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一起反電詐系列其十九:警惕直播算命詐騙!

    147小編 69 2025-09-12

    直播算命詐騙是一種依托網絡直播平臺,以“改運消災”“命理測算”為幌子實施的新型詐騙手段。其核心邏輯是利用封建迷信包裝話術,結合心理學操控和技術偽裝,誘導受害者支付高額費用購買虛假服務或商品。

    一、運作模式:從人設包裝到精準收割

    1. 人設構建與精準引流

    身份偽造:詐騙團伙通過盜用高僧、道士、國學大師等形象,甚至使用AI換臉技術偽造“通靈者”形象。例如,無錫某團伙冒充“國學大師”,虛構“八絕命理”等專業術語,營造權威感 。

    精準篩選:利用大數據算法分析用戶行為,鎖定情緒低落、經濟壓力大的人群。例如,凌晨1-3點活躍用戶會被推送“消災轉運”直播,因這類人群通常焦慮值較高。

    2. 話術體系與心理操作

    巴納姆效應應用:使用模棱兩可的話術(如“你近期會遇到貴人或小人”),讓受害者對號入座。某詐騙團伙內部培訓資料顯示,其話術庫包含2000條通用解,通過“切記不可外傳”防止受害者發現模板重復 。

    恐懼營銷與損失厭惡:編造“血光之災”“婚姻破裂”等恐嚇性預言,再以“做法事”“開光法器”等解決方案誘導付費。例如,張大媽因丈夫“八字相沖”被要求購買12888元的“通關神”,而該商品實際是成本僅幾百元的普通玉石 。

    3. 技術偽裝與資金收割

    AI生成內容:利用生成式AI批量生成運勢分析報告,或使用Deepfake技術偽造“做法事”視頻。河北保定孫某案中,所有命理分析和法事視頻均摘自網絡,卻騙取受害者3萬余元 。

    資金鏈設計:通過“免費測算-小額付費-大額轉賬”逐步提高受害者投入。例如,先收取99元“八字詳批”費,再以“化解災劫需連續做法7天”為由索要數萬元。

    二、技術升級:從話術模板到產業鏈工業化

    1. 技術手段迭代

    -大數據精準畫像:詐騙團伙通過購買公民信息(如年齡、職業、消費習慣),結合平臺算法推送,實現“一人一策”。例如,寶媽群體被推送“孩子學業不順需改風水”,失業者被推薦“財運開光服務” 。

    虛擬場景構建:使用綠幕技術打造“寺廟”“道觀”等虛假場景,配合專業燈光和背景音樂營造神秘感。某直播間通過虛擬香爐煙霧特效,讓觀眾誤以為“大師”正在現場做法 。

    2. 產業鏈專業化

    分工精細化:形成“引流組-話術組-技術組-洗錢組”的流水線作業。例如,廣東某團伙中,業務員負責引流,“大師”負責話術欺騙,技術人員制作虛假證書和法事視頻,財務人員通過地下錢莊轉移資金 。

    話術標準化:新成員需接受50頁以上的話術培訓,內容涵蓋“情感挽回”“事業轉運”等場景的應對策略。例如,當受害者質疑效果時,統一回復“心不誠則不靈” 。

    三、法律風險:從治安處罰到刑事追責

    1. 法律界定與量刑標準

    違法性依據:根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直播算命涉嫌傳播封建迷信內容,平臺需承擔連帶責任。若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可能觸犯《刑法》第266條詐騙罪。例如,無錫某團伙因詐騙290萬元,主犯被判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

    金額與情節認定:詐騙3000元以上即達刑事立案標準,多次詐騙累計金額達標同樣追責。例如,青城某團伙單次詐騙2900元未達刑事標準,但因多次作案仍被行政拘留15天。

    2. 證據固定與司法實踐

    - 關鍵證據鏈:需保存直播錄像(特別是“改運消災”承諾片段)、轉賬記錄(含對方賬號和備注信息)、聊天記錄(如“無效退款”承諾)。例如,江蘇警方通過業務群聊天記錄鎖定主犯修改詐騙話術的證據,推翻其“不知情”辯解 。

    - 司法傾向:法院對“封建迷信”類詐騙持嚴懲態度。河北保定孫某案中,盡管詐騙金額僅3萬元,但因“利用弱勢群體心理”被從重處罰,判處有期徒刑1年8個月 。

    四、防范策略:技術反制與社會共治

    1. 個人層面:識別偽裝與阻斷支付

    技術反制:對頻繁以“網絡卡頓”為由拒絕真人出鏡的主播,可要求其手持當日報紙實時視頻,拒絕者立即拉黑。警惕“AI算命”小程序,此類應用常以“免費測算”騙取面部照片和生辰八字,進而實施精準詐騙 。

    資金管控:堅決拒絕任何形式的“墊付”“解凍金”要求。正規平臺不會以個人名義要求轉賬,且“開光法器”“做法事”等服務無法開具合法發票 。

    2. 平臺責任:技術防御與內容審核

    算法升級:抖音、快手等平臺已將“算命”“占卜”列為二級違規,AI識別系統可攔截含“血光之災”“改運”等關鍵詞的直播。例如,抖音2025年專項治理中,封禁7天至永久的違規賬號超3000個 。

    用戶教育:通過彈窗提示、短視頻科普等方式,向用戶推送反詐知識。例如,快手在“春日凈氧”行動中,重點治理借清明祭祀宣揚封建迷信的內容,并上線“迷信內容舉報”快捷入口。

    3. 社會治理:跨部門協作與技術賦能

    警方專項打擊:多地建立“直播算命”預警模型,通過分析異常轉賬數據和APP下載行為,實現對潛在受害者的精準勸阻。例如,重慶警方破獲的“熊客直播”詐騙案中,通過資金鏈追溯系統凍結涉案賬戶800余萬元。

    法律完善:建議將“利用封建迷信實施詐騙”納入《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重點打擊范圍,明確平臺連帶責任和量刑加重情節。例如,浙江已建立反詐快速止付機制,可在案發后30分鐘內凍結涉案資金 。

    直播算命詐騙的本質是“用科技手段包裝封建迷信,以心理學操控收割焦慮情緒”。其危害性不僅在于財產損失,更可能導致受害者陷入心理依賴,甚至引發家庭矛盾。防范此類詐騙需構建“個人警惕-平臺攔截-警方打擊”的三重防線:個人應遠離“改運消災”等虛假承諾,平臺需強化內容審核和技術防御,警方則應通過數據建模實現精準打擊。正如反詐中心警示:“你迷信的是命運,騙子算計的是你的賬戶余額?!蔽ㄓ衅瞥饨孕?,方能守護財產安全。

    上一篇: 別再怪風水了!你的運氣差,根源是陽氣快耗光了
    下一篇: 轉運的時候到了!從明天開始,您可別不信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