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不可以隨便放,閑置水缸該怎么擺放?有什么講究
189 2025-09-15
作者:Vespa
LZ繼續開始補坑作業。。。。
家庭網絡系統搭建經驗分享 篇三:無線覆蓋與AP選擇...
作為家庭網絡系統的一部分,網絡存儲越來越受到家庭用戶的重視。最大的特點就是擺脫了單臺設備的限制,配合家庭千兆有線網絡以及高性能WIFI,提供了本地局域網的高速數據共享。甚至在部分程度上實現了廣域網私有云存儲的功能。而NAS正是個人用戶最容易接受的網絡存儲形式
NAS被定義為一種特殊的專用數據存儲服務器,包括存儲器件和內嵌系統軟件,可提供跨平臺文件共享功能。NAS通常在一個LAN上占有自己的節點,無需應用服務器的干預,允許用戶在網絡上存取數據,在這種配置中,NAS集中管理和處理網絡上的所有數據,有效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用戶投資。
通俗而言家用NAS存在兩種形式:
成品NAS產品:專業廠商定制的由硬件到系統以應用軟件平臺在內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DIY NAS產品:個人用戶通過X86架構普通電腦配合通用系統軟件調試搭配的DIY型網絡存儲
兩種類型都有各自的擁躉,也經?;ケ雀呦?。不過在我看來這兩種類型并非有高下之分,更多的是功能上的互補。所以我想就自身使用分享一下經驗和體會,也方便更多值友進行選購。
這篇首先說說成品NAS選購
成品NAS我粗分為三種類型:單盤一體式NAS、多盤位 ARM架構NAS、多盤位 X86架構NAS
下面我就逐類進行說明。
屬于初級家用NAS產品,多為單盤位一體式設計,外形與大小類似3.5寸移動硬盤,只是將USB接口更換為網口,體型小巧美觀度較高。
硬件配置:多采用單核或雙核Cortex-A9架構的ARM CPU, 運行頻率一般在1GHz以內。搭載128MB-256MB內存,并提供一個千兆網絡接口。
可選容量:1TB-8TB不等,內置硬盤多采用監控級硬盤或NAS專用硬盤,可以支持普通家用環境7*24小時開機運行,具有不錯的穩定性。由于外形設計所限,這類產品的內部擴容能力基本為零。不過多數產品提供有1個USB接口,新出型號多為USB3.0,可以使用移動硬盤進行擴容。
系統軟件:由于硬件性能所限,搭載系統多為嵌入式LINUX,面向用戶提供B/S模式的WEBUI簡單管理界面。數據共享方面基本的SMB、FTP、WebDAV等協議都可以很好的支持。廠家一般會提供基本的擴展軟件以豐富其功能,同時一部分廠家也會為用戶提供移動設備的APP以實現最基本的私有云功能。
推薦產品:西部數據 My Cloud 系列 3.5英寸 個人網絡存儲
西部數據(WD) My Cloud 3.5英寸 個人云NAS 網絡存儲3TB WDBCTL0030HW...
