這個戰亂的年代,考古學家認為是明末清初交替的南明政權時期,可能這個官員是明朝四品官員,為了逃避清軍追殺秘密在廣西上思居住,然后死后也是秘密下葬。
穿著明朝四品官服,生活在南明時代,以皇室有關的“北斗七星”方式下葬,很多專家也推測這是南明永歷帝!
在歷史記載,南明永歷帝最后在昆明街頭被吳三桂勒死的,此外還有南明王朝的太子、皇后、太后等皇室成員二十三十人。南明永歷帝朱由榔的去世,代表明朝歷史徹底結束。
永樂帝朱由榔
為了鑒別是否墓主人生活在南明時代,考古專家們對墓主人的衣服做了碳14測年,結果顯示墓主人距今大約390年歷史。這代表不僅比永歷帝朱由榔大,更是比建文帝大一百多歲,不可能是建文帝或者永歷帝。
世界上未解的歷史謎團很多,廣西上思縣明朝古墓存在疑團也很多,只能是期待科學技術的發達,解答這個謎團。相信上思縣古墓謎團的解答,一定會豐富明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