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這4種“物品”,能扔就扔!絕非迷信,都是有依據的
143 2025-09-15
01
多么幸福的“困”
有一點慶幸自己在大疫之時,“困”在池上了,“困”在縱谷海岸山脈一處叫“龍仔尾”的村莊。
多么幸福的“困”。
我“擱淺”的農舍是臺灣好基金會前些年向農民租賃的,稍事整修,用來給駐村的藝術家使用。恰好前一位藝術家結束駐村,后一位還沒來,我便用了空檔的時間。
農舍雖舊,卻視野開闊,每一位創作者在這里看到不同的自己,或壯大,或渺小,都是真實的自己。真實,便可以創出風格。
02
修行“夢幻泡影“的功課
芒種、夏至之間,大約五點十分左右,太陽從海岸山脈升起,照亮大片即將收割的金黃色稻田,累累的稻穗已飽實圓滿,垂著頭,在微風里搖曳。
我住的這戶獨棟的農舍,已是龍仔尾的最后住家。坐在庭院前面,朝南一無阻擋,可以遠眺新武呂溪沖積的平疇沃野,也可以遠眺到更遠的卑南溪出海的方向。茫茫漠漠,可以在最遠端看到朦朧的都蘭山。
黃昏時分,常常在島嶼最南端有西邊落日的余暉返照,天空彤紫,也會聚集金色的祥云,如堆簇的錦繡。熠燿幻滅,每天都要修行一次“夢幻泡影”的功課。
03
和日月星辰對話
在都市里,慢慢失去了自然、日照、風、山脈、河流、星辰,因此,住宅失去了和天地風雨晴寒對話的能力。龍仔尾的農舍讓我知道傳統民宅的“風水”,也就是有好風,也有好水。
一排三間的正房,和低矮倉庫成L型,圍出一個大約三十公尺長二十五公尺寬的庭院。
這是我童年時看到的農村曬谷場,也是我童年時最愛玩的地方。大人忙著農事,孩子幫忙趕走搶食稻谷的雞鴨鵝。
我常常搬把藤椅,在屋檐下看庭院的樹影,看各類鳥雀在樹影間跳躍啄食樹間果實。五月蓮霧花開,細長蕊絲招引很多蜜蜂。夏季光影搖晃迷離,花都落盡了,結了一樹小小的果實,由青轉白、轉紅,似水流年,可以看歲月悠悠,沒有心事。在恍惚中聽蟬噪高天,容易朦朧睡去,似夢非夢,如在前世。
04
夏至讀《夜航船》
夏至,雨后初晴,我在庭院樹下,聽這個夏天激昂嘹亮如銅管高亢號角的蟬聲,光影滿地,喝一口鹿野的新茶,讀張岱在亡國后纂輯的《夜航船》,一段一段,隨時可以拿起,也隨時可以放下,沒有一定的章法連貫,不知道能不能多懂一點“應無所住”。
張岱是我喜歡的作家,明朝滅亡后,他寫《西湖夢憶》、《西湖夢尋》,繁華若夢,那么頹靡吃喝玩樂的歲月,像是懷舊惆悵,千古興亡,一旦遇上了,又似乎要認真對“亡國”這樣的功課好好演算一番。“亡國”之后,能對自己一世吃喝玩樂好好書寫,并不容易。
收到《夜航船》也很意外,竟像是一本雜七雜八的百科全書,一條一條不相干的逸事雜聞。
在疫情中百無聊賴,隨手拿起,隨手放下。張岱看盡世事荒謬,原無是非,確有因果,陪伴我看大疫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