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這4種“物品”,能扔就扔!絕非迷信,都是有依據的
143 2025-09-15
一個人可以很有錢,是省首富是國首富乃至是世界首富,但是要想得到國家的紀念,要想百年千年后人們依然記得他,我所知道的,空派只有他了:
“華僑旗幟,民族關輝”——陳嘉庚。注意,這個是教員的評價。
到廈門的第一天,我們就前往集美學村,不管這里的景色多么漂亮,都和陳嘉庚先生有關。
乘坐地鐵一號線,快到集美學村站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這個畫面:公路橋和高鐵橋的平行,網上說這就是“千與千尋”中的童話世界,這是我后來抓拍到的,就是那個樣子。
出地鐵口百十米就到了集美學村大門口,交通很方便。
進門右側有塊墓碑,俗稱"港口墓",此為集美大社陳姓家族二世祖陳基夫婦合冢,是陳嘉庚先生的祖先墓葬。
陳氏祖籍河南固始,唐末五代入閩,二世祖帶領族人來到這里。
沿著大路走,就看到集美大學航海學院和華僑大學華文學院的大樓。
航海學院被譽為中國“航海水產家搖籃”,曾經為新中國僅有的三所高等航海學校之一。
集美學村里面交通很方便,共享單車電車都有,我感覺要是沿著主線走,就是徒步也是可以的。
路邊的建南大禮堂是陳嘉庚先生1954年主持興建,這是后來翻修的。
再走就是集美小學,在路兩邊有兩個校區。走在這樣的路上,就是盛夏也不熱。
路邊高大的樹叫做白千層,可以一層層剝落,是一種有多種用途的樹。據說是陳嘉庚先生引進種植的,希望學村學生能學習這種能經受摧殘打擊的精神。
右拐就是集美中學,陳嘉庚先生1918年創立的,旁邊就是有名的誠毅樓?!罢\毅”也是集美中學的校訓,這是福建首批重點中學。
路口直走就是陳嘉庚故居,右拐就是圍著集美中學走。我是右轉看誠毅樓去了,過了這個樓,就看見不遠的南熏樓,不過我并沒有走進,因為旁邊就是“歸來堂”的大門。
五十年代初,陳嘉庚先生想建一座房,給歸來華僑回鄉暫時居住,但是因學校復建沒有動工,國家就撥專款建設。
有陳嘉庚先生全身像。
中間宮殿式大廳,兩邊是護厝,燕尾脊也是呼喚游子像燕子一樣回到故鄉。
從歸來堂出口出去,對面就是陳嘉庚先生故居,白石砌墻綠瓦蓋頂,院子中有一株百年龍眼樹。
故居里的陳列品主要以圖片、圖表、實物為主,形象地介紹了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一生。
二樓有嘉庚先生生活辦公的陳列。
很普通的舊木桌舊沙發算盤,老式框架式的木床,陳舊的枕頭,坐式馬桶和裂了痕的水缸。
本來直走就是陳嘉庚公園,但是有人說前面有個“楚雨蕁的家”,說是拍攝《一起來看流星雨》的地方,反正繞不了多少路,就走著過去。
在集美幼兒園前的岔路口買了幾個香蕉吃,很好吃??吹貓D集美大學在另外一個方向,先到集美大學轉轉看。
沿途看看當地人愜意的生活,泡茶吃茶點。
這是個什么學校的黃樓,看著也不錯。
到了集美大學,這里卻不開放,就為了拍這張照片?真是白走了一趟,以后來的就不要走冤枉路了。
掃個車子返回吧,一直騎到了大社的牌樓下。
“社”就是村。大社從小漁村演變為一處聲名遠揚的僑鄉,孕育了諸如陳嘉庚、陳六使等杰出南僑領袖。
順著巷子走進去,就是涂鴉和各種樓。
竟然又到了幼兒園正門前,這個樓上有“養正樓”三字,幼兒園是由陳嘉庚先生于1919年2月創辦,秉持陳嘉庚"葆真養正"教育思想。
這個幼兒園大樓放在現在也是很奢華的
旁邊就是“楚雨蕁的家”,一群游客在拍照打卡,這里樹蔭匝地,什么也拍不出來。
從欄桿往里看,里面有一對老夫婦在院子里悠然的坐著,好像不知道墻外有游客。
巷子里有家重慶小面,就在這里吃午飯了,這是我到福建這幾天,吃的最熟悉的一頓:福建飲食真是吃不習慣。
小店生意不錯。
大社不遠就是陳嘉庚公園的一個門,進去就是陳嘉庚紀念館,公園免費。
風云突變云層散開,天上白云朵朵,趕緊先到旁邊的海邊看看。
太美了,這是從平潭島離開后,看到的最美的大海了,這幾天天一直陰沉著。
到海邊玩,一定要藍天白云,否則沒有大海的感覺。
海邊螃蟹很多,吸引了很多小朋友。
這個時間剛好是中午,到陳嘉庚先生紀念館參觀是很合適的,這里冷氣太足了。
紀念館是集鄧小平同志的字,里面很大。
“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這是毛澤東陳嘉庚的高度贊譽,紀念館里對陳嘉庚先生一生的經歷貢獻有全面的實物資料照片影像介紹。
從走出家鄉到在外創業辦實業到辦教育抗日救國到建國后的建設,在這里我對陳嘉庚先生有了一個整體印象。
陣嘉庚先生,一個大寫的人!