這類產品優點如下:
價格便宜:作為最基本的個人網絡存儲產品售價低廉,如遇特價活動甚至可以持平等容量USB移動硬盤價格。
配置簡單:一體式設計到手即用,無需為相關設備的選購和搭配考慮太多。采用簡化的WEBUI配置界面,同時很多廠商都提供有配置向導,一般用戶都可以輕松搞定。
穩定性高:由于硬件配置較低,系統較為封閉,提供的軟件擴展功能不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運行的穩定性。當然如果個人進行刷機或者安裝第三方軟件可能會出現一定問題。
但是由于軟硬件配置的限制,這里產品的性能表現只能說是勉強夠用,雖然配置千兆網口,但是由于運算性能以及所配內存的限制,千兆內網讀取速度尚可,但是寫入速度往往只能達到50M/S的平均值。做為離線下載為目的的網絡存儲器可以有不錯的表現,但是假如做為數據交換型網絡存儲器則有寫入速度上的瓶頸限制。
而對于存儲設備而言這類產品最大的問題則是數據的安全問題。這里并不是說這類產品本身穩定性有什么問題,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假如你運氣差了一點遇到產品故障,那么你將生出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首先對于廠家而言,他們只負責產品本身的保修服務,至于內部所存數據提供任何恢復服務。所以你一旦送修返回的肯定是一個內容空白的產品。
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假如你認為內部硬盤還有挽救的余地,打算嘗試自行恢復數據。寥寥無幾的外部接口肯定無法滿足需求,必然要將內部硬盤拆出。由于這類產品一般都采用了不可拆卸的一體式設計,這樣做勢必會破壞外殼,使產品失去保修,損害到用戶的經濟利益。
使用建議:由于價格便宜,性能夠用,做為NAS的入門嘗試是最好的選擇。對于功能而言可以作為一般的網絡存儲設備使用,但是對于高價值的重要數據則需要做好備份,不建議長期單份保存其中。最理想的應用領域便是離線下載,而在日后升級購入更為專業的NAS產品時也可以將其轉為專用的下載機使用,而不會出現資源的浪費。
屬于中級家用NAS產品,采用2-4盤位可換硬盤設計,最大的特點是為了節約成本而依舊采用ARM價格的CPU。
這類產品覆蓋價格范圍較廣,從低端數百元到高端數千元產品都有,性能差距也較大,這里做分項說明
低端產品:涵蓋價格范圍500-1000元
硬件配置:出于性價比考慮,CPU基本都會沿用之前所提單盤一體式NAS級別。某些型號會有略微加強,但是提升并不大。內存容量稍有提升,多為256MB-512MB。
支持容量:與之前產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硬盤可以方便的安裝替換。但是出于性價比考慮,低端型號只提供2個硬盤位。每個盤位標稱的最大支持容量在4TB,但是實際很多產品也可以突破這個限制。
系統軟件:搭載系統同單盤一體式NAS相似,依舊為較為封閉。不過在磁盤管理方面支持RAID0和RAID1模式。
這類產品很多情況下會做為稍微高階入門級產品被用戶考慮,總體使用體驗基本類似于單盤一體式NAS,增加的硬盤更換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數據的安全存儲,如果遇到NAS損毀的情況則有一定的挽救機會。一般來說假如NAS主機損壞而硬盤完好的情況下,更換一臺同型號NAS主機都可以順利讀取原有數據。
推薦型號:Buffalo LS-WVL
這款NAS也是我在這個級別里重點推薦的,雖然這是一款較為老舊的型號,但是目前依舊在售,而且價格非常實惠。我自己已經連續使用快4年,總體穩定性良好。
BUFFALO巴法絡LS-WVL空槽雙盤位網絡存儲器NAS
硬件配置方面對于一般網絡存儲需求足以應付
系統軟件方面雖然配置界面非常簡陋,但是該有的功能也都具備
不過由于硬件性能所限,千兆內網讀寫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瓶頸
使用建議:總的來說這類產品在性能上并沒有太大的提升,更多的是在性價比相對高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定的存儲擴展性,以及相對安全的數據存儲環境。屬于比較實用的類型,適合不追求極限性能且不想過多去折騰的用戶。
高端產品:涵蓋價格范圍1000-3000元
硬件配置:開始采用較為高端的多核心CPU,運行頻率多在1GHz以上。同時配置了1G以上的內存,個別型號還允許用戶自行添加內存。很多型號可以提供2個以上的千兆網口,通過雙IP交錯設定的形式在多用戶同時存取環境中提升數據吞吐帶寬。
支持容量:單盤位支持的硬盤容量同之前產品相似,但是這類產品的高階型號最多可有4個盤位,為日后容量的擴充提供了余量。大部分產品還提供1個以上的USB3.0接口或者eSATA接口,支持外置磁盤柜來進一步擴充。
系統軟件:這是與之前所有NAS產品最大的區別所在,這類產品都提供了相對開放的B/S操作界面。大多使用圖形化的操作方式,讓用戶的操作體驗大為提升,而且擴展軟件數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除了官方提供之外還會擁有大量第三方軟件。而在功能上也不僅僅局限于基本的數據交換,而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完善的私有云功能。
推薦產品:威聯通(QNAP)TS-231+、群暉(Synology)DS216play
威聯通(QNAP)TS-231+ 雙核浮點運算1.4GHz CPU 高性能加密兩盤位網絡存...群暉(Synology)DS216play 2盤位 NAS網絡存儲服務器 (無內置硬盤)...