出來后沿著海堤繼續走,就是鰲園。
這個時候退潮了,趕海的人挺多,海邊有不少撿拾貝殼海蠣的人。
鰲園由三部分組成:游廊、集美解放紀念碑、陳嘉庚陵墓。
游廊兩壁鑲嵌58幅歷史人物故事的青石鏤雕,是鰲園653幅石雕的精華。一邊是古代的,一邊是近代的。
集美解放紀念碑高28米,碑身正面是鎏金的主席手書:“集美解放紀念碑”七個大字,背面是陳嘉庚先生親手撰寫的碑文。
想想主席給一個村子的解放碑題字,這牌面真夠大的,全國那個地方有?
碑基為13、10、8、3級四個臺階,13級為創業歷史,10級為遇到困難的年月,8級為八年抗戰,3級為三年解放戰爭。
碑前照壁刻“博物觀”三字,有12塊浮雕,浮雕中間嵌中國、福建省、臺灣省三幅地圖,反映了陳先生期盼祖國統一的愿望。
陳嘉庚陵墓坐子向午,呈壽龜形,墓蓋用十三塊六角形的青斗石鑲拼而成,壙的內側由15塊青斗石浮雕鑲嵌,上雕陳嘉庚先生前半生經歷。
周邊的石雕紀錄先生傾資興學、赤誠報國的一生。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正門的三幅圖:一幅新加坡聚會圖,一幅重慶聚會圖,一幅延安聚會圖。
這是陳嘉庚先生人生的三個重要節點吧。
從墓園出來,想想陳嘉庚那句名言:“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span>
依然擲地有聲。
這個免費的陳嘉庚公園真是值得來,不但有美麗的沙灘,還能了解陳嘉庚先生的一生,了解他拳拳報國之心。
致敬。
從公園出來往回返,就看到路邊有“集美寨遺址”,又叫“國姓寨”,據說國姓爺鄭成功修的,上面還有一個炮臺。
緊接著就是南熏樓,這是陳嘉庚先生主持建設的,1959年落成,是當時福建省最高樓。
這個建筑有人說“戴斗笠穿西裝”,中西結合,典型的番仔樓設計。
從龍池這里拍照是最好的,這個龍池也是陳嘉庚先生修建,這里進行龍舟比賽,“文武兼修”。
另一邊就是海邊廣闊的沙灘,卻沒有幾個人。
馬上就走到地鐵橋跟前了,在這里,我又看到了紅樹林,上次看到還是在泉州的洛陽橋旁。
最后一個景點就是十里長堤。
椰樹沙灘碧海藍天,這里的沙灘也很美。
這里也是打卡宮崎駿《千與千尋》童話情景的最好場地,很多人在樹蔭下坐著等火車通過。
出了十里長堤,旁邊就是一號線地鐵,上去返回。
我們到集美學村用了大半天時間慢慢走,到處都是陳嘉庚的遺跡,真是感受到一個人怎么樣才能做到偉大。
集美學村,就是紀念陳嘉庚先生的一座偉大的豐碑。
有錢人多了,有些人把錢留給后代,有些人卻全部給國家,搞建設保衛祖國。有些人死后就灰飛煙滅,有些人死后人們卻一直記著。
云水終南: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