使用建議:由于硬件性能的進一步提升,數據傳輸性能可以達到千兆局域網的帶寬極限,單點互傳讀寫均可實現100M/S的平均速度,基本等同于普通機械硬盤內置SATA接口的COPY的平均速度。
對于一般家庭用戶應付日常數據交換共享已綽綽有余。甚至可以通過SMB協議映射網絡驅動器的形式,做為主力存儲來代替主機內置HDD。
假如單純出于存儲與共享方面的考慮,在千兆有線依然是絕大多數家庭骨干局域網的今天,這類產品已達到數據交換性能的頂峰。而更加完善的內置系統與更加豐富的擴展軟件平臺也可以給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
屬于高級家用NAS產品,有些產品已達到企業級應用水平。
硬件配置:與之前產品最大區別便是使用了性能更強的X86架構CPU,常見較為低端的早起產品采用INTEL ATOM系列,而新出型號多使用性能更為強大的Intel Celeron系列,個別型號也采用AMD同級別CPU產品。而對于一些高階產品甚至采用了INTEL Core系列。同時內存方面也是1GB起步,很多產品都可以讓用戶自行使用筆記本內存進行擴充,最多甚至可以提升至16GB。
很多型號可以提供2-4千兆網口,通過雙網口聚合技術成倍提升多用戶情況下NAS端的數據帶寬。
支持容量:2-4盤位已成為標配,部分高端型號甚至提供了6-8個內置盤位。1個以上的USB3.0接口或者eSATA接口也成為標配,支持外置磁盤柜來進一步擴充。
系統軟件:操作系統方面與高端ARM架構產品類似,但是由于X86架構CPU的性能與兼容性優勢,應用的數量更為豐富。而很多產品還提供了虛擬化軟件,可以在其基礎上運行別的系統。
對于采用Intel Celeron系列的產品而言,由于CPU內部已集成顯卡單元而具備視頻輸出的能力,從硬件架構而言這類NAS產品已無異于一般PC,用戶在使用一些帶有視頻輸出接口的產品時甚至會發現具備與一般PC完全一樣的BIOS系統甚至可以更換為通用操作系統。
推薦產品:群暉(Synology)DS216play、威聯通(QNAP)TS-451
群暉(Synology)DS216play 2盤位 NAS網絡存儲服務器 (無內置硬盤)...威聯通(QNAP)TS-451 含4G內存 賽揚雙核浮點運算2.41GHz CPU 虛擬機版 ...
這類NAS的具體評測可以查閱我的以下兩篇曬物,都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INTEL ATOM系列 CPU
QNAP 威聯通 TS-269H NAS — HDD RAID 1備份存儲系統,防患于未然數據...
Intel Celeron系列 CPU
書房新來的白胖子:QNAP 威聯通 TS-451 網絡存儲
使用建議:由于硬件架構的變化,這類產品數據交換能力非常強勁。而其功能定位也從單純的數據存儲中心向媒體播放、虛擬機應用等方面擴展。但是這個級別的產品選購也會有值得注意的問題:高階型號是否值得選購
毋庸置疑,硬件配置越高就帶來了更強大的性能。但是單純從數據交換功能而言目前的NAS產品存在一個不可逾越的性能天花板--千兆網絡的帶寬限制。單點傳輸最大速度被限制在100M/S左右。這就使得硬件性能提升在達到這一指標后收益將銳減。
雖然很多高階產品為了突破帶寬限制提供了可擴展的10Gb網口組件以及網口匯聚等但是對于家庭用于都略顯雞肋。10Gb網絡需要與之配合的網絡設備眾多,價格不菲,一般個人難以承擔。而網口匯聚看似美好但實際另有玄機,這個我之后將做詳細說明。
而從功能上來說,高階型號提供了更多的擴展功能,但是是否值得為此花費高昂的價格也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媒體播放功能:高階NAS產品大多提供了HDMI接口,連接顯示設備后可以實現媒體文件的播放甚至一部分PC的桌面功能。看似錦上添花的功能但實際上眾多200元左右的電視盒子就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甚至做得更好。因為NAS系統中播放軟件的版本和功能更新永遠也比不上其他平臺的頻率。
實時轉碼功能:對于蘋果以外的移動設備而言這個功能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眾多播放器軟件可以很方便的使用SMB協議直接播放NAS中的視頻文件。家庭個人用戶而言這其實是APPLP IOS系統的限制而出現的一種曲線救國的策略,通過利用NAS的硬件解碼能力將IOS中限制的各類音視頻文件轉碼后播放。不過據我所知一款名為nPlayer的軟件已可以在IOS設備上直接播放NAS中的MKV文件并且支持字幕掛載和DTS音頻解碼了。所以是否值得為這個功能投資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虛擬機功能:很多中高階NAS產品都支持虛擬機應用,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很多有意思的嘗試。但是實際對于一般用戶也就開始嘗鮮試用一下,能夠堅持長期使用的用戶可以說是寥寥無幾。而一個完善的虛擬機需要各方面硬件相互支持。成品NAS就算采用最高端的CPU,別的方面依然羸弱,對于真正需要應用這個功能的用戶來說只能算是一個玩具。
NAS不同于PC、手機等3C產品,由于其功能相對單一,在現有整體網絡架構與功能需求出現重大革新之前,很難出現大的突破,所以對于高端產品的投入個人建議弄清自己的需求并量力而行,實在用不著一味的追求高端而過度投入。而至于那些附屬的擴展功能,有則最好沒有也不必強求,因為你很可能一輩子都不回去用幾次。
很多值友在初次選購NAS時肯定會被一系列名詞和概念弄得暈頭轉向,這里我分享一點經年來折騰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1、成品NAS中磁盤的數據格式
目前絕大部分家用成品NAS產品所用的硬盤分區格式都非WIN系統通用的NTFS和exFAT格式,而是LINUX下EXT2、EXT3之類,很多品牌還有自己特殊的格式。也就是說假如遇到NAS主機損壞而硬盤完好的情況下最好的數據恢復方式就是將硬盤換至同品牌同型號的NAS主機中最為保險,但是由于固件版本以及是否采用RAID的影響任然有一定的可能恢復失敗。而假如掛載至運行WIN系統的PC進行數據讀取雖然也有各種辦法,但是耗費的時間成本將遠遠大于普通的NTFS格式硬盤。
所以對于出現故障的恢復工作來說成品NAS產品實際上是弱于使用通用系統的DIY NAS,所以我個人建議將成品NAS主機做為數據存儲系統的一部分而非完全的存儲+備份一體設備。
對于數據安全來說,當你只有一臺設備時,你必須保證此臺設備萬無一失。但是當你擁有2臺設備同時備份時你只需確保他們不要同時掛機就好,這樣的概率比起之前一種明顯降低了好幾個數量級。
而各類成品NAS都可以識別NTFS格式的USB移動硬盤,所以對于想要簡化設備、減少投資又有一定數據安全需求的朋友可以采用成品NAS外接移動硬盤,配合NAS中的備份軟件進行重要數據備份。
2、網口聚合究竟能不能提速
幾乎所有帶有2個以上千兆網口并且支持網口匯聚的NAS主機都會在宣傳材料中提及數據傳輸帶寬翻倍這一概念
但是拋開繁雜的理論術語,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這個功能對于家庭用戶的實際需求并無太大幫助,因為這一功能服務是服務器端,在多客戶端同時訪問NAS時可以提高數據的吞吐帶寬,而那2XXMB/S的傳輸速度也只會出現在NAS端
而對于單臺客戶端訪問NAS這類點對點傳輸而言,客戶端的數據帶寬目前是無法通過網口聚合功能突破1GB限制。所以對于客戶端設備較少的家庭網絡環境,網口聚合這一功能用到的情況并不多。
3、成品NAS有無必要使用SSD
SSD擁有更好的讀寫性能,一般PC和DIY NAS采用SSD作為系統盤可以獲得更好的系統性能,但是對于成品NAS是否需要配置則有很大爭議,關于這個問題個人認為需要分幾步來分析。
數據存取性:由于千兆帶寬性能天花板的存在,SSD并不能提升傳輸速度。但是對于確定要采用網口聚合功能的用戶來說使用SSD劃分出一塊專用的高速轉存區進行多用戶數據的存取,則是比較方便能達到200M/S讀寫速度的存儲設備。
系統性能提升:成品NAS出于安全性考慮,對所有安裝的硬盤都劃分有系統分區,也就是說每塊硬盤中都有一個完整的NAS系統。當其中某一塊硬盤出現故障時仍可以保證NAS整體系統的運轉。
成品NAS主機調用硬盤系統的順序是從第一個盤位開始,假如此盤位存在硬盤則調用其上的系統分區做為系統盤引導,如不存在則以順序類推。所以假如對于系統性能有一定需求的用戶,再首個盤位安裝SSD則可以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SSD高速緩存:中高端成品NAS的操作系統中大多提供了SSD高速緩存功能,可以將一塊SSD硬盤做為其它HDD硬盤的高速緩存以提高其整體性能,這點有些類似混合硬盤的工作原理。
SSD高速緩存方面,雖然最大受益者是虛擬機應用,但是大量小尺寸文件的預覽與讀寫方面也有著很好的輔助,在使用Lightroom進行圖庫管理和預覽時速度有所提升,尤其在縮略圖加載方面。
綜合以上幾點而言,是否配置SSD還要看用戶自身的需求,對于雙盤位產品而言建議不用考慮SSD存儲,因為SSD的容量/價格比實在無法滿足日常存取所需,而在盤位緊張的情況下多加HDD擴充存儲空間才是更加實用的提升。
而對于四盤位或以上NAS主機,盤位盈余的情況下在一號盤位安裝一塊小容量SSD做為緩存以及系統盤之用也不失為一種性價比較高的提升性能的方法。尤其目前小容量SSD大跳水的今天,一塊120G SSD帶來的提升肯定大于內存從2G升級到8G。
4、配有DOM盤的型號更穩定?
有一種觀點認為,配置有DOM盤的NAS產品更為安全,理由是一般NAS是將系統安裝至普通數據盤中,如遇到系統崩潰會導致存儲數據損壞。而配置有DOM盤的產品則將其做為系統盤,如果系統崩潰不會傷及存儲數據。
確實有一些NAS配置有DOM電子盤,但是它的作用完全不是有些人所想象的可以成為獨立系統盤,而更相當于一個USB系統安裝盤而已。
它的最大作用僅僅是安裝全新硬盤后配置工作更為簡單,可以只憑瀏覽器完成全部安裝配置工作,而無需任何客戶端軟件和上傳固件。但是就日常使用而言無論有無DOM盤 所有NAS產品都是將系統安裝在數據硬盤的一個特定分區中的,而且所有數據盤都有完全一樣的系統備份。而穩定性也是完全一樣的,并沒有太多區別。
以典型的配置DOM盤的型號QNAP TS-451為例,數據盤的分區劃分便可清晰的看出系統分區與緩存分區。
5、有沒有必要為NAS設備配置UPS
關于這點我的回答是很有必要,雖然目前各地電網穩定性都不錯,很多小區還擁有雙路供電服務,甚至片區停電都是幾年沒有遇到過了,但是對于日常生活的各種意外導致的斷電事故已不能完全排除。諸如冬天電暖器、夏天空調開多了導致的過載保護,不小心設備短路造成的空開跳閘,甚至老婆孩子七大姑八大姨不小心拔錯開關導致的突然斷電,都很可能對NAS設備中的硬盤造成沖擊。尤其4盤位以上NAS突然遭遇斷電,耳聽見4塊磁盤突然磁頭歸位的咔咔聲時心碎的感覺,我想經歷過的朋友都不想再次發生。
而對于NAS產品,UPS的性能要求非常寬松,只要能堅持5分鐘以內保證NAS即使自動關機即可。諸如APC的BK650-CH性能方面完全可以勝任,而價格最低時僅3XX元,比一個高端接線板也貴不了多少
APC不間斷電源 BK650-CH 臥式 650VA 400W
所以我建議只要能夠抽出預算的朋友還是購入一個更為安心。
以上便是我對于成品NAS選購的一些粗淺的經驗,由于配套系統與軟件相對完善,配置也更為簡單,這類產品非常適合一般家庭用戶使用。但是由于價格相對較高,在同DIY NAS對比性價比時也經常被人詬病。
不過在我看來對于一個完整的存儲與備份系統而言,兩者更多的是互補的關系而非競爭。所以在下一篇中我也將分享一下DIY NAS的特點與軟件配置經驗